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盒設計與先前 OPPO 的真無線風格是相同的,都是以白色外盒搭配產品渲染圖、主要規格去做設計;裏層的耳機本體與底層的說明書、耳塞與連接線擺放格局也幾乎是一模一樣。
- 外盒
- 外盒
- 內層
- 底層
Enco W11 有一條供充電用的 USB-C 短線以及四種大小的耳塞可替換。

耳機的收納盒則是採白色的拋光設計(目前僅有一款顏色),沾染指紋的狀況倒是還好,只是如果沒攜帶好感覺很容易刮到


背面則是常見的 USB-C 充電埠,充電盒本身電量為 400mAh,耳機本體則是 40mAh,單次充電可讓耳機來到五小時續航,加充電盒最高可達二十小時。至於充電時間則是需要花兩小時.....還蠻久的。

正面下方則是電量顯示的燈號區域,這個也是目前頗多真無線耳機的標準設計了。

開盒後可以發現雙耳配置的位置似乎有點開,耳機也同樣是採磁吸的固定方式;且磁力其實還蠻強的,需要花點力道才能從盒中取出。

耳機本體是採類似豆子方式的造型設計,有著 L / R 的刻痕,背面是採霧面的白色質感呈現,並有 IP55 的防水防塵機能。規格部分,內搭 8mm 的動圈單體、20 Hz- 20 kHz 頻響範圍、99 dB @ 1kHz 的靈敏度等,支援的編碼則是 AAC 與 SBC,高階的 LDAC 與 apt-X 則不支援。

耳機外側雙層的設計則是與充電盒類似的拋光質感,可以看到兩個通話用的降噪 mic;但本體並無主動式降噪功能。耳機中央的觸控區塊完整包含音樂與通話的操作方式。短按單下可播放 / 暫停音樂、兩下則是下一首、三下為叫出語音助理(Siri 也支援);至於真無線比較少能調的音量部分,則可藉由長按左、右耳觸控區域來降低 / 增加音量,這點倒是比 Enco W31 來的實用。

這邊以 OPPO Find X2 Pro 來示範,連接後可以看到一些基本的調控選項,其中比較重要的是 AAC 開啟與否的功能。

官方耳機盒重量的數據為 35.5g(空盒)、單耳機 4.4g。這邊也以電子秤做個測量,收納盒含耳機重 43g,單耳機則是 4g。
- 本體重量
- 單耳機重量
實際的聽感部分,小編主要以 iPhone 11 Pro 做為主要的訊源,搭配的也是主流的音樂串流頻道。由於 Enco W31 入耳式的配戴方式,對於外界聲音的隔絕本來就比較好,在音質上相對也能有效發揮,只是入耳式的音場相較之下就沒那麼廣;且在預算的考量之下,整體樂器或是各頻的分離度也有些進步空間。
實際聽感部分,這邊同樣以 OPPO Fine X2 Pro 作為訊源,搭配一般比較常見的音樂串流服務做聆聽。首先在感受上這點與 Enco W31 相同,採用入耳式配戴設計相較 Enco Free 半開放的狀態下,先天隔絕外界聲音的條件就贏了,在音質上也較有不受打擾的因素。這邊是聽了純樂器的 Jazz、一般流行樂、電子音樂以及有人聲的民謠等。

音質表現來說人聲偏暖也比較靠前,而低音的表現也是相對突出,雖說沒有 W31 開啟動感模式來的那麼爽快,但以同價位的競品來說則是有不錯贏面了。在搖滾、爵士編制的樂器上,整體的分離度尚算聽得出來,但強調低音的狀況下多少會有掩蓋其他聲響的狀況(尤其是中頻的樂器);且整體音質其實多少有些毛躁感,畢竟千元價位還想要求什麼呢

以上都屬個人感受,建議還是去現場試聽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

綜觀目前真無線耳機選擇真的相當多元,價位帶也相當廣大,Enco W11 以約 1,300 元的售價來說實屬高 CP 值的那一區,在主打低音的狀況下,音質表現雖說還是有些可明顯聽到的缺失,以這個價位還算可接受了。且在 IP55 防水防塵、雙藍牙低延遲技術、一應俱全的操控方式,以及最大亮點高達 20 小時的續航能力。如果是愛跑健身房長期運動的消費者來說,相信應該頗為合適;但因為其入耳式的關係,最好還是不要帶去戶外跑步以免發生意外吧


MD: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