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等台2丙線全線通車,這樣到東北角,宜蘭,都可以走台2丙線接台62回台北.

從石碇走106到平溪,十分,也可以走台2丙回去.

台2丙線暖暖段,本來是規劃從基平隧道到台62線,是高架路段,

維基百科查到的

暖暖0.000k(TW PHW2d.svg台2丁線岔路,原以高架道路設置,因暖暖地方民眾抗爭,將以拓寬既有暖暖東勢街至暖東峽谷路段為替代方案,尚未完工)→ 基平隧道(長2612公尺,4.220K - 7.200K,土木部分已於2012年底完工,尚未通車)


新聞看到,台二丙基福公路預計九月底通車,但地方強烈要求「未全線完工」及「交通疏運配套措施未完成前」暫緩通車

真是奇怪,原本的設計高架路段是最好的,暖暖地方民眾抗爭,變成平面,又再吵「交通疏運配套措施未完成前」暫緩通車.

我真的認為很奇怪,高架不影響暖暖區交通,被暖暖居民吵成會影響交通的平面,大量要走台2丙線的車

當然會經過暖暖市區,現在才在怕塞車.

請搞清楚,台2丙線是省道,不是鄉道,縣道,如果高速公路是主動脈,省道就是次要動脈,

照原本高架經過暖暖接台62,就不會塞在暖暖,不知道這些居民抗議甚麼,台北,新北,

宜蘭,桃園等地用路人,都沒有抗議因暖暖地方民眾抗爭,亂改高架變成平面,造成用路人塞在暖暖.

另外,中秋連假騎125速克達從福隆到暖暖(沒有特權,經過基平隧道平溪端圍籬,自己想辦法過去的),

進基平隧道後,一路下坡,出隧道後馬上一個大S型,容易出車禍.如果是高架,可以拉直線避開.

國工局預定九月底要讓台2丙全線通車,地方強烈要求「未全線完工」及「交通疏運配套措施未完成前」暫緩通車,基平隧道貫通很久啦,暖暖居民不想通車,如果是鄉道,主要是當地居民行車,當然以
當地居民意見為主.

台2丙線是省道,請讓省道回到原本的縣市之間的行車為主的目地.先讓小型車通車,再說其他.

如果要完全要避掉暖暖區塞車,還是要回到原設計高架接台62

最後,請暖暖地區的居民,不要再鬧啦,台2丙是省道,不是鄉道,不是只有你們在走.

請讓台2丙線於九月底通車.

請讓台2丙線全線快快通車
文章關鍵字
真的是這樣,好事硬被搞成壞事。原先專家的規畫,以高架銜接基福,本就是最佳方案,但因為沒有額外交流道連到暖暖,當地居民認為此路只有穿越暖暖,卻無法使用,便以各式理由阻擋興建,其中聲音最大的便是說會破壞壺穴,影響生態,而公路局也順從民意,重新設計大跨距的橋樑來避免所謂的破壞之說,然而,現今的氛圍是民粹當道,正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正當居民以為其獲得重大勝利之際,沒想到政府竟會突然轉彎,變更設計,不建高架橋,而以平面方式,繼續興建,如此一來,居民要面對的,將會是大量穿越民宅車潮的惡夢,以往那寧靜安祥的景況,再也不復見。
對政府而言,省了高架費用,且也完成了一件工程,可以交差。
對用路人而言,走平面道路須多花五到十分鐘,並多了塞車的疑慮,但對多數人而言,反正久久才走一回,所以損失不大。
但對當地居民而言,從此之後都不得安寧,而假日得忍受塞車之苦,是真正的受害者。
但,孰令致之?始作蛹者,不就是...暖暖人。
當初台2丙線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大貨車行走

減少濱海公路的車流,像萬瑞

現在平面禁行大貨車,如高架開放大貨車

平溪雙溪地區就會像現在的瑪陵一樣





uyf15 wrote:
正當居民以為其獲得重大勝利之際,沒想到政府竟會突然轉彎,變更設計,不建高架橋,而以平面方式,繼續興建

我是基隆人, 這幾年看到的新聞是 "暖暖地方民眾抗議高架破壞景觀" .... 所以是他們選擇的!
fg505985 wrote:
當初台2丙線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大貨車行走
減少濱海公路的車流,像萬瑞

跟大貨車無關~

這是宋楚愉當省長爭取的
當初無國道五, 雙溪人要到台北,基隆都要繞濱海一大圈,所以才搞這一條.
何時才會通車丫???
ctaihsu wrote:
一直在等台2丙線全線...(恕刪)

toterlqw wrote:
何時才會通車丫???...(恕刪)


聖誕節前
看到新聞,基福公路通車,但是暖暖當地一堆無聊的人,

用紐澤西護欄封路.

真是無聊到不行,怕塞車,原本高架設計也是你們暖暖人說不要,

我們這種用路人都沒抗議塞在暖暖,你們這群無聊人在抗議甚麼?

台2丙是省道,公路局已經舉辦通車典禮,表示這條路是通的.

我建議用路人自備8mmX3.5M拖車鋼索,如果遇到紐澤西護欄,

我查了單面紐澤西護欄大約530Kg,雙面RC約為570Kg,

開車用拖車鋼索把紐澤西護欄拉開讓自己車輛可以通行.

我一次會買四條,把它變成兩條7M的,又不會傷到車,強度一定夠.

570Kg而已,一台小轎車超過一噸,1.6的房車都拖得走,何況只是

要將紐澤西護欄拖開而已.

http://img.ruten.com.tw/s2/9/a4/5c/21308102978652_376.jp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