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沉吧....

owenwang2010 wrote:



他做的是核反應爐..就是現在台灣最反對的核四廠用的原理..
核分裂跟核融合完完全全是兩回事..連這都能扯在一起談..








+1
這真的是奇觀..令人很好奇台東大學到底有沒有在教書..
這感覺連電磁學跟量子力學都還沒修過.....(恕刪)


他才大一,電磁大二修,量力大三修
不管這個實驗最後的結果如何,自己非常支持樓主的實驗及即知即行的精神
做事情「沒有行不行,只有要不要」,這個世界就是缺乏太多願意實做的人
我可以了解版上很多可能是物理系的專家或是學者,也提出非常多的質疑
或許在這些人眼中看來,樓主進行的只是運用便宜器材做出來的小兒科
但科學是需要熱沉與投入,沒有經過無數次失敗的經過,那來最後的成功
大家欠缺的就是,在失敗中找到學習,並達到未來的成功,不動手做,怎麼知道對不對!

可以問一下,這些專家學者,高中升大一的時候,你們都在幹嘛?
比較現實的,現在念物理又做得出跟樓主類似東西的大一生有多少?

我一路看下來,很多人都只會指出疑問,但卻沒有人提供自身實驗後的反例來與樓主討論
國外做了很多研究沒錯啦,但大家也只是看到Paper或是Google最後結果,也不是親自的實驗
樓主目前可能無數據去證明,但認為不是核融核的人,你們不會提供設備讓樓主測中子喔

話說樓主也沒說這個未來要發表在期刊,也沒說未來一定要走純學術
可以了解科學需要嚴僅,需要數據,但看來看去,樓主成品目前都只是個初期產品不是嘛?
有興趣、有概念,把東西做出來,我就願意為你加油!

不管這到底是不是核融核,希望樓主繼續堅持理念,把剩下兩個原型也一起做出來分享
未來失敗會很丟臉嘛?不會,因為你已經實做過了,自己覺得不後悔就好!
看到版主在大一就能實做出這種東西,非常感動,未來需要募款算我一份,加油!

其實我好想說:e04~~~~台灣每個學生都有樓主這種精神,就強大了啦!

KCLin0423 wrote:
你要的不就是會影響學術生命的證據嗎?
我不就告訴你了?
...(恕刪)

你這叫論述, 不叫證據. 證據就是請你提出何人何時何月因為在01提出 證據不嚴謹的成果, 之後就投不了期刋,影響學術生命. 最好有量化分析
話說回來, 你如果自己信你說的這套, 那是不是該先擔心自己的學術生命啊?
核融合是一個專有名詞,以核聚變的方式產生能量

其中利用融合的過程損失質量來產生能量

這個裝置簡單說就是一個真空腔體利用高壓電來解離氣體產生電漿發光的現象

解離的電漿會因為電子在各能階跳動放出能量,其中一部份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光

這只是一個氣體放電燈泡,絕對不是所謂的核融合

動手做出一個燈泡值得鼓勵,但是指鹿為馬,就不對了吧

難怪台灣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什麼磁能車永動機之類的詐騙案

有唸過熱力學的都知道這些都違反商(找不到字)的原理

可是每個人都被眼前的完美現象跟假科學唬的一愣一愣

然後掏出大把銀子來投資所謂的科學新發現,最後才發現根本是騙局一場



thereyouare wrote:
你這叫論述, 不叫證...(恕刪)


好吧,大家高興就好
那就是 01 所期待的核融合
加油

我的學術生命根本就不用擔心
因為我現在不在學術界呀!
無所謂學術生命

台灣人就是這樣
台電做核四,然後按規格測試出結果,大家指稱他拼裝車

現在,一個大學生
連個證據都沒有,宣稱他做出核融合,大家把他當神

說實話
我如果要貶低他的實驗
直接說他只是複製別人的 idea 就好了
根本就不用扯甚麼科學

不過,話說回來,願意動手做是很好
好也只好到動手做的程度
真空腔要找的話找日本的鋼板,用滾圓的方式製作,厚度建議8~12mm

真空PUMP應該要三段的,機械PUMP+噴射PUMP+擴散?~要回去翻書了

新竹地區很多作腔體的廠商。
大家好像都搞錯處罰方式,我想原委會最高等級作法就是之後完全拒發執照給該學校或該系所,所以該部門有可能之後都無法合法進行任何相關實驗,小一點就罰該實驗室,在小一點,把該實驗室負責人找來喝喝咖啡警告。我到不覺得有什麼法源能讓他們罰錢,但是安全教育作得這麼不好,原委會如果沒有任何反應,也是很容易被國際組織釘的。

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上週五的SCIENCE FRIDAY (PRI),剛好有介紹REED大學的反應爐,基本上不管學系,只要有執照就可以操作,不管學系都要通過美國原委會專人審核的安全訓練才能拿執照,基本的安全觀念、考照跟防護儀器都要具備,雖然是暑假自己的閒暇時間,已經在大學內,由學校機構內取得相關材料,導師也知道,沒有好好對相關安全的部分補足已經是問題。

如果安安靜靜作就算了(實際上也不行啦...),真的有興趣進行科學研究的人應該知道該怎麼處理吧,做好了在跟導師等人好好討論跟再次實驗重現等等,或許有點戲唱....但該生在網路上炫耀到眾人皆知....這該怎麼收拾,有這個必要馬上上網炫耀嗎?現在這種舉動,該用什麼形容詞請各位自己填空吧


NTD300 wrote:
核融合是一個專有名詞,以核聚變的方式產生能量

其中利用融合的過程損失質量來產生能量

這個裝置簡單說就是一個真空腔體利用高壓電來解離氣體產生電漿發光的現象

解離的電漿會因為電子在各能階跳動放出能量,其中一部份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光(恕刪)


你說的都很正確的, 現階段或許就是一個電漿燈泡. 但是當把這個粗糙的實驗裝置改良到符合核融合條件的下一代裝置時, 有沒有可能發生核融合反應呢?

那位美國叫Ted的小屁孩, 如果生長在台灣可能連建中都考不上吧!

再者, 如果沒有校方與美國工業技術的支持, 能順利的完成實驗嗎?

前面有網友說了, 以台灣的腔體製造技術不足以製造出能勝任樓主需求的真空腔體, 這就是科技落差啊!
其實有這些質疑沒什麼不對
大部分的質疑者也是拿出實際的問題來問原作者,
而這些問題的確也需要克服,
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技術不會有更進一步發展,
畢竟鼓勵是一回事,實際的技術討論又是另一回事...
有質疑不代表否定原作者...
NTD300 wrote:
這只是一個氣體放電燈泡,絕對不是所謂的核融合...(恕刪)

能否請專家判別一下這網站所製造出來的是HID燈泡或是它所聲稱的Nuclear Fusor?運作原理跟樓主所做的是差不多的...
http://makezine.com/projects/make-36-boards/nuclear-fuso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