一不小心中毒入坑已經三個年頭了,回望當初連甚麼叫run in都不知道,聽著192k mp3絲毫不覺得有問題的自己,不由得感嘆人真的可以變得很快
一切都由某日獲悉被某大公司(香港某李氏家族)聘用後一時興起,打算奬賞自己買了ue600(並不是TF10)
雖然ue600並不是很優秀,但當時也實在因此一窺「好音樂」的風采
也開始花點時間去了解一下音響的常識,畢竟當時覺得ue600已經很貴
然而好景不常,半年多一點ue600就因為線材報銷而香消玉殞
雖然有找店家修好,但修好後的音色總好像那裡不對,就把ue600送給一直有興趣的小妹,自己萌生另外換對更好的念頭
基於當時對ue有些情意結,以及TF10的大跳水,沒有太多考慮就買進了
雖然現在工作換了,女友也換過了,小妹也出國留學了,就這支TF10一直在身邊(前言總算完了)
首先談一下TF10的音色吧
作為Universal Fit動鐵多單元的先驅之一、保有量最大的前旗艦級耳機,有點年資的發燒友們應該對TF10的音色並不陌生
(不自然地)嘹亮的高頻,線條明確、俐落的低頻,廣闊的音場及(虛構的)3d感,(虛偽的)高解釋,都是當時為人稱道的優點(括號的補充則是以今天的角度回望的註釋)
然而其實這些形容都不足以形容TF10的個性
TF10音場廣闊,這點是毫無疑問的,而跟同期的多單元動鐵相較更明顯有一份3d感
但這3d卻是類似童年時代的3d貼紙,雖然有層次,但卻像不同距離的紙板一樣
TF10的3d感也類似,聲音只能固定在數個不同距離的平面上面
如果樂器本來就不在那個平面上?那TF10就會把他硬扯過去,所以常有人說TF10的解釋佳但定位錯誤
而解釋佳也是錯覺,嘹亮的高頻配俐落的低頻,使TF10的細節具有強烈的侵略性,灌到你的耳朵內
於是就讓人覺得細節很豐富,解釋很好,但如果細聽westone/shure同期的老對手們,TF10表現的細節並沒比他們多(甚至少了),只是恰如其分地在後面等待被發掘而已
在某些音樂類型,TF10的表現能夠有不錯的爽度,更多的時候會容易讓人產生疲勞感
(雖然現在我可以聽TF10聽到睡著,大概是已經習慣了吧)
人聲後退,乾澀也是TF10最常讓人掛在咀邊的「特色」,有人直接稱之為毫無感情
但我卻以為TF10的乾澀及嘶啞,跟毫無感情是別的一回事
TF10表現的人聲(特別是男聲),有種笨拙地拼盡全力的感覺,在強調人聲的耳機上固然不可能聽到,甚至我可以說我沒法在TF10以外的耳機找到這感覺
在某些曲目(例如李克勤「我不會唱歌」、陳奕迅「浮誇」、蘇永康「那誰」)等的說服力及感染力是不可比擬的
相對人聲強調的se535聽相同的曲目,便很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了
聽過TF10對「愁」的表現,回頭再看se535,我愕然地發現se535不但不再給我初聽時的震撼,反而有種油腔滑調的感覺
另外,TF10原廠線的表現經常被嘲,也帶來換線的神話
以前常聽人說傳世/極光兩線如何大幅提升TF10的表現
基於傳世線身太硬完全不乎便攜的需要,原廠線斷裂後換了極光
從結論而言,極光的確讓TF10帶來不少的變化,不過是向壞的方向
極光通常被描繪成人聲靠前,音色溫潤,但會讓音場稍微收窄,是補充TF10不足的線材
的確人聲是確實推前了,因為TF10的紙片3d完全消失,變成一根線般毫無縱深的音場
同時帶來的就是結像力變差,人聲像是摩西分紅海般把樂器往左右推,原線是樂器定位不準,極光是沒定位,根本不知道樂器聲從那裡傳來
變溫潤?有這回事嗎?人聲仍舊嘶啞,高頻仍然不自然地明亮
當初店家拿全新的線材給我時,尚以為這只是未run開的表現
現在用了快一年極光仍是那副德性
當然極光也不是沒優點,線身軟、耐用(兩條原廠線都約半年就報銷,極光一年還是頭好壯壯)
只是優點跟音質扯不上一分關係就是
基於店家乃是香港數一數二,素有信譽的大店,我想買到假貨的可能性應該沒有,而這表現根本可以拿去填海
說到現在,雖然對TF10的評語毀多譽少,但事實上我(試)聽了不少港幣3k~5k的準旗艦,仍然沒找到更喜愛的音色
不過最近有點衝客制的衝動(畢竟對換線真的有點失望,以TF10現在不上不下的位置也不適合投資高質線材)
如果不考慮價位的話,各位大大有理想的客制耳機推介嗎?
訊源是X5直推,平常主要就是聽流行,主要是陳奕迅、蘇永康、謝安琪和鄧紫琪
我想我算是低音控吧?不算偏好女毒(從TF10可以用兩年多就能看出來)
當然走向能夠接近TF10那就再好不過
雖然香港也不是沒有客制試聽,只是代理分得很散,聽完這支再走到另一家聽別支,難以直接比較
所以希望各位能夠縮窄一下範圍,讓我跑少幾家
在此感謝各位看完這篇雜亂的半日誌文,謝謝

想當初拿著ue600的時候,被ue900的造型電到,無奈那幾天加煒的試聽機剛好送修沒辦法聽,跑了好幾家才聽到
最後終於在一家服務態度有夠差的小店找到之後,先是那轉來轉去的MMCX讓我戴很久,然後是有點偏暗的調音讓我有些小失望。
最後是一時興起,想說去聽聽看長相畸形的大怪物tf10,結果除了收太快的低頻以外全部都讓我好滿意好喜歡,最後很幸運在二手版用3.9k收到一隻用了一年半的水貨。
大家常常說的tf10的『缺點』,中頻後退啦、沒感情啦,個人覺得是有點挑毛病了。
認識tf10久了,就知道他的強項是距離感分明(因為定位不是tf10的強項,所以不用空間感一詞),而高中低頻要分得開,就勢必會有其中一項會被放在最後面,那就是中頻了。個人認為,如果把中頻硬是拉到前排跟高低頻一起擠,那就失去tf10的特色了,所謂的廣大的音場(有人說耳道無音場可言,這裡我不知道用什麼詞代替比較好,各位就將就一下)也就沒了,而我個人又是非常喜歡原廠線的調音的,所以看著大家極盡全力用換線來消除原廠線所帶來的tf10的特色,空間感變小、人聲靠前,心裡想說何必呢...?如果想聽人聲那一開始何必買tf10,還要多花一大筆錢換線。
以上就是替tf10打抱不平的碎碎念,辛苦各位的眼睛了

直到現在我最喜歡的耳機還是tf10,雖然他定位真的不怎麼樣、中頻真的很後退,但我就是喜歡他的空間感、他的解析、還有他的樂器美聲。
最後,網友們常說1964家的1964-T(不知道停產了沒)跟1964-Q走向跟tf10很像,建議您可以去聽看看。
如果想花些小錢換線就好,那viablue家生產的epc-1線身可以試試看,我玩過這條感覺像是原廠線的微升級版(聲底不變),老話一句就是cp值不高,建議也是聽過再下手。
順帶一提,成品線就是管迷家做的viablue升級線,雖然漂亮但比自己做線貴挺多就是了,但這作工其實多花這些也是值了...真的很漂亮很耐用。
以上,希望有幫助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