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框鏡好像都沒有聽到有人討論Flair ?

原廠網址 http://www.flair.de/

有朋友有戴過嗎? 聽說也不錯
這款眼鏡擦拭鏡片時,
鏡架會與鏡片有脫離的可能嗎??
我戴了二年,沒發生過你說的情形喔,不過
不過我沒打完字就按錯鍵送出

倒是有一點可以提一下,我一開始的鏡片邊緣並不是那樣霧霧(不知道應該怎麼稱呼)
後來才拿去請店家再磨的,所以鏡片又比一開始小了一點,
所以鏡腳與鏡片卡住的地方才會那麼邊邊。

因為鏡腳是有彈性的,所以擦拭時還是扶著鏡片比較好,最好是先沖水再用面紙,才不會讓鏡片上面的灰塵跟著面紙一起磨擦你的鏡片。
因為舊的眼鏡已經磨損的差不多了,想要配一副新眼鏡,所以上網瀏覽時無意間看到這副眼鏡,勾起許多回憶。

話說十五年前(約是1990年前後),我工作的環境工程公司的外資合夥老闆是一個丹麥人(Mr. Jensen),初次接觸他時給人的感覺十分嚴肅而難以接近,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掛著一副看起來像是由鐵絲串聯鏡片所成的眼鏡,匍匐在電腦桌上專心的設計工程藍圖。在那個年代,不要說這種鐵絲纏繞式的設計,就算是無框眼鏡也不流行,所以很少見,他的眼鏡實在留給我很深的印象。

後來因為工作上的接觸越來越多,我常常充當他和本國工程人員溝通的管道,所以漸漸發現他其實是一個很風趣又有內涵的老好人。譬如他為了體貼我替他點菜時的困擾(因為要將餐廳的菜單逐一翻譯實在很困難),每次都是制式的sweet and sauce pork rib(糖醋排骨),而這個秘密是有一天我終於問他要不要換餐點時,才發現他其實早就想嚐嚐別的餐點了,只是怕我麻煩而不好意思。

而他在工作上的專業能力更是不在話下,流露出北歐人慣有的自信、專業、簡潔而高格調的工作品質,所以他常嫌製圖員無法達到他的想法而常自己畫設計圖(雖然因為有點吹毛求疵而使工作效率和本地人比起來有點低)。而他也和本地工程人員間常因為理念不同而爭執的面紅耳赤,雖然我當時常覺得這個老先生怎麼如此固執,只要按照本地的習慣作就好了,何必如此麻煩,不但會增加工程成本,也會使設計上變的較不易於施做。但是隨著我年紀漸長,我越來越覺得他其實堅持的除了工程品質之外,更是一份對工作及環境倫理的自我要求。亦汗顏於一個與台灣毫無瓜葛的外來人,對這塊土地環境之愛護更勝於長期居住於此的我們。

Mr. Jensen 對台灣的熱愛可見於其將前半生所累積的工作經歷及資金,於最黃金的時刻來到台灣想要創出一片天地,甚至他的寶貝女兒的蜜月也遠來到台灣和大家一起徜徉於台灣的山地之間。只可惜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對於自己家園的保護意識實在不足,加上政府法規的限制以及工程界的一些陋習,使的他的許多想法及做法不為本地人所接受,十五年前,台灣連水污染防治技術都還未發展成熟時,他就暢言土壤污染防危害之重要性及防治技術需要即時引進,只是大家都看到當時最大的市場是水污染防治,而未曾注意到這方面之問題(事實上土壤污染防治法一直到2000年以後才公佈)。諸如此類的例子屢見不鮮,使的他在台灣屢受挫折,這也是之所以他後來變得鬱鬱寡歡的原因。

有一次我得閑問到他眼鏡的事,他說是一個多年前共同工作過的朋友送給他的親手手工打造眼鏡,而那個造型真像是手工做出來的,我也從未懷疑他所說的事。回到Lindberg網站中所提及的那位建築師設計者(Hans dissing),是否就是Mr. Jensen 的老朋友呢?這個答案我可能永遠不會知曉,因為後來他身體不適回去丹麥治病,兩年後得到他因肺癌過世的消息。那一年,我服務的公司因為位於汐止的東科大樓大火損失慘重而一蹶不振,我也因為私人的原因離開了公司。

今天再度看到這副眼鏡,歷歷往事如在眼前,彷彿又看到那個匍伏於案前努力工作的身影,想著想著,眼前的影像卻是越來越模糊,我想我是該換副眼鏡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