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 Summicron-M 50mm/f2 下的東京長野

烏巴巴 大大的文章敘述本來就很好,加上你拍照的技術也越來越好,這篇文章我看到超多張照片都很有立體感 (浮起來的感覺)

我目前只知道在大光圈全開下 比較可能拍出這樣的照片

縮光圈 還能拍出立體感 我覺得不容易 可能要天時地利

我不知道 到底是 技術?(重要因素) 鏡頭素質? 還是其他因素? 才能造就 有立體感的照片

不知道和你說的空氣感一不一樣?



開頭前幾張意境 抓拍一瞬間 完美呈現 彷彿就像現場看到的畫面一樣 而不是一般的一張平面圖

新宿御苑 有幾張感覺就是我站到那地方 眼前的場景 可分出東西 人物 景物的前後位子不同


當然有些照片也是比較像 大部分人拍的 感覺比較平面 沒立體感

像陰天的櫻花那幾張 還有 競選海報在枝垂櫻

我猜想可能就像你說的 [就要有那種的場景與光線] 光線應該是很重要的因素


拍的寫的都非常棒,我也想入手50AA了。
design is everything
拍的寫的都非常棒,我也想入手50AA了。
design is everything
立體感本來就是來自於光線與構圖,光圈只是景深問題。當然,用大光圈的虛化來造就立體感是最簡單的,但也最無趣的,你我拍出來都一樣。所以除了 Noctilux以外,我喜歡盡量用最佳光圈來拍以達到最好的畫質,最佳的 micro contrast,才能發揮出鏡頭的優勢與特點。所以您說的沒錯,光線對了,立體感自己就出來了。
陰天的時櫻花與枝垂櫻,我真的沒辦法,但遊記還是要交待一下…出遊總是會遇到爛天氣,這就是人生

Love Cooking wrote:
烏巴巴 大大的文章...(恕刪)
Love Cooking wrote:
這篇文章我看到超多張照片都很有立體感 (浮起來的感覺)我目前只知道在大光圈全開下 比較可能拍出這樣的照片縮光圈 還能拍出立體感 我覺得不容易


可能是每個人對立體感的認知不太一樣,個人反而覺得立體感是因為適當的景深跟層次而讓人有栩栩如生的感覺,一般大光圈模糊背景的只是凸顯主體(你可以對照很多大光圈的照片都很像是把一張清楚的主體『照片』貼在模糊的背景照片上,就是那種感覺)卻不一定有立體感,所以在大光圈下還可以拍出立體感真的很需要技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