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枝
二、香粉
三、打底
四、展香
五、挑選
六、日曬
七、染整
八、收香
hlftaiwan wrote:
過篩試香、攪拌
前置作業二、香粉–過篩、試香、攪拌
過篩:用不同目數(顆粒粗細大小)的濾網,把香粉中的雜質過濾,避免製香時混在香粉裡。雖現在有電動過篩機,但高速震動依舊會有雜質,所以我們堅持採用人工過篩,將雜質殘留量降到最低。
試香及攪拌:測試香粉後加入適量楠木粉並攪拌均勻,楠木粉加太多會蓋過香粉味道,若太少則無法成形,這是需要多年經驗累積的技術,也是所有香品製作中最重要的環節。
機器振動過篩 一般會重複過篩1~5次,很少 1次就會達到預想粒徑
不知人工過篩需要幾次,才會達到預想粒徑 ?
香粉粒徑大多香品都是用多大粒徑製程??
目前香粉粒徑都是同大小,若特製中間細粒徑外層粗粒徑,點燃時會不如想像中間燒的快外層燒的慢?
不同材料點燃有不同味道,為何拜拜用香只有一種味道?不能加入其他天燃植物香料粉進來?
另外振動過篩機,比較好的還可以調整振動頻率 (上下左右頻率可調)
因環境濕度影響,香粉乾燥每批程度不一,製香前會測定乾燥率?還是說香粉是否乾燥,在製作過程香粉粘著沒影響?(就完全憑靠經驗添加楠木粉比例?)
hlftaiwan wrote:
測試香粉後加入適量楠木粉並攪拌均勻,楠木粉加太多會蓋過香粉味道,若太少則無法成形,這是需要多年經驗累積的技術,也是所有香品製作中最重要的環節。
楠木粉 為黏著劑,和上面所說到因環境濕度影響,粉狀物未經烘乾有含水率與製作環境濕度溫度等問題,導致每次添加量不同
傳統到現今,沒有工廠或是師傅使用科學方法測定材料和工序?
網路上有看到 添加備長碳粉可降低黏著粉用量,目前這樣製作的很少?
hlftaiwan wrote:
製香過程二、展香–浸水、吃粉
這步驟我相信人工還是比機器有彈性許多
不過若加入半人半機器操作呢?
如 香插在物料集中台,人工手動 浸水→吃粉→ 人工 或 電動 : 抖去过多粉料
和 全程人工握在手上會差別很大??
hlftaiwan wrote:
製香過程四、日曬
使用人工遠紅外線加熱管 (短 中 長不同波長) 加 風扇,無法模擬日曬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