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來聊聊看你喜歡喝什麼茶?

大茶商自己收茶乾
由自己師父來烘焙
由於量大
因此不只由一個茶農供貨
但又必須做出一致的味道
所以只能自己烘焙
來調和出專屬的味道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話
可以到有記茗茶
他們仍保有古法炭焙
也有電焙機

economic wrote:




那只差最後,其實前面也差很多,有經驗的製茶師傅是一起調整的,而且沒製成就移動,有一定的風險...(恕刪)

lesliechen1023 wrote:
紅茶發酵度100%
東方美85%
所以放愈久愈好喝

大大陶甕有無置放粽葉?
有放的話效果更好...(恕刪)


曾經想過將茶葉收在喝完的高梁酒甕內

不曉得可不可行(當然酒甕清洗乾淨)

高粱酒也是放越久越好喝

他們的茶不適合老手
但適合剛入門的人
至少做到不混茶

economic wrote:




沒覺得這兩家的茶好,但可能是台灣的...(恕刪)
小弟不建議
除非淨化處理做的好

倒滿水放在太陽下
連續七天
每日換水
應可除味80%

陶甕因為有毛細孔
通常拿來做轉茶之用
置於通風乾爽之處
轉化效果極快
做老茶也很適合

jie147 wrote:









曾經想過將茶葉收在喝完的高梁酒甕內

不曉得可不可行(當然酒甕清洗乾淨)

高粱酒也是放越久越好喝

...(恕刪)
大大東方美茶氣跑掉了
將空氣擠出
重新包好
一段時間後可重新聚氣
或者與其他東方美放於密封罐或鐵桶
也可恢復茶氣

ozaca2002 wrote:
各位版上對茶葉有研究的大大..小弟有幾個問題想要請問一下

1.今年特地買了武陵農場的 極品烏龍春茶(武陵長青茶).不知道有沒人有跟我一樣呢?
不知道是自己泡茶的功夫還沒到家..還是不習慣喝這裡的茶..

入口的感覺:很甘甜..軟水..但是感覺沒有什麼茶味..四泡之後就沒什麼味道了...

跟以往喝過的高山茶(約3000元一斤)的比較..感覺少了一份喉韻..多了入口的甘甜.也比較不
耐泡......
所以我體會的味道就是武陵極品烏龍的味道嗎? 請有喝過的各位分享一下

都讓我有股衝動想去買福壽山農場的..喝喝看是不是都是這麼不耐泡?

2.本身也有喝東方美人茶...不過東方美人茶有分新竹縣農會 及苗栗...二個地區的比賽茶

我買了去年新竹的三朵梅的東方美人比賽的夏茶....今年1月份開封..最近剩一些
感覺喝起來沒有剛開封的時候的蜜香味.. 是不是風味跑了=.= 感覺跟朋友苗栗的1朵梅比起來還遜

想請問有什麼特別的保存方法嗎?...(恕刪)

lesliechen1023 wrote:
大茶商自己收茶乾由自...(恕刪)


我有自己熟的茶農和茶商,他有自己的配合的師傅,我是不喜歡拿下來弄,根本不知道茶怎混的,當場挑的當場製作,做好直接包我拿下來,真的好茶沒量而已,不肯給多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我是買新的甕
放了十斤以上的東方美人
半年拿出來烘一次 我有電培籠
之後出現了焦糖味 蠻有趣的

peter_cheng001 wrote:
我是買新的甕放了十斤...(恕刪)


不建議常烘,要喝的部分處理就好,不然味道都沒了,那太可惜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通常茶商每年會將庫存茶拿出來烘一次
主要是怕出現茶葉霉味
這種作法和天然存放的老茶比較起來
滋味上還是有一些差異

其實東方美人烘焙度夠
只要保持通風乾燥
倒不需要每年去烘

反而是新甕會吸取茶氣
您這批東方美人
多少會被犧牲一點風味來養甕
建議您這甕以後就由東方美人專用
別種茶再用別的甕

peter_cheng001 wrote:
我是買新的甕
放了十斤以上的東方美人
半年拿出來烘一次 我有電培籠
之後出現了焦糖味 蠻有趣的...(恕刪)
大部份好茶不是拿去比賽了
就是被茶商收走了
茶農也會留一點自喝

economic wrote:




我有自己熟的茶農和茶商,他有自己的配合的師傅,我是不喜歡拿下來弄,根本不知道茶怎混的,當場挑的當場製作,做好直接包我拿下來,真的好茶沒量而已,不肯給多...(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