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沉吧....

哎呀 做的出來這東西真的已經很棒了
要質疑有沒有核融合大家都只是出一張嘴
真的這麼專業就帶著儀器去找樓主戳破他阿XDDDDD

不管怎樣 先給樓主一個掌聲
剩下的 就給其他物理學生 教授 學者去討論吧
看到這個真的滿感動的

不過也滿多人搞不清楚的,他這是核融合反應產生器。

是瞬間值,要維持必須要持續供應能量,還不到發電它也沒說是發電。

只是讓融合現象產生,要發電要能夠把能量轉換,是用熱機方式或是

其他轉換方式(目前幾乎沒有)。


另外

冷核融
是指理論上在接近常溫(1000K以下)常壓和相對簡單的設備條件下發生核融合反應
看起來的確是。

台灣在能源領域需要有建樹 ITER 就已經被八國摒棄在外了。又沒有像美國玩得起NIF


不管是高空風電或是融合都需要注意。

融合其實滿好理解的,然後再次重複我很佩服他的精神。

而且他不是只有想它真的去做了,比起一堆無病呻吟的好很多。

想請問他玻璃內層有沒有鍍 Be 雖然說融合基本上很低

但是還是要防禦一下不過它產生反應的時間不久就是了。

理論上來說原PO那種做法,應該要想辦法用鋰抽細成絲當做反應物會效果好一點

但是工法不易很貴,又不可能像IRON MAN真的融化翻沙...

不過有現成重水已經好很多了~~~~不然想自己做重水........要花很多時間跟錢
如果不適用化學法。


另外我建議原PO外層用來做磁拘束的材料跟型式還是換成像ITER托克馬克那種
比較有效率畢竟那種是線圈式密集一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OsgRPhlVB8
國外DIY 加速器
粒子不易觀察也很難抽真空 影片這種做法就很像軌道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YlgyEyWg1g
對比他人的機件組 原PO01PO那些真的滿輕便的算式改良

TED 那位青少年的

http://www.sciradioactive.com/my-reactors/

再用上更好的材料,機制改變一下應該也是可以成為像他一樣運用廢料

發出能量的反應爐。接下來就是下熱轉換效率。

加油拿去申請118 或是申請美國的學校應該都OK會有獎學金。


Selu wrote:
----------...(恕刪)




不好意思, 有實驗數據可以分享嗎?
版主的行動力令人讚許,我也有過製作實驗器材的經驗

過程真的很辛苦,而且也不斷的重來,而且這些都只是器材準備

能動手做出這樣的成果已經不錯


小弟不才,想請教幾個問題

1.實驗環境下的壓力為多少?

2.重水的成分及濃度?氘的量為多少? D2O?HDO?

3.加速後,氘能量多少?

4.若為核融合則中子防護的內容?(10公分混擬土,簡單估計有11.8%的中子穿過屏蔽)

5.實驗器材的中子活化?(這應該要管制了)

6.後續是否會有實驗量測數據,如:中子偵檢,溫度量測...等

7.如何做到加速電場模擬重力場的行為


問題有點多,但是還是希望能獲得解答
Selu wrote:
----------...(恕刪)
剛剛看完你的本文,
發現你有個地方可能有點問題,
因為我看你文中有提到類似"模擬重力式核融合"這類的稱呼,
又提到恆星利用重力場加速粒子,
所以我覺得你可能對於核融合的發生跟重力場之間的關係有點問題。
其實在恆星的情況下,
重力在核融合反應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幾點,
一、把粒子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二、藉由重力位能轉變成動能的方法透過氣體特性(PV=nRT)提高恆星中心的溫度和壓力使其達成核融合的觸發條件。
所以你說要用電場去模擬重力的作用,其實只對了一半。
或者應該說不懂的人看到可能會被這樣的說法誤導,
以為核融合的發生根重力有一定的因果關係。
但是其實兩者是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的,
重力只是剛好可以提供核融合所需的環境條件,
但是重力本身或是重力的特性並不是核融合發生的條件。
在恆星中重力的角色跟FUSOR裝置中電場的角色,
只有第一點是雷同的,
也就是兩者都具有"束縛"的能力,
但是對於提高中心溫度壓力的過程有點不一樣,
重力的情況是藉由氣體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收縮而讓本身的溫度跟壓力提高,
(重力是很弱的力,所以這需要星際尺度的氣體量才有可能具有這麼強的重力)
而電場的方式,則是直接將氣體分子解離,形成電漿來提高溫度,
並且因為電漿帶電的特性剛好可以順便用電場來束縛並維持一定的中心壓力。
所以並不是用電場去模擬重力的作用,
而是電場跟重力在某些情況下都具有可以達成核融合所需條件的特性。
能徒手打造實驗設備這點已經勝過很多台灣的研究生
光這份熱血就值得鼓勵
但是在闡述及實證的部分實在需要多加強
加油
媽,我在這~
媽,我在這~
媽,我在這~

Selu wrote:
我就是想找這東西只是...(恕刪)


先給你一個讚!

我是從事金屬網相關的行業,你說的產品我有看過,你PO的這個是Y型過濾器,材質應該是鑄鐵的,
另外如果要精細一點的,可以到GOOGLE搜尋"法蘭式過濾器",
如果未來有需要用到金屬網材料,可以詢問.



ccafju wrote:
太陽就是核融合......


有生之年可以在這麼近的距離看到太陽也不枉此生了(弄出太陽扯過頭了)
Selu wrote:
----------...(恕刪)


挖賽,這已經不是牛逼可以形容的了

樓主請受我一拜

DIY反應爐超強

不知道可不可以做的像鋼鐵人一樣的方舟反應堆,就可以找機械系合作鋼鐵人了XDDDDDD(踢飛)

不過小弟有個問題,樓主是採用60KV發電機

那鋼鐵人怎麼沒見他背著個發電機跑來跑去 還是電影就不要太認真呢XD?

樓主實驗精神+動手自己來,完全神

PS 小弟是學醫學的,大概能像其他樓層的人幫忙的只有手割傷的包紮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