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座落於奧地利的公司
由Gaston Glock於1963年所創立
GLOCK於1980年代推出GLOCK 17 (G17) 型手槍
值得關注的是那塑膠槍身
不過此舉並非G17所創新
採用大量塑膠所構成的VP70已在1968年由HK所設計出來
但不可否認的是
G17的成功以及熱門程度是VP70所不及的
在20年不到的時間
已有許多國家將GLOCK系列槍款列為執法裝備 (印象中臺灣霹靂小組有配備G19)
並且有大量套件能符合GLOCK所使用
甚至有電影以GLOCK因為槍身為塑膠製
而能躲過X光安檢來做文章
不過此點是錯誤的
畢竟內外槍管以及滑套彈藥等
都還是金屬製品
在X光機下還是一覽無遺
更多資訊
GLOCK官方網站
槍砲世界
而GLOCK另一項值得注意的
是那直覺且符合邏輯的扳機保險
GLOCK並沒有如其他槍枝上的獨立保險開關 (GLOCK不是沒有保險開關,而是做在扳機上)
當使用者沒有正確將食指至於扳機時
扳機關閉了三項保險裝置
1.扳機保險
可以防止誤觸扳機而走火
2.撞針保險
由撞針前端阻擋撞針
以防撞針觸擊彈藥底火
3.防跌落保險
由撞針後方抓住撞針
以防槍枝跌落時走火
而當使用者確實將食指至於扳機位置時
以上三項保險將同時開啟
便完成準備射擊的狀態
經由以上特性
明顯看出GLOCK的保險裝置即使在上膛後仍是相當安全且符合邏輯的
並且在遇突發狀況時機動性十足
更多資訊
G17實槍做動動畫
扳機保險
------
大致介紹了GLOCK系列槍枝後
正式開箱吧
------聲明------
此玩具槍為合法玩具槍支
BB彈動能焦耳於法定 (20焦耳/平方公分) 以內
並且不做任何動能加強改裝
此玩具槍拍攝地點皆為私人空間而非公共場所
可避免引起公眾恐慌
也提醒各位玩家攜帶玩具槍外出時做好隱藏措施
另外也請欲轉載之朋友可直接回覆文章說明或以私訊告知
謝謝!
------開箱------
這次主角-G17

G17為GLOCK最初的款式
在不斷演化後已有許多GLOCK系列槍型 (如G18、G22...等等)
G17最初代是無戰術滑軌及握把凹槽
圖片可參考槍砲世界
不過MARUI並無此款玩具槍
而目前G17已出到第四版本
此論壇有詳細圖片
其中G17取名為"17"有三種謠傳
1.當時普遍手槍彈夾皆為15發,而G17彈夾則為雙排17發
2.當時GLOCK公司地址門牌為17號
3.為GLOCK地17款槍支
大家覺得是哪種呢?
更新:
網友Mike H提出一個說法
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答案
就是G17為Glock第17項專利
所以G17命名由此而來
小藍標顯示為日本MARUI公司生產

MARUI為玩具槍大廠
其耐用與精準度不在話下
但也因為如此而成為公認的採吋破壞王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在G17身上是不明顯的
唯一MARUI的G17滑套厚度上較實槍厚
會無法裝入CQC槍套
但是這點能更換PGC新版的金屬滑套後解決
有日本ASGK認證的BB彈初速 (m/s) 認證 (台灣是以 (焦耳/平方公分) 為單位)
由此可得知此槍是從日本所進口
並且能看到日本製及MADE IN JAPAN字樣

打開外盒
看到的是一些印刷物

印刷製品

有說明書、螢光照門及準星更換教學、回郵信紙、靶紙、使用警告以及一本精美的勸敗指南...
拿開這些印刷物後即可看見槍體、彈夾、螢光照門及準星、通槍條...等等

順帶一提這紙盒

怪不得是MIJ的產品
對於防護措施做得相當好
這是槍本體左側,並且還塞住槍口塞

建議不使用槍枝時塞住此塞以保安全
由後方觀察槍本體左側

可發現GLOCK是無外露式的擊錘
這也是GLOCK特點之一
在實槍的使用上
或許在當成自衛武器時使敵人較不容易辨別槍機中是否已有彈藥 (是否上膛)
進而達到較好的嚇阻效果
但經把玩過實槍的朋友說明
其實還是可以從拋殼勾處略知是否上膛...
槍右側

槍右側後方

扳機保險

這就是如同前文所說的扳機保險
在中間保險開關押下時才能進行射擊
這也是唯一MARUI G17保險裝置與實槍相同處
因為瓦斯槍並無撞針
故無其餘兩種保險
照門及準星


原包裝中有螢光罩門及準星可更換
能適用於夜間射擊
包裝中的彈夾、螢光照門及準星、通槍條、BB彈

------這區是與實槍有所不同之處------
序號牌

這是與實槍有所不同
MARUI的G17除了扳機保險外的另一個保險開關
實槍則是沒有的
但此處有外觀改裝套件可更換
更換後則與實槍相同
槍身刻印

此兩處刻字也是與實槍不同之處
但一樣有外觀改裝套件能更換
MARUI G17 | G17實槍 | |
刻字 | MADE IN JAPAN ASGK TOKYO MARUI CO.,LTD. | MADE IN AUSTRIA GLOCK INC., SMYRNA GA. |
滑套貼紙

這張是可撕除的
其中不外乎一些警告提示等等
除了以上三處外
其餘皆與實槍相同 (MARUI G17的滑套比較厚...)
並且此三處皆有外觀改裝套件能修正 (包含滑套厚度)
某些外觀改裝套件也能確保在把玩槍枝中增加安全性
------新增-外觀改裝篇------
------聲明------
此改裝僅提供更加仿真的外觀
以及強化射擊時的安全性 (預防滑套斷裂、造成危險)
並不增加任何BB彈動能
以下是PGC給MARUI G17的鋁合金滑套、外槍管、拋殼勾
以及警星的強化複進桿、複進簧

不多說
開始來改裝吧
雖說網路上一致公認PGC的滑套公差較警星的小
但不知是我太幸運還是怎樣
我必須修改三處
才能順利裝上並使動作正常
須修改的三處
1.外槍管
2.還是外槍管
3.飛機座 (雖然新槍就改他修下去,但是效果超好!)
以下零件在修改時手太髒了
所以只用手機拍攝
若有不清或是有疑問可提出來討論
還有文章中只是示意圖
實際打磨尺寸及比例還得依每把槍不同做調整
外槍管

這部分是帶動外槍管下潛的溝槽
建議將原本尖銳的導角稍微打磨

磨到與原廠塑膠外槍管一樣就可
再來一樣是外槍管

這邊是輔助外槍管下潛的斜坡
只要拿去與原廠外槍管相比
就知道公差大到嚇死人...
足以使整個滑套無法動彈 (因外槍管無法下潛而卡死...)
建議打磨到與原廠塑膠外槍管一樣
並修個圓一點的導角出來

我這組PGC滑套一樣會把飛機座整個壓下
或許是為了要修正MARUI原廠滑套較實槍大的公差
所以也必須修改飛機座
不然滑套一樣會無法動彈

這部分是在垂滾輪滾動的地方
需要磨得更平
如下圖中修正

一樣修出一點導角會使滑套動作較順暢
經過以上三處修正後
已經可正確安裝並動做
加上適度潤滑會達到很好的效果
而當初選購PGC滑套另一個重點是他有獨立的拋殼勾
在拋殼勾安裝前
可將如下圖中部分打磨直到看見鋁原色

如此外觀變更接近於實槍
一陣折騰後
終於完成了!
左側刻字與實槍相同

其實原本MARUI就是正確的了
照門

此處可發現照門較滑套突出 (較寬)
由此可見這組PGC滑套的確有修正MARUI過寬的採吋錯誤
右側刻字也正確

採用MARUI的序號-DMD076
拋殼勾部分與實槍相同
會露出一點鐵的原色
其餘圖片補充於寫真...
------寫真------



疊疊樂



------購物指南------
品名 | 價格 | 備註 | |
1 | MARUI G17 | 3850 | |
2 | PGC 鋁合金滑套 | 2450 | 唯一將拋殼勾獨立製作的滑套,能增加外觀真實度 |
3 | PGC 鋁合金外槍管 | ||
4 | Guarder 強化複進桿+強化複進簧 | 400 | 這組我買貴了...而且拍賣有賣單獨的零件,不會購買到不必要的擊錘簧 |
5 | Guarder 強化擊錘簧 | 不建議安裝複進簧,容易造成擊錘故障 | |
6 | Shooters Design 仿真刻字彈夾底板 | 300 | (待購入) |
7 | Guarder 仿真刻字下槍身 | 1000 | (待購入) |
8 | Guarder 鋼製扳機連桿 | 500 | (待購入) |
9 | Guarder 鋼製彈夾釋放鈕 | 300 | (不建議購入) 實槍彈夾釋放鈕即為塑膠製 |
10 | Guarder 仿真刻字序號牌 | 150 | (不購入) 注意:序號與MARUI原廠不一至,若是改裝Guarder滑套者可考慮 |
------下回待續------
保養篇
------參考資料及延伸閱讀------
GLOCK官方網站
G17實槍作動動畫
日本MARUI
台灣MARUI
軍火酷論壇
槍砲世界
M01上的G22實槍分享 (此款與G17外型完全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槍管口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