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發表LEICA SUMMILUX M f1.4/35mm ASPH.鏡改款2010七月上市

15萬....妖獸哦...
I BELIEVE IN HARVEY DENT
以我所認知浮動鏡片設計是為了修正不同對焦距離下成像不一致的影響
一般來說鏡頭在無限遠對焦時成像最差, 為修正這問題所以計設出浮動鏡片設計

一般鏡頭對焦只會移動一片 (組?) 鏡片, 而浮動鏡片設計下的鏡頭在對焦時會有多於一片 (組?) 鏡片移動~
從而鑊得佳成像~

除了LEICA, NIKON也有同樣計設的鏡頭~

不知我這樣的認知是否正確?
JoJoYip wrote:
我所認知浮動鏡片設計是為了修正不同對焦距離下成像不一致的影響
一般來說鏡頭在無限遠對焦時成像最差, 為修正這問題所以計設出浮動鏡片設計
一般鏡頭對焦只會移動一片 (組?) 鏡片, 而浮動鏡片設計下的鏡頭在對焦時會有多於一片 (組?) 鏡片移動~
從而鑊得佳成像~
除了LEICA, NIKON也有同樣計設的鏡頭~
不知我這樣的認知是否正確?...(恕刪)


以歷史來講
鏡頭的透鏡組設計因為輔助計算以及材料越來越廣
設計也越來越複雜
早期的短鏡頭幾乎都是全組直進式對焦
直到現在LEICA M與ZEISS IKON依然如此
到了自動對焦的需求~馬達拖不動笨重的玻璃~輕量/單鏡片移動成為設計要點
浮動鏡片更成為減輕近距離的像差手段~
高斯鏡片演化出來的全組直進式對焦設計都是近拍時鏡片群越遠離結像面
如按照比例原則能夠讓所有鏡片都浮動會最好~因後端鏡片需要遠離少一點~所以拿後端開刀最簡易
但是因為成本和計算過複雜~所以才浮動一至二組鏡片群

關於浮動對焦等等對焦技術
可以參考CANON 相機博物館不再贅述
現在真幸福~以前我們都只有日文英文資料研究

為了畫面更亮~影像更清晰~變形越少~在各種方法以及透鏡組合方式努力
鏡頭的規範也是以當鏡頭對焦在無限遠..為前提檢驗光圈大小/焦段
所以才有人在罵70-200近拍200端縮水/24-70則是廣角端縮水之類詬病

然而特化鏡頭的產生~比如望遠/微距/超廣角/顯微鏡等等
都有某對焦距離下影像較佳特性
又因為超焦距的關係~除了近攝鏡~絕大部分鏡頭無限遠對焦時成像最優(變焦另論)

另外基於專利問題LEICA很多新的鏡片設計 日本廠已有自己針對自動對焦的一門優勢
少有去涉獵手動鏡的結構
LEICA這款雙凹設計~根本在別的光學廠找不到
DP影像有提供實拍大張照片~
http://www.dpnet.com.cn/News/2/15086/1.shtml

http://www.dpnet.com.cn/FileServer/CuteSoftUploads/InfoImage/Business/2010/5/22/Summilux-PerformanceProof.jpg
----------------------------------------------

hengching wrote:
http://www.photosharp.com.tw/photosharp/Content.aspx?News_No=8349...(恕刪)

此為新聞通稿~
不過新聞通稿內容中的第二段
新款SUMMILUX-M 35mm f1.4 ASPH.將會在重要的高速鏡頭群裡立下標竿,全新的光學設計,不僅為數位相機最佳化,使用在傳統相機上,也能獲得驚人的解析力。當最新的LEICA M9與最新的SUMMILUX-M 35mm f1.4 ASPH.結合,將會展現前所未有的優異表現,每位徠卡攝影者都應將這顆鏡頭列入標準配備。
問過幾個人都說都說這句該是寫錯了~
如果寫成新鏡頭採用全新浮動式鏡組的設計對焦就沒爭議了
因為鏡片構造都一樣~哪來全新設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