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用來破除器材迷思/迷失的練習方法 (小弟個人的看法)

neomax wrote:
這裡就當茶餘飯後看看笑笑的地方吧!...(恕刪)

有同感!

filmlife0614兄: 我早已放棄說服別人的習慣了, 像最近自己父母也不照自己的囑咐調養身體, 我能做的也只是有空時候多去盯一下而已。當你對一群已滿的杯子倒水, 或是自己以為杯子是存在的 ... 有時候倒是能做多少算多少。佛陀降世也不打算祂那一世就能渡所有的人啊! 或者該說, 菩薩雖然渡了很多人, 但是菩薩還是在修行中呀!

至於自己...
我承認自己絕對有器材迷失, 各種攝影器材我都想碰碰。Leica版的其他朋友倒不一定都有器材迷失...很多人是直接去用Leica拍出自己的傑作, 不會想到底該帶什麼器材出門呀!

不過, 相信自己沒有器材迷失, 因此不碰Leica的朋友...那真是可惜了...
http://www.mora.tw/
.......個人讚同樓主的看法

但也感同身受,個人希望你別一時衝動來關帳什麼之類的...

不然你去到哪都會碰到相同的事,這是我鮮受發言的原因之一....

攝影本身不就是一件快樂的事,但到後來卻變成器材偏袒戰,往往如此就失去最初的熱情...

我用OLYMPUS,但我並不排斥其他廠牌的相機,只是手頭經費有限無法每樣都嚐試...

幸而宜蘭這次淹水把相機鏡頭給淹了....讓我有機會玩玩別的系統...

前幾天買了台小玩具CANON power shot sx130 把玩了一下,驚覺科技進步是如此的快

或許有些人還是看不懂,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體驗到什麼,要去改變別人的想法很難

倒不如好東西自己品嚐吧!有一天你就是真理..
iku I-LAND C-1,C-700,C-750,E-500 ... O毒未期者
其實這不是在任何事物上都是如此嗎~

買iphone是因為事業需要?
買bmw是為了行動需要?
買高檔腳踏車是運動需要?
買LV是裝課本需要?
買"萊卡""蔡司"是拍照需要?

等到錢包有多餘的錢,這些東西就會被需要
人之常情,我覺得不用特別去釐清這種問題吧~
有能力,人都會想用好東西 ~ 雖然事不一定會做的比較好
雖然有許多留言已經陷入筆戰,
但小弟很能贊同也能理解版大的概念,
如果可以銘機加銘鏡一路拍到底,或許還是比較好吧。
但是如果還沒有之前,先問問自己有沒有將自己的相機發揮到極致吧。

filmlife0614 wrote:
管杯杯也來了!! 感謝前輩的意見!
其實小弟沒看懂前輩的意思是?

不過還是先說聲道歉,
小弟僅是單純持著熱忱分享的意念來發文,
其他討戰或是爭辯, 都不是原文的意圖...

sorry.......(恕刪)



你現在應該能明白我說的"對牛彈琴不應該"的意思了........................(我覺得你沒必要鎖什麼帳號離開的。
回樓主:

很多話在這說了只是雞婆~
然後就徒增困擾

你那種拍照實驗我以前也幹過~
不過是給自己明瞭每一顆鏡頭+底片的特性~
包含~逆光順光/縮光圈~近拍~遠拍~加不加濾鏡等
一旦掌握好測試後~我很清楚每顆鏡頭的脾性
每次出去該帶啥鏡頭出門~就很容易選擇~
我也會同焦段帶兩顆~因為差異真的很大~例如M50/1.4A和M50/1

現在數位方便多了~RAW後製彈性又大
轉出的檔案顆粒感層次不輸底片~端看如何調整~
底片剛使用總是有驚喜~等經驗法則習慣後~拍攝當下就可以掌握實際想要的結果了~
完全完全不同意你的意見
全都是35mm,有意思嗎?
攝影世界這麼大,不是只有一種題材
不同的題材需要不同的器材,相同的器材也可以用不同的器材
猜不猜得出是哪個鏡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拍得出好照片
沒錯,英雄莫問出處,欣賞好照片不需要知道用什麼器材
但不能否認一吋長一吋強,利器是一種輔助工具
拍出最好的作品當然要選用最好/最適合的器材

評價一樣器材除了看畫質外
還有對焦速度、手感、重量、強度、品質等等

還有一點
有人以為用DC在不錯的環境下拍到好照片就証明了頭腦重要

現場環境不是什麼時候都不變
不是什麼時都可以等你慢慢換鏡頭的
面對拍攝條件不佳時就別抱怨器材不夠強悍
打鳥用大砲,拍蟲用微距,拍運動員要暴力對焦....

至於逸品級的器材
當然是滿足人的心理了
因為喜歡就買

人家不同意你的意見就別那麼消沉
也別覺得自己的意見就是最好的

以上只是一點點拙見
其實關閉帳號對樓主絕對是好事啦
把人生浪費在01這種網站,陷入"好心分享=>被酸被炮=>回嘴筆戰"的迴圈,
還不如把時間省下來多出門拍照,或是多翻翻別的名家的攝影集
把時間花在拍照上有可能讓你自己變成攝影大師
把時間花在01頂多變成嘴砲筆戰王,永遠不可能變成攝影大師
mobile01這種風氣,就算是布列松再世,或安瑟亞當思親臨
他們post攝影心得或發表作品的下場我看也會跟樓主差不多...
"If your pictures suck, lense/camera may not be the first things to change."

filmlife0614 wrote:
偶然之下, 小弟想跟...(恕刪)




所以我一向都不贊成在貼圖到網路上的時候

在圖片下面加一堆[機身+焦距+快門+曝光]之類的資訊



加簽名就算了 加這些東西做什麼呢?

其實器材迷失完全是心魔

所謂迷思,就是似是而非才算迷思

但器材難道真的沒差異?

同一個父母生的雙胞胎都有不同了,何況是不同的機子或鏡頭

難道真的有人認為器材間沒差異嗎?

倘若真有差異,何來迷思之說?



有些人分不清雙胞胎中,誰是大的,誰是小的,但不表示沒差異。

同樣地,器材有差異,但也未必每個人都能發揮或是看出差異。

你能分辨出差異,不表示別人也能分辨出;
你分辨不出差異,不表示別人也分辨不出。

你能發揮其中差異,不表示別人也可以發揮;
你不能發揮其差異,不表示別人也無法發揮。

所以說真的,也不用刻意用一些練習來做這些,
不管相機有多好,操控的還是自己

努力多拍照,讓自己能發揮器材全部的能力才重要
不怕器材不夠好,只怕自己發揮不出器材的全部實力

若他人有能力買好器材,也不用酸來酸去或冷言冷語,而該恭喜一下,
畢竟,不花錢就能讓自己欣賞到這些好器材的成果,不是也該高興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