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 2021 年推出 WF-1000XM4 旗艦真無線耳機之後,相隔兩年,Sony 又為真無線耳機市場帶來新一代的旗艦真無線耳機 WF-1000XM5,這次 Sony 將這款話題真無線耳機的體積縮小約 25%,同時也將單耳機重量由前代的 7.3g 減輕至 5.8g,下降約 20%,在體積縮小又輕量化之下,WF-1000XM5 也藉由獨特的機殼結構設計,減少與耳朵的接觸面積,進而減少配戴時的疲勞與不適。而全新的 WF-1000XM5 搭載 Sony 獨家整合式處理器 V2 與高音質降噪處理器 QN2e,搭配雙後饋麥克風與前饋麥克風、全新開發的 8.4mm 驅動單體,在降噪與音質表現上均有實質的進步。
此外,我們熟悉的 DSEE Extreme、LDAC 解碼格式、Hi-Res Wiress 高音質認證、骨傳導技術等均在 WF-1000XM5 上實現,Sony 更為使用者帶來全新的 AI DNN 深度神經網路、防風噪結構,來提升整體的通話品質;同時,採用藍牙 5.3 並支援 LE Audio 低延遲功能與多點連線等實用功能,讓這款旗艦真無線耳機依舊走在業界最前端,搭配 Sony 專用的 Headphone Connect 應用程式,也可進行環境音與自適應音效控制、安全聆聽功能、全新簡易個人化 EQ、更新後的 360 空間音效、Speak-to-Chat 等功能設定,加上單次使用 8 小時的續航力、快速充電、IPX4 生活防水、深度僅有 2.9mm 的充電盒等設計,期待再次帶給使用者更趨完美的聆聽體驗。

Sony WF-1000XM5 的包裝盒延續前代的友善環境包裝設計,以原創混合環保材料打造而成,並檢少紙材與塑料的使用,簡約且環保的包裝設計,會是未來各電子產品包裝的主流風格。

包裝盒內除耳機本體與充電盒外,也有四組不同尺寸的矽膠耳塞,以及兩種不同尺寸的聚氯酯材質的噪音隔離耳塞,另外也包含 USB-A to USB-C 充電連接線。
- 黑色配色款
- 銀色配色款


- 耳機外殼
- Sony 品牌 Logo
- 機殼內側
- 前饋麥克風
- 後饋麥克風
- WF-1000XM5 與 WF-1000XM4 充電盒比較
- WF-1000XM5 與 WF-1000XM4 充電盒比較
- WF-1000XM5 與 WF-1000XM4 充電盒比較
- 電量共享功能
- 手機無線充電情境
- WF-1000XM5 與 WF-1000XM4 耳機比較
- WF-1000XM5 與 WF-1000XM4 耳機比較

WF-1000XM5 的充電盒與耳機本體所採用的配色相同,並為霧面磨砂質感塗層以增加取握時的摩擦力,上蓋的燙金 Sony 品牌 Logo 則略帶點精品的奢華質感。全新的充電盒相較於前代的 WF-1000XM4 體積減少約 15%,尤其是深度僅有 2.9mm,讓使用者更好攜帶收納,甚至是放入口袋也不會有太大的負擔,充電盒同樣具備 QI 無線充電與 USB-C 有線充電兩種模式,也能透過具備電池共享功能的智慧型手機進行充電,充電盒能為耳機提供 2 次完整的充電機能,並提供耳機充電 3 分鐘就能擁有 1 小時播放時間的快速充電功能,但相較於耳機本體具備 IPX4 生活防水功能,充電盒部分還是沒有任何的防塵防水功能。

相比前代更輕更小的 Sony WF-1000XM5 在外型結構設計上,其實還是延續前代的大方向的設計概念,維持一慣圓潤的機殼搭配更為流線的線條設計,而為了縮減尺寸與體積,WF-1000XM5 也將原本較大且可以算是標誌性設計的前饋麥克風尺寸縮小,並加上並加上防風噪網罩結構,雖說犧牲了一點獨特的產品辨識性,但對於通話品質與降噪效果有實質上的幫助,我倒是認為更加重要一些。耳機內側同樣可以看到配戴感測器、骨傳導感應器,以及充電對應的金屬接點,此外也有雙後饋麥克風的其中一個開孔,並同樣加上防風網罩結構。
此外,眼尖的各位應該也有看到 WF-1000XM5 在耳機塗層上也做了改變,由原本的全霧面塗層,改為機殼外操作面板與機殼內側為霧面塗層,周圍則用了鏡面機殼設計,我自己認為這樣的改變對於整體外型觀感上沒有太大的改變,且實際的配戴舒適度上的有影響也不大,但就是拿取耳機時會有手滑掉落的情況發生,這點倒是需要各位去特別注意的地方。

重量與尺寸雙雙縮小後的 WF-1000XM5,變得更為適合女性使用者配戴,不會有像是 WF-1000XM4 太過突出的情況,而實際配戴舒適度部份,Sony 也為這款真無線耳機在原有的四種不同尺寸耳塞中,額外新增了 SS 的耳塞尺寸選擇,讓使用者能搭配 Headphone Connect 應用程式來進行『判斷最佳耳塞』的測試功能,藉以尋找正確尺寸的耳塞,這除帶來配戴穩定性與舒適性外,同時也能確保一定程度的物理隔音性。
整體的實際配戴舒適性上,WF-1000XM5 對於耳骨的壓迫性又減少了許多,且更能更穩固的配戴在耳內,且較短的耳機導管更能減輕配戴時的侵入感,比起 WF-1000XM4 又更適合長時間配戴,尤其對於女性使用者來說,且雖減少配戴時的接觸面,但基本的三點接觸面還是有顧及,也提升配戴時的穩固性。

WF-1000XM5 的操作依然是透過左右耳機外的觸控感測器,與前代 WF-1000XM4 相同,在預設的操作方式上不少也是延續前代的方式,因此如果是升級到這款真無線耳機,基本上可以無痛轉移原先的操作方式,且依舊可透過 Headphones Connect 進行左右耳操作手勢上的調整,而這次 Sony 則是提供全新的「音量大小調整」操作,可透過連續點擊四下進行音量調整。實際體驗來看,WF-1000XM5 左右機殼外觸控感測器的靈敏度依然相當出色,基本上就是輕點輕按就會有相對應的操作功能,雖說與前代一樣會有不小心誤觸的情況,但我認為這次在手指上有水的狀況下,對於觸控點按操作時的影響較小,這也是另一個小小進步的地方。

WF-1000XM5 採用藍牙 5.3 傳輸技術,並支援 AAC、SBC 與 LDAC 編碼格式,同時內建的新型整合處理器 V2,能同時向雙耳傳輸藍牙訊號,確保連線傳輸時的穩定性,而這款真無線耳機也具備 Hi-Res Wireless 無線高音質認證,以及具備最新的 LE Audio 藍牙低功耗音訊,雖然需要搭配 Android 13 智慧型手機才能使用,但已經具備小於 80ms 的超低延遲標準,也算是進一步的規格與功能升級。
WF-1000XM5 也具備兩台藍牙裝置同時配對連線的功能,且能針對裝置的使用狀況自行切換音訊來源,我自己在 iPhone 14 Pro 與 Xperia 1 V 兩支手機上的連線與切換算是相當順暢,不會因為作業系統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另外在 Xperia 1 V 與 MacBook 筆電上的同步連線與裝置切換的體驗上也是相當完整,整體的藍牙連線穩定度與品質,還有雙裝置連線上相比於 WF-1000XM4 也有滿明顯的進步。

WF-1000XM5 搭載 Sony 獨家整合式處理器 V2 與高音質降噪處理器 QN2e,搭配雙後饋麥克風、前饋麥克風,以及隨附的聚氯酯材質的噪音隔離耳塞,加上體積尺寸縮小後,選擇適合耳型的耳塞後,基本上就擁有將近 90% 的被動降噪效果(也就是物理隔音性),官方表示 WF-1000XM5 的降噪效果相比於 WF-1000XM4 有著 20% 的提升,在被動降噪效果與前代感受上沒有太明顯差異的情況下,其提升的部份就是在主動降噪的效果。
我自己配戴 WF-1000XM5 在室內、戶外、捷運與高鐵上體驗,在室內較為安靜的辦公環境下使用,環境音的聽感幾乎可以說是完全不見,僅在高音頻部分有些微的量感,人聲的聽覺量感約在 20% 上下,如果換到人稍微多一點的咖啡廳或便利商店時,人聲聽覺量感約提升至 25~30% 左右,環境音也會稍微明顯一點,不過當音樂音量開起至 40 左右時,就能與外界徹底隔離。至於在戶外叫吵雜的環境下開啟主動降噪功能後,環境聲音主要還是以高頻帶來的量感為主,像是汽車或機車的喇叭聲等,約能隔絕 80~90% 的環境噪音,音樂音量也要提升至 50~55 左右才能完全隔絕,在風噪聲抑制表現上,如果 WF-1000XM4 已經有 80 分的表現,那 WF-1000XM5 就有 90 分的水準。
最後在捷運與高鐵車廂中,包含高頻的警示聲還有車輪磨擦軌道的聲音,這次 WF-1000XM5 對於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的降噪效果上有明顯的改善,雖然無法做到完全隔離的狀況(事實上也相對困難),但實際的聽覺量感確實比 WF-1000XM4 要來的減輕許多,尤其是在持續的低頻噪音上,抑制的效果相當出色,以上的降噪體驗我都是在手動調整降噪效果的情況下進行,建議各位平常在使用時可以透過 Headphone Connect 中的環境音與自適應音效控制來使用,像是在戶外運動或步行,甚至是大眾捷運車廂上,或許能避免危險或錯過相關資訊的廣播聲音,才會是更加安全的使用情境。

在實際試聽部分,這次我是分別使用 Xperia 1 V 與 iPhone 14 Pro 來進行,新一代的 WF-1000XM5 搭載全新開發的 8.4mm 圓頂邊緣分離結構的驅動單體,搭配整合式處理器 V2 來提供優異的訊噪比與低失真率,同時也具備 LDAC 傳輸協定、DSEE ETREME 智慧音質升級技術,並支援 Hi-Res Wireless 高解析音質。在使用 Xperia 1 V 時可以開啟 LDAC 的傳輸設定,這邊我是搭配 KKBOX 的 HiRes 音樂來進行播放,最高可傳輸 24bit 的音樂檔案格式,至於 iPhone 14 Pro 則採用的是 AAC 傳輸協定,同樣是以 KKBOX 應用程式來進行聽感的體驗。
相比於 WF-1000XM4 來說,WF-1000XM5 在低音的表現上是我覺得有明顯的差異的地方,擁有更好的低音下潛深度與回彈彈性,但又不會影響到中高音頻的表現,讓聲音的力道與節奏性上會更為突出,也不會因過度的低音量感帶來聽覺上的疲勞。中高音頻的空氣感我覺得也拿捏的不錯,平穩但延伸感相當足夠,高音則是清亮但不過於尖銳,對於小提琴高把位或鋼琴高音鍵部份,則略帶有點沈悶感,這點我是覺得有點可惜,但整體來說在沒有加上任何 EQ 的情況下,整體的聽感算是相當舒適,音色則稍為偏暖,能提供久聽時的舒適度。

在人聲部分的表現上,則受益於高解析音質的支援,人聲所帶來的細膩度與細節都相當夠水準,尤其是搭配 Sony 自家的 The First Take 來進行聆聽,簡單的伴奏搭配細緻的人聲,真的會有一種歌手就在你身邊演唱的感受,加上優異的聲音解析力,對於樂器與細節形體的掌握性都相當出色,同時在音場空間感的營造上,也比前代 WF-1000XM4 更為優異的情況下,讓聲音的定位感與立體感也有所提升,整體來說,在實際的聽感上雖然進步的幅度並不算大,但提升前代較少的低音量感、人聲細節與音場效果,確實也能感受到音質與聽感上的提升。
PS. 聽感屬個人主觀感受,請以實際試聽為主!

花了兩週的時間體驗 Sony 這款全新的 WF-1000XM5,因為時間有限的關係,我先以連線品質、實際配戴體驗、操作便利性、降噪效果與聽感體驗等幾個各位比較關注的部分來進行體驗與分享,至於飛機上的實戰與通話品質測試,則會放在之後的後續實機體驗報導中,還請各位見諒!對於這次 WF-1000XM5,能夠將耳機尺寸與重量再次輕巧化,確實不得不讓人佩服 Sony 在工藝設計與聲學技術上的表現,且還能以加大的驅動單體為使用者帶來更好的低音與音質表現,加上全新整合處理器 V2 與高音質降噪處理器 QN2e,讓降噪效果又再次提升,更能以全新的降風噪結構,提升實際降噪與通話品質,這些部分都是相當值得肯定的地方。
雖保有 WF-1000XM4 的設計風格,但 WF-1000XM5 也犧牲了一些獨特的辨識性,而機殼上的鏡面配置則增加了拿取時掉落的風險,或許能改為前代全磨砂質感塗層會是更好的選擇,至於 Sony 專屬 Headphone Connect 應用程式,帶來更為精準的環境音與自適應音效控制、個性化 EQ 聽感調整、個人化操作設定、Speak-to-Chat 等智慧聆聽功能,這些都保有 WF-1000XM4 系列的優點,至於全新的『頭部姿勢擺動』接聽電話的功能,我自己覺得實用性不大但尷尬性極強,我自己是把這個功能關閉。

而在電池續航力表現方面,我自己使用 50% 音量大小設定,透過 KKBOX Hi-Res 音樂聆聽(LDAC 傳輸協定),開啟降噪與自動風聲抑制,連續聆聽的時間為 7 小時 32 分鐘,電池電量約剩下 11%,這部分也提供給各位參考。整體來說,Sony 全新旗艦真無線耳機 WF-1000XM5 帶來更輕巧的攜帶性、更舒適的配戴性,加上降噪與音質上的同步提升,確實讓人有明顯的升級感,且在雙裝置同步連接與切換上,又比前代來的更為流暢與穩定的情況下,也的確能做為音質表現更好的真無線降噪耳機的更好選擇。
▋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