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解析入門音樂饗宴 / SONY MDR-1A (含PHA-2綑綁與聽感心得)


SONY MDR-1A高解析封閉式耳機


自從前幾個月入手了SONY隨身聽及新的耳道耳機後,仔細一想才發現自己已掉入大坑,既然都跌進去了,那就繼續掉的更深吧! 由於個人環境不適合使用音響及開放式耳機,身為眼鏡族又想入一隻音質不錯的舒適耳罩強化視聽娛樂,但四處爬文後仍無法決定,煩惱的我便望向身邊現有設備...

SONY的隨身聽、SONY的DAC一體耳擴、SONY的手機、SONY的PS3、SONY的PSVITA...

耶? 原來我已經默默成為標準的索尼控啦 ?!!!!
那答案已經很明顯了,就從SONY出的耳罩裡選一支吧... Orz
ps:個人另有發IE80及F886使用心得文,歡迎觀看(點我)

一、開箱過程及附件介紹

公司貨的外包裝,本款耳機型號為MDR-1A,封面呈現出SONY一貫的簡潔風格
左下角的Hi-Res AUDIO是SONY對自家支援高解析音質的設備Logo。


盒中有盒,也是SONY常作的包裝手法,從此也能感受到索尼對自家商品的細心。


在柔順布料包覆中靜靜躺著的主角,MDR-1A終於現身囉!


一開始找不到線材跟說明書,還以為像這種好一點的機種都要自備導線...
沒想到盒子另一側做了個夾層,所有的配件都放在裡面啦 !

附的兩條導線其中一條具有撥放控制功能,支援iPHONE及Android系統的手機
這次1A的導線為鍍銀無氧銅(OFC)。


附贈的專用耳機袋,放進MDR-1A大小剛好不會卡住,內部布料柔軟應不會傷及耳機本體
耳機袋內設計有小夾層,也能放進導線及隨身器材。


近拍耳機袋一張,兩側是人工皮質的料而袋身是網紋質感,再附加個SONY的Logo給你。


外包裝盒背面也來一張,耳機特色及詳細規格都寫得很清楚。

相較於前一款同等級的耳機1R系列,新款的1A除了承襲40mm的大驅動單元外,鍍鋁液晶震膜、兩側地線分離、鍍銀無氧銅(OFC)導線都使1A的音質更勝於舊款的1R。

就許多網友試聽比較的感想,比起1R來說1A的解析提升約10%,低頻更加渾厚


DIY木耳機架和海捷硬殼耳機包是店家額外贈送的,都是很實用的配件。


趕快把我們的主角給拉出來,兩個耳罩設計成能作小幅度偏擺,
聽者戴上後能完全服貼於耳朵上,且能作90度的水平旋轉已便於收納。


像這種配有較大單體的耳罩,一定不能少了震膜照片啦!
照片拍不好有些色偏,實際顏色有點像綠金龜子的銀綠,但再帶點金色的外觀。

耳罩內側使用的是填充了內襯的皮料,戴起來非常的柔軟無壓力,連我這個眼鏡族都能久戴而無壓迫感,比起我另一個遊戲耳罩又好上一級! (SONY PS3專用的無線3代耳機)。

許多網友也證實,1A確實是同等級耳機中舒適的代名詞。


驗明正身,MDR-1A
SONY新產品中另有DAC一體款可選擇,適合直接用手機撥放,型號為MDR-1ADAC。

耳罩上方可看到有個紅色孔洞,這孔洞其實沒外觀看起來這麼大,
實際只有在一側開了個小孔,能讓音樂中低頻更好的被詮釋出來。


頭戴部分也使用與耳罩相同質感的皮料,戴起來同樣也是無壓力。


線材設計安插在左耳罩上,金圈接孔常是SONY用來凸顯中高階耳機系統的表徵。


掛上店家附送的耳機架就長這樣子,看起來是不是挺有質感呢?

--------------------- 我是分隔線 ---------------------

二、不專業聽感分享

由於身邊已經入手SONY的隨身聽F886、以及DAC耳擴隨身一體機PHA-2,當然要來做個聽感小評測啦,不過個人只是個剛入門的小咖,更不用提及我這木耳等級的聽感,所以以下心得只能做口語化分享囉!

四種搭配TEST:
1. 手機直推(紅米1S)
2. SONY F886直推
3. F886+PHA-2耳擴綑綁(數位輸出)
4. PHA-2+筆電(數位輸出)

No.1 手機直推(紅米1S)
> 紅米本身當作隨身聽其實不糟,一般耳道式或者阻抗小的耳罩都能輕鬆推著跑,但由於內建音效晶片能力有限,要他釋出多少解析度實在也強人所難了~

TEST: 對1A的推力還算OK,開最大時音量還有點偏大聲了,但音質確實不佳無法呈現1A真正的實力,經比較過大概只能衝出1A 60%的音質吧 !


No. 2 SONY F886直推
> 作為SONY推出的專業次旗艦隨身聽機種,在推力及音質方面確實都優於一般手機,還內建許多等化器功能,讓玩家有更豐富的聽感享受體驗。

TEST: 正如上述,推力及音質當然勝過我的紅米機,但聽著總覺得還差了些什麼,於是又作了以下的進階測試...


No. 3 F886+PHA-2耳擴綑綁 (數位輸出)
> 身為便攜耳擴PHA-1的後輩PHA-2,開始首次支援對SONY Walkman現役機種的數位輸出功能,強化Walkman自身較為不足的推力及DAC轉換能力。

TEST: 雖說如此,但我個人無論麼聽,坐著、站著、躺著、還是倒立著(誤),都感受不到與F886綑綁後效果的提升,網路上很多人常說兩者綑綁後能有感升級音質,可能是我大木耳還真感受不到所謂差異性... Orz

最糟的還在後頭,經過數位輸出的F886會一直被PHA-2吸血,大概用不到6小時滿電的886就會被PHA-2給吸到骨頭一根也不剩! 這時只能乖乖的拿去充電了... 但不能否認的是綑綁後推力的提升,拿去接中高阻抗耳機才真的能發揮這組合,同時也能達到 "隨身" 的訴求 (這是我聽過森海HD650的結論,雖說還是推不好就是 XD)

No. 4 PHA-2+筆電 (數位輸出、HIGH GAIN)
> 經過以上三種測試後,最後當然要試試我購買PHA-2的終極目標... 對PC數位輸出啦 !!!
TEST: 我想就直接講結論好了...

「這樣配聽起來超級爽的啊啊啊!!!!!!」

之前用森海IE80聽都沒有這種升級感,害我以為PHA-2是買到假貨了(公司貨也有假的?)
沒想到只是耳機問題,用1A確實可以感受到所謂的升級有感,不但音質有所提升,本來用886聽的幾首歌曲細節都跑出來了,在這之前我還真不知道這些歌還藏有一些小聲音啊 !

三、實際歌曲聽感分享:
1. Father time / Stratovarius (重金屬樂團)
> 有聽過這樂團的人就知道,名曲 Father time一開頭有個時鐘滴答響的旋律,試聽後我發現每兩聲響的中間都會有個小聲音,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外面工地施工的工人作業敲擊聲,但摘下耳罩後又沒聽到聲音,然後重新戴上後繼續重聽,沒想到這是從1A裡傳出來的聲音啊!!!

2. Jet Coaster Ride / AKINO with bless4 (ACG)
> 一開始搭雲霄飛車的一連串高頻音效最讓我印象深刻,我趕緊跟F886作個交叉比對,結果發現聽到的東西完全不同...

「那個尖銳的高頻原來是長這樣子的啊XD,那我之前到底都聽了三個小???」
ps: 這首其實就是動畫"甘城輝煌樂園救世主"OP歌手的專輯曲之一

3. Girlfriend / 艾薇兒
> 最明顯就是鼓聲音場變廣、變強,人聲更加清晰接近,這是個全新的Girlfriend啊~ XDD

4. 閃光の行方 / 閃之軌跡2 OP
> 音場、空氣透明感提升較多,但可能是歌的特色緣故讓我感受不深

5. 借物少女愛莉堤OST (全曲目)
>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解析提高,SONY特有的空氣聽感也完全展現出來了,聽起來格外舒服~

6. 紅Kurenai / X-JAPAN
> 暴風雨前的提琴+吉他獨奏讓我印象深刻,低音提琴的聲音在這樣的配置下首次被我聽出來了,超感動 !
BASS line開始也能聽出來,另外主唱Toshi的嗓音也很清晰,有種身處於LIVE現場的錯覺

7. Who Says You Can't Go Home / 邦喬飛+珍妮佛奈特
> 超棒的一首巨星合唱曲,透過PHA-2接PC使1A得以更好的詮釋這首歌,具包圍感的音場將搖滾樂帶出另類的溫暖氣息,清脆的鼓音及環繞的電吉它音讓我一聽再聽!


最後奉上身為SONY控的最佳證據,索尼大家族團圓過聖誕一張!
os: 一日信索尼,終身SONY控 (合十默念中...)

相機: CANON 100D + 40mm STM
甚麼sony控
又不見你用sony的相機
ZackFair wrote:
甚麼sony控又不見...(恕刪)


在01上這樣講確實有失格嫌疑,我還是收回說的話吧XD

相機總有一天會入,畢竟EVF吸引我好久了
當然電視也是(望向荷包...)
看到1A就溜進來支持一下囉!!
我也好想入手這隻~
之前在加煒有試聽過
帶起來真的好舒服
人聲也不錯,外型也挺耐看的!!
SONY就是品質保障!!
雖說有時鴨霸了點XD!!((price.......
PS4在向你招手你看不到嗎?
旁邊還有A7II在招手哦~~
Jerry21706 wrote:
看到1A就溜進來支持...(恕刪)


外型真的也很耐看,望向那顆粒紋路表面的耳罩處理
相信您肯定會忍不住手滑XD

WingC. wrote:
PS4在向你招手你看...(恕刪)

您也別虧我了~
不是不買,只是時機未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