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來聊聊看你喜歡喝什麼茶?


joe720325 wrote:
不能這麼說阿
畢竟茶壺是高單價收藏品
不是每個人都玩得起的

其實茶文化是非常豐富的
真正要討論 是有太多層面可以討論
光是茶具就可以開一個版了

更何況還有茶葉本身

茶葉本身.茶店.茶活動.茶具.茶具陶藝家.茶藝.茶道.茶農.茶產地.茶廠.茶製作過程.茶種植過程....等等
太多可以討論

咖啡就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已
..(恕刪)


茶壺是高單價收藏品?怎麼可能!你看大家的手機,超過5000元的比比皆是,而且那東西2年以內就會淘汰,
相比之下,誰能說茶壺高價?3000元以內就可以買到20年以內的老壺,而且不會貶值,可是買的人多嗎?

茶文化不管有多非常豐富,人家就不要在這裡討論,你又能怎樣?
大家直接去一個茶葉茶具網站不就好了,何必死守在這裡?茶具就算可以開版,
可是像現在這麼冷清,要怎麼開?

blackwind00746 wrote:
茶壺是高單價收藏品...(恕刪)


那是價值觀的問題
台灣普遍"年輕人"買2萬元手機 覺得有價值
買一斤2000元的茶葉 他覺得沒有必要
他寧願花2000元去吃王品也不想買茶葉

他寧願用2千元買15杯星巴克 都覺得自己好時尚喔

因為人性本X

相不相信 如果有一天茶葉在好萊屋變成主流飲品
在韓國變成潮流 在韓劇看到人家泡茶
台灣人就會開始追隨人家的屁股

卻不知茶葉本來就是台灣之光
哀~

blackwind00746 wrote: 他們自己多半無能回覆、討論,你看「收藏的茶壺」那個討論就知道了,真正持續貼壺的有幾個人?...(恕刪)

我最近一年才開始喜歡上喝茶,黑風大說的那篇[收藏的茶壺]我有重頭看到尾,只要上01就會去那篇看更新。
發現在那篇各位收藏的茶壺都很漂亮,對品茗的知識更是深不可測,網友只是PO個照片,你們就能說出茶壺的來歷,看得我嘖嘖稱奇。
實在不是我們這些半吊子不參與討論跟貼壺出來,真的是知識淺薄也喝不出茶的好壞,買的茶壺都是自己覺得好看的便宜貨,難登大雅之堂啊…
想請問大家一下 我知道茶葉顆粒有大有小 但是顆粒小的算滿多的正常嗎?
這是我在網路知名賣家買的天府比賽味烏龍.用貴的價錢買到低價還沒關係是怕會有加到一些來路不明進口茶傷身
看到那麼多前輩的分享,小弟也分享一下想法,我發現很多人都注意價格、品質好不好,當然這很重要。
但是研究如何泡的好喝不是也很重要嗎?買好茶隨便泡- -。每種茶適合的水溫、材質、水質、時間、放置量
都不一樣,有時買不是很高級的茶,適當的泡法可以加分的效果,也更有個人風格,同一款茶給不同的人來泡
味道都不盡相同,個人認為找好茶、好茶農很重要,有時泡法可以多研究會更好,
小弟淺見跟大家分享

藍調節奏 wrote:
想請問大家一下 我...(恕刪)


有點細碎~~感覺不是完整的手採茶,不過茶不是用看的就能給出評價啦^^

藍調節奏 wrote:
想請問大家一下 我...(恕刪)

加一些我個人的意見:
1.茶葉在產製過程有個步驟叫揉捻與團揉.團揉都用機器而後段包布揉成顆粒狀.
早先包布用手揉.製程較久但一心兩葉的葉片脫落較少.小顆粒的也比較少.
後期改用機器揉.省時省力.但一心兩葉的葉片脫落較多.也就是小顆粒的比較多.
2.茶葉在銷售時.理當精製篩選過.若篩除小顆粒後.賣相好價格相對會提高很多.
但一般常喝茶的"賢拜"在泡開後看看葉底也都能釋懷.
sakamotoTA wrote:
加一些我個人的意見...(恕刪)


紅茶也滿好喝的
雖然香氣和喉韻沒有四季春或其他綠茶類的強烈
溫溫順順的 晚上喝也不會睡不著 女生喝也不怕屬性太寒
現在有時候早上吃完早餐泡一壺熱紅茶 真的感覺很幸福

紅茶因為產量少所以比綠茶類的貴很多
但家裡就是相關產業
所以可以用很便宜的價錢喝到高品質的茶
真的覺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joe720325 wrote:
紅茶也滿好喝的雖然...(恕刪)


紅茶是世界產量最大的茶,且紅茶一般是製程,很多種類的茶樹可以製作成紅茶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紅茶是世界產量最大...(恕刪)


好奇怪喔
為何茶農跟茶商或學者的認知是完全不同
我們這邊的認知就是種植甚麼品種做出來就是甚麼茶阿
紅茶樹的茶菁就只能做紅茶
烏龍樹種的茶菁就只能做烏龍茶
金萱樹種的茶菁就只能做金萱

一個做3代茶農的老闆 是這樣告訴我的
他做的茶可以說是這個區域數一數二的
也常常得獎

所以才會有烏龍比較貴一點的現象阿
因為烏龍種質的人比較少了

像四季春很多人種 所以會比較便宜一點

如果只是做法的問題
那大家就都做烏龍茶就好 價格不是比較好嗎?

還有好多說法 茶場跟茶行和一般人的認知都完全不同
光是培火 有人說5分試半培 有人說7分半是半培
單位完全亂掉 沒有統一

現在資訊太發達太亂
導致很多傳統標準都已經模糊掉了

而且很多現象我覺得很有趣
明明是一樣的茶 都是好茶
鄉下人和都市人的口味就完全不同
明明是茶區的上等茶 對都市人來說有可能連垃圾都不如
茶這種東西 我覺得越來越難了
因為慢慢感覺變成房子一樣 只是被炒作罷了
大家都各說各話
一個奇怪的茶種突然爆紅 然後身價翻倍
一群人說她好 就慢慢變成一個種族說她好
反而原本就一直存在的好茶 沒有了光環的加持
他就是平凡的代表 只是真正懂她好的人持續在支持

到誠品書店看到年輕人出台灣茶的書還不少
很多茶知識都慢慢被改變
消費者也慢慢被洗腦


茶真的越來越難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