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 M9 鈦版限量套組開箱評論 (from stevehuff-photo)

而且從照片上的serial number發現,
現在的Leica M機身編號已經破4開頭了!!

2008-2009年出廠的MP, 序號大致在34xxxxx-35xxxxx的開頭,
看樣子在最近兩年, Leica M產出不少數量......

機身編號已經破4xxxxxx了,
好期待小弟明年收到的 Leica à la carte 機身序號,
不曉得序號會增長到多少....??

PS:
真害怕 "4" 的排列組合......
因為曾有一年小弟要買黑色MP, 結果序號居然來到了 3XXX444,
前面三個X中, 有一個X也是4.........
因為已經不是小弟的現役機, 所以前三個XXX打馬賽克
假如序號都是4..說真的我還蠻想要的
嘿嘿
devilnd wrote:
將產品年年漲價!

結果:舊有客戶抱著"惜售"的立場,減少二手貨拋售數量

新客戶抱著"投資"心態勇於買進,並享受購買高價奢侈品的虛榮

公司新品開始供不應求,要買還要排隊!


有意思的提法,但是忽略到一個重要消費群:職業攝影師。並不是所有新進的攝影師都有追求奢侈品的虛榮心,如果只是要務實的拍照謀生,Leica這種訂價策略只會把這個消費群趕跑,但這個消費群卻會提供真正有價值的照片,而不是蒐藏家、市場炒手和閒錢過多的業餘玩家。Leica或任何一家相機廠的核心價值還是要靠照片這個最後的成品來證明,浮誇的吹捧沒有底終究會破的~

《頂級攝影器材》的作者趙嘉雖然年輕,但作為長期使用M系統的攝影師,看到Leica這些年來走高價/精品化的策略,還是會感慨對攝影工作而言Leica是一種愈來愈不划算的投資。M機的設計是為了走入人群中記實和報導類題材所用,偏偏這種照片和商業攝影比起來並不好拍也最難賣錢。

一部M9,加上兩顆必要的現行50/2, 35/1.4,新品價已經快台幣五十萬…一張一張拍要什麼時候才能回本?花得起這個錢的人有多少肯/會走入人群、浸入社會中拍下震撼人心的照片?

kcus10elibom wrote:
有意思的提法,但是忽...一部M9,加上兩顆必要的現行50/2, 35/1.4,新品價已經快台幣五十萬…一張一張拍要什麼時候才能回本?


機身只要拍過3萬張就回本...鏡頭抗跌價力強..所以不想算在成本內. 不玩時出掉, 一不小心還漲價, 可抗通澎. 那家相機公司的產品可以有這種保值性的?!

再強調一次M9只要拍過3萬張就回本喔!!!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真想投資Voigtlander老闆
出一個數位R5
痛快!

r121 wrote:
真想投資Voigtl...(恕刪)


epson, cosina 已經合作出過一台R-D1了.

等R-D2吧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brexchen wrote:
epson, cos...(恕刪)


貴又不是全幅

kcus10elibom wrote:
有意思的提法,但是忽...(恕刪)



這樣的比價沒什麼意義

當年leica 從 IIIg 過渡到 M3 時, 一臺M3的售價也是奇貴無比。Bresson 等人不是照樣用M?

水果日報12月24日報導內容

景氣超好 88萬相機挑客賣

景氣回溫,精品3C買氣好到挑客人,徠卡全球限量500台的M9鈦版款數位單眼相機,台灣售價88萬元,目前下訂數約15台,但代理商興華拓展表示,預購不代表可拿貨,會先調查買家背景,再將名單送回總公司審核,符合「資格」才可購買;

報導╱柯長錕 攝影╱楊明龍、高大鈞 部分圖片╱業者提供

徠卡M9鈦版款數位單眼相機,由名車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首席設計長Walter Maria deSilva親手打造,除了機身和鏡頭都是以鈦金屬製成,斜背皮套、肩背帶、指套,均採用與奧迪Audi頂級車款同等級皮革,售價2萬2000歐元(約87萬1200元台幣),台灣售價88萬元,徠卡代理商興華拓展行銷企劃陳思蓓表示,徠卡總公司對於M9鈦版款銷售嚴格,希望擁有此台相機的顧客,要有一定的身分地位,而且還要能夠常出席社交場合,並願意帶著M9跑趴的頂級貴客,才有資格擁有,在台灣則由各區業務挑選出可能購買者,親自電洽詢問,有意願者即可下訂,若是首次購買徠卡相機,會先詢問職業、年收入等基本資料,若符合即會把名單送回總公司審核。


wesshung wrote:
台灣售價88萬元,徠卡代理商興華拓展行銷企劃陳思蓓表示,徠卡總公司對於M9鈦版款銷售嚴格,希望擁有此台相機的顧客,要有一定的身分地位,而且還要能夠常出席社交場合,並願意帶著M9跑趴的頂級貴客,才有資格擁有,在台灣則由各區業務挑選出可能購買者,親自電洽詢問,有意願者即可下訂,若是首次購買徠卡相機,會先詢問職業、年收入等基本資料,若符合即會把名單送回總公司審核。


無言了...,會買的都是社交名流之貴族,
一台"數位相機"的限量銷售行為及審核過程,
搞得跟要買一台Ferrari紀念版系列一樣,
規矩一堆, 有錢未必能買得到......

全世界真的只有"徠卡"辦得到,
而且1000%不會倒,反而更賺!!

就如 stevehuff photo 的那篇開箱 (By ~6)
標題就是斗大的:"It's Not the Photographer, It's the Camera Stupid!"
看在一般人眼裡, 攝影愛好者裡, 它未嘗不就是一台... “only for idiots that have more money than brain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