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痕 清 乾隆年製 和田白玉牌 插屏 容妃(香妃)


四庫全書本-御製詩 三集卷




乾隆二十年五月,清軍進軍伊犁,二次平定準噶爾叛亂,解救了被準噶爾拘禁的葉爾羌、喀什噶爾封建主瑪罕木特的兩個兒子:大和卓木、小和卓木。不料兩年以後,小和卓木殺死了欽派的副都統阿敏道,自稱巴圖爾汗,大和卓木也據守喀什噶爾,兩相呼應,稱雄南疆,開始了大規模的武裝反清。此後,圖爾都台吉等不願歸附分裂的部落,配合清軍,於乾隆二十四年,徹底平息了大、小和卓木的叛亂。
容妃(香妃-充滿傳奇色彩)


乾隆二十五年,圖爾都等五戶助戰有功的和卓,及霍集斯等三戶在平亂中立功的南疆維吾爾上層人士應召陸續來到北京,拜見高宗皇帝。乾隆令他們在京居住,並派使者接他們的家眷來京,封圖爾都等為一等台吉。圖爾都27歲的妹妹也被選入宮,賜封為和貴人。顯然,這是乾隆皇帝統一新疆後,實行“因俗而制”的政治需要,即政治聯姻。
容妃(1734—1788年),霍卓氏(又作和卓氏),维吾爾族人,回部台吉和札贲之女。清高宗时为和贵人、容嫔、容妃。   美丽聪明的容妃在朝廷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进入宫廷,一生深得皇上宠爱。 入宫伊始,即跨过常在和答應两级,直接獲和貴人封号。在宫中,和貴人的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受到了皇帝的尊重和特殊的關照,專門为她在宫中设了回族廚師。容妃在圆明園居住时,曾在園中的方外觀做禮拜,乾隆帝特意为她在方外觀大理石墙上镌刻了《古蘭经》文。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皇帝的第四次南巡,容嬪随駕同行。乾隆三十六年(1771),容妃随皇帝東巡,拜竭了孔庙,登上了東岳泰山。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容妃又随皇帝拜竭了盛京,在这次隨行的6位妃嬪中,容妃已居第二位。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十九日,容妃在圆明園長逝,终年55岁。她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给皇帝生育儿女。   容妃死后,乾隆帝为了讓宫里人经常懷念她,特地將她在宫中几十年里積攒下来的物品分贈给各妃嬪、公主、格格和傭人,以及她娘家的人。容妃的金棺暫安在暢春園西側的西花園,同年四月二十七日從西花園奉移到北京東北郊的静安莊嬪宫暫安。同年九月十七日,乾隆帝命皇八子儀郡王永璇護送容妃金棺奉移東陵。九月二十五日葬入裕陵妃園。

清 朗世寧恭繪

(窗邊 微涼陰天)
參閱《清史稿·列傳一·后妃》可知:
(1)容妃民族:容妃霍卓氏,亦稱和卓氏,回部台吉和扎麥之女,維吾爾族。
(2)容妃生辰: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
(3)容妃入宮: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初四日,新封和貴人。
(4)容妃出巡:乾隆二十六年七月十七日,和貴人隨上哨鹿。
(5)貴人封嬪: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冊封霍卓氏為容嬪。
(6)容妃住處:封嬪儀式,從景運門外進內右門,為東六宮。
(7)二度出巡:乾隆二十七年七月初八日,即1762年8月6日,容嬪隨上哨鹿。
(8)三度出巡:乾隆二十九年七月十七日,即1764年8月14日,容嬪隨上哨鹿。
(9)容妃南巡: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起,即1765年2月5日至6月8日。
(10)四度出巡:乾隆三十年七月初八起,容嬪隨上哨鹿。
(11)五度出巡: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初八起,即1766年8月13日,容嬪隨上哨鹿。
(12)六度出巡:乾隆三十二年七月二十日起,即1767年8月14日,容嬪隨上哨鹿。
(13)容嬪封妃:乾隆三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冊封霍卓氏為容妃。
(14)容妃東巡:乾隆三十六年二月初四日起,即1771年3月18日,隨上東巡。
(15)容妃千秋:乾隆三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容妃四十千千秋。
(16)二度東巡:乾隆四十三年七月二十日起,即1778年9月10日,隨上東巡盛京。
(17)七度出巡:乾隆四十四年五月十二日起,即1779年5月22日,隨上哨鹿。
清 朗世寧恭畫-容妃
容妃是否有異香,我想我知道了答案..

沁 晶斑



微痕

















微痕
窗邊夕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