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的耳機給小弟的印象一直都是覺得好像不錯但實際卻又沒有特別的地方有吸引到自己,傳奇的EX1000在想試聽的時候已經停產了...所以沒聽過
至於XBA-Z5給我的感覺是各方面都有到位但沒有特別想讓人購買的點...A3當時也有順便聽不過只有聽幾首而已也沒有太多的驚喜,這次終於有機會細膩的來品嘗看看SONY的耳機了
-------------開箱分格線----------
雖然是拆過的不過小弟還是盡力還原回去

▼N3的包裝是用白色的底來突顯耳機

▼背面是耳機單體還有特色的多國語言介紹

▼拿開外包裝後是一個黑色的盒子 中間印有SONY的logo

▼盒子是採用側開式的打開後 可以看到N3的本體(放置耳機的部份是用塑膠殼套上黑色布料做的)

▼耳機下方有收納盒耳塞及配件等耳塞(有幾個同學已經用壞了
)
▼耳機本體+配件 配件部分有線夾 捲線器 還有耳塞(這裡只有拿矽膠耳塞拍攝)

▼收納盒 線夾 捲線器(未入鏡)及3.5接頭上都可以看到低調的印著SONY的logo


▼耳機本體採用主流的MMCX接頭 線材資源上較豐富(雖然個人不推薦這個價位的耳機購買升級線)

▼拿掉耳塞後可以看見N3金色的金屬耳管 目前小弟見過的耳機中耳管最粗的一款



▼N3線材上帶有一個麥克風,不過現控僅有撥放暫停功能


-------------在聽感之前----------
其實在聽到N3時就覺得之前似乎有聽過聲音比例類似的耳機,回憶後想起X12整體的聲音比例與N3有一定的相似度,加上目前手中也沒有價位相近且聲音比例差不多的耳機可以跟N3對比,就順勢跟有X12的朋友借用了一下,來做為這次N3對比的耳機

▼2款耳機外觀上比較相似的地方就是線材了,都是用雙色的內線加上半透明的外皮(現在的耳機線材都流行這樣
)
▼2款耳機的本體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設計風格 大小上N3因為1圈1鐵的關係也比X12大上了很多



▼還有一個一樣的地方是2款耳機都付有線控功能

此外耳塞上2者也都有比較獨特的地方N3附上了2種耳塞一種是早期就有的矽膠耳塞內部加上海綿增加隔音(這裡修正一下這種耳塞是XBA2附的,他借我的時候好像有說不過我也搞不太清楚
所以N3付的矽膠耳塞是一般的而已),另一個是矽膠泡棉設計比一般海綿耳塞硬一些整體體驗比一般的海綿耳塞好,X12的話則是Klipsch全系列都標配用解剖學設計的橢圓耳塞,在Klipsch耳機舒適度上有極大的貢獻-------------聽感分隔線----------
RUN IN 設備:PHILIPS CD-950 DENON PMA 2000(一代) IPC(160G)
測試時使用設備 CD950→PMA2000 IPC(160G)→PMA2000 IPC(160G)
名單:N3AP(150hr) X12i(150hr)
這裡先說明一下 由於2款耳機的主人都沒紀錄原始run in的時間 所以上面的時間是借取後再自行run in的時間
測試中使用的音樂
1.龍馬伝 - 佐藤直紀

2.A La Turca - David Garrett

3.Hungarian Dance No. 5 - David Garrett

4.Beautiful Lie - Hans Zimmer & Junkie XL

5.Because You Loved Me - Celine Dion

6.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 - Claire Martin

7.Soul Of A Man from Roadside Preaching - Pete Alderton

8.Main Titles - 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 James Newton Howard

9.You Raise Me Up - Kenny G

10.Notes/Twisted Every Way - Andrew Lloyd Webber

11.Right Now (Na Na Na) - Akon

12.Themes from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 The Piano Guys

以下標準為(15k↓非客製的耳道式耳機)
N3AP:
高頻:稍亮;輕快平緩
中頻:多;厚實有力
低頻:量中略多;下淺深有層次感
解析:中高
音場:中偏大
分離度:中高
聲音位置:偏前
人聲與樂器比例6:4
配戴舒適度:中高
X12i:
高頻:稍亮;清晰柔和
中頻:中;清晰滑順
低頻:量中等;渾厚有包圍感
解析:中上
音場:大
分離度:中上
聲音位置:中偏後
人聲與樂器比例65:35
配戴舒適度:封頂
總結:
X12跟N3比較多的差別是在於人聲及樂器,先來說說人聲吧N3的人聲相比之下是比較突出與紮實的,不過感覺聲音年輕了點使的一些人聲聽起來沒有那麼深邃,X12的人聲則是在偏後的位置延展上也比較強烈聽起來更加繚繞;再來是樂器這部份N3可以說是優劣分明了,在打擊樂及鼓聲上N3的低頻清晰層次明顯量也掌控的非常到位說打擊樂及鼓聲的表現是N3最迷人的地方也不為過,但在吹奏類與薩克斯風的表現就沒有前者這麼優秀了,高頻有點截斷的感覺 鋼琴等樂器的表現則是介於2者之間,再來是X12歸功於本身不錯的空間感呈現X12在樂器的表現上都很優秀及圓潤,當然打擊樂及鼓聲等就沒有N3那麼出眾了;2者還有一個地方我覺得是值得一說的就是空間感的詮釋 N3AP聲音比較集中 空間感偏向讓聲音去延伸所展現的,X12聲音比較分散 不同的樂器跟人聲都有一個定位 空間感主要是不同聲音定位的差距去詮釋;整體來說X12聽起來比較滑順 三頻表現可以說是點到為止,N3是在中低頻方面比較強勢 尤其在人聲方面相對突出
N3跟X12可以說是讓我體驗了日系跟美系風格的不同,縱使在聲音比例差不多的前提下2者對於詮釋出來的聲音還是有蠻不同的走向,這可能也是日美主流音樂的不同而導致的,不過2者不同的風格下呈現同一首音樂體驗上還是非常有意思的
-------------末段分隔線----------
該來說說標題的事了,小弟本身不是SONY粉甚至自己連一款SONY的耳機也沒有(SONY的其他產品到是有一些
)所以這只能算是小弟自己玩耳機一路下來對於SONY耳機的一個看法;其實早期入坑時身邊就有一位應該可以說是SONY粉的燒友那時他的訊源是當時中高階的Walkman耳機也都是SONY的,不過在他買了第一款破萬的耳機時卻不是SONY的了 於是我好奇了問了他 他的回答是SONY萬元出頭的太吃牌子 CP不高,那時自己也沒有特別關注SONY的耳機 所以也有點被牽著走(當時SONY萬元前後的耳機討論度比較低也是事實)雖然評價不錯EX1000已經出了 不過礙於那時預算有限 也不敢隨便試聽;直到這幾年SONY圈鐵耳機的產品線開始普及加上A3跟Z5都有蠻熱烈的討論,就找了個時間去試聽了一下這2款,至於結果在開頭的部份就有提到了;這次碰巧有機會可以深度的體驗SONY的耳機,而N3比起A3跟Z5最大的改變就是舒適度的提升,自己也蠻重視舒適度的所以當初A3跟Z5特殊的設計也是讓我沒有太好印象的原因之一,在聲音的表現上N3可以說把動圈的低頻發揮的淋漓淨盡(不論是相比於前輩A3或是同價位的圈鐵耳機中)圈鐵銜接上也沒有短版加上紮實的人聲表現也讓人印象深刻,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高頻了(可能也是中低頻過於優秀的原因高頻相較之下黯淡了些)不過N3依然是同價位中個人相當推薦的耳機


)

)
)

(即使是用平衡端)
)
)以外

原來N3高頻是比A3亮啊 看來印象果然不太可靠



)
我記得停產後一陣子後就沒有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