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在爆貴甚麼?? 不懂耶~~請指教


花開終有時 wrote:
懂了,也就是說Lei...(恕刪)


我自己是擁有M240 50mm f0.95 21mm f1.4 35m f1.4

個人認為用萊卡的人並不會去在乎什麼炫富的品味,也不會在乎網路上的"數據"

當然也不會去諷刺其他牌子的人(但常常被諷刺) 重點不就是照片而已嗎..

因為喜歡,早期也是拿5D2->5D3 後來也全清了寧願多買幾顆鏡頭給M240

玩過以後什麼對焦速度多少、對焦點幾個、最新的防手震、性能什麼

都不用去顧慮有沒有或是沒多久就出更新更OP的機子,只要全心全意地享受照相

其實簡單一句話,不喜歡、不適合的人就不會選擇萊卡了,就會覺得性能這麼爛

,規格這麼差,還敢賣這麼貴,相反的喜歡LIECA自然就懂得他的好,怎麼解釋也

沒用的。

看其他牌子的照片,其實都拍得很好很好,人各有所好 只是用喜愛的器材拍照而已

重點是自己的生活及玩攝影的道路上成長學到什麼
Leica 真的不知道在貴啥麽,可是我也就這樣鏡頭一支接一支一直買。原先也只是想買一些其他家買不到的 50 .95. 21 1.4,後來也慢慢地收了 35 1.4, 50 1.4 16-18-21 和 90 f2 。我也想過 Otus 55 的畫質應該是比 Leica 50 1.4 要好,但是 Otus 那麽大枝,我寧願用體積來換取一些畫質。

個人倒是從來沒買過 Leica 的數位相機,只有二十年前買過 M6 和 50 2.8, 而這些老骨頭也都一直留著。擁有過 Nikon,Canon,Contax,從底片玩到數位,最後就用 Sony 機身配 Leica 和其他家出的 M 鏡。不是因爲鏡頭無敵的畫質,就是用起來順手,畫質也滿意而已。

ngcnjkk4 wrote:
看其他牌子的照片,其實都拍得很好很好,人各有所好 只是用喜愛的器材拍照而已

重點是自己的生活及玩攝影的道路上成長學到什麼


不懂???弄顆基本款50/2.0的鏡頭去試拍看看...
或者可以去Flickr找Leica的照片...
拍完看完還是不懂的話...
我相信一般相機就可以滿足你了
我自己在網路上看過m機+頂級m鏡拍出來的照片,無論色彩,影像層次感,細節,細膩度,暗部細節保留等等,若跟一台canon頂級FF相機+L鏡相比,我認為Leica就是比後者canon還好上一個等級。不過為了這差一個等級的表現,要多花上4-5倍的預算去買leica前者的配備,就看每個人自己願不願意砸大錢而已。或許大部分人都是認為不應該追捧那貴得離譜的Leica 的人,只有錢太多沒地方花的人才會玩。
個人覺得其實比如一台canon FF機+L鏡的影像表現真的很棒了,就算專業攝影100%夠用,沒必要再多花5倍的預算去玩徠卡。徠卡雖然影像很棒,但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講,我覺得徠卡只是多餘的,真的是錢多到想"玩玩"的人,再去買吧。
論立體感,層次跟色階的棉密感,Leica M鏡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

即使它可能是顆23年前的七枚,或更早八零年代的鏡頭,

表現都勝過手上其他的Carl zeiss鏡,

銳利不代表立體,鮮豔不等於顏色棉密,完全兩回事。

很多人覺得新菜頭也很好,我承認,但上述亮點,

只有leica能給我.


想像三十年前你在幹嘛?可當時德國人已經可以做出這種品質的鏡頭,

這樣就會讓人覺得這牌子鏡頭值得投資了。

而且接下來只會更高標,不能退歩,否則就玩完了,

當然喜歡老鏡的人也很多,但leica肯定會再更進步

否則無限制復刻 七枚 八枚等鏡頭不就賺夠了?


至於機身,傳統M底片機比較適合我,那才是真正精典,

數位Leica cp值極低,功能畫素不下放,拼命擠牙膏,跳過就好了,

但鏡頭千萬要試試,再來下定論比較好。

Leica R summcron 50mm f2 兩萬台幣內就收的到,應該不到所謂 爆貴的標準吧?

連複廠鏡sigma art 50mm f1.4都比它貴,

光R這顆便宜標頭就夠讓人印象深刻了,試過了再說!
bike speed wrote:

論立體感, 層次跟色階的棉密感,
Leica M 鏡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恕刪)

簡單說就是「德味」二個字, 沒錯吧?
只能意會, 無法言傳...更無法量化

花開終有時 wrote:
我外行外行外行,不...(恕刪)


轉述 Leica X1發表會上的資料

拿著 X1 的用戶, 通常不會急促的搶拍, 以 LCD 的 Live-view 的對比式對焦, 效能是否逼近於 DSLR, 並不是那麼重要, 氛圍, 表現, 拍出了什麼, 還有 Leica 獨特氣氛, 這才是重點.

Tsubasa~翼 wrote:
Minolta所持...(恕刪)


我說的紅圈圈不是鏡頭上的那個紅圈,是指 Leica 的標誌

mvp168ks wrote:
簡單說就是「德味」...(恕刪)


還要多用點想像空間,並搭配實用,必能心領神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