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盼了一個月總算找到大家都有空的時間啦~~兩個月的緣分真的很奇妙,恰巧都遇在一起;加上自南國北上玩耍的兩位,寒流來襲又飄著細雨~早上先奔去吃覬覦已久的 brunch 下午大家頂著寒風捨命陪"小女子"衝上陽明山賞花,當天只有8-9度吧, 加上濕冷真是快失溫了......))不過我好愛,晃了3個多小時總算回到溫暖的盆地;一群人又懶懶散散.悠悠哉哉邊聊天邊散步到小有名氣的""勺勺客""大快朵頤一番!
""勺勺客""這個有趣的店名由來,據官方網站的解說節錄:相傳在陜西、藍田縣一帶,鄉民有一種習俗,在農閒時會離開家鄉往外地各處去遊蕩玩耍,稱之為「下南路」「走西口」,當中有些人會在背上掮著一把刀兩把勺子,隨走到那兒,便以烹廚手藝來為須要的人家「辦桌」,順便給自己也混上一頓旅途上的溫飽.所以,在陜北一帶稱呼會作菜的人便是[勺勺客]一詞。

整間店的風格仿造大陸陝西的窯洞建築,四周掛滿大漠風格的工藝品與畫作;漆上白漆的牆面簽滿到此用餐客人的姓名或塗鴉~其中包含超多名人, ex.唐志中..徐自強等等,除了濃濃的邊塞風土民情之外又多了點饕客們熱鬧參與的氣息!

拿起帥氣的""菜譜""~每道菜看起來都好特別, 不知道從何選起,大家七嘴八舌後點選了網路食記上推薦的菜單!

小菜--滷海帶 & 毛豆,海帶滷得很入味~毛豆很飽滿甘甜!

泡饃~這是西北地區的麵點主食,也是來""勺勺客""最具特色必嚐的招牌菜!

一片掌心大小的泡饃餅就是一人份,外觀看起來剛烤半熟.厚實溫熱的餅;先由客人動手DIY將他們剝成玉米粒的大小......))正好消磨掉等料理的時間~XDD 再交回店家搭配三種湯頭烹煮,這是大家發揮手工藝剝碎的泡饃!湯頭有三種--葫蘆頭鮮湯底..雙紅湯底..鮮羊肉湯底,因為有人不吃內臟類;以牛骨.髓.肉.筋熬煮成美味高湯的 "雙紅湯底" 就被我們否決了......))但我好想嚐嚐這道!

葫蘆頭鮮湯底,以全雞.肘肉.肋排.蹄尖燉熬的高湯,再燴煮香滷豬肉及豬大腸、時蔬,揉合雞肉與豬肉美味的湯頭十分鮮甜~吸飽湯汁.稍稍膨脹的泡饃嚐起來很有嚼勁及入味,讓人不自覺一碗接著一碗!

鮮羊肉湯底,以羊肉、皮、筋、骨及數味香料.中藥精熬高湯,再燴煮燉滷軟嫩的羊肉;湯頭的羊肉味比較濃郁, 建議不愛羊肉的人別輕易嘗試~但道地的口味還是令人印象深刻!建議大家不要將泡饃剝太小,除了能嚐到湯頭好滋味還帶點QQ口感的麵糰咬勁,另外還能免費加湯唷~只是沒有加料就是了!

風酥雞~去骨的雞肉中央塞入鮮甜的蔥段,沾粉後下油鍋油炸到外皮酥脆為止;上頭再灑點胡椒鹽,可以同時嚐到雞肉與香蔥的美味~超適合做下酒菜!

嗆肉高麗菜,豬五花肉與鮮甜的高麗菜拌炒,帶著恰到好處的酸味與辣味;不嗆不酸的特殊調味反而很開胃~更有趣的是它的酸味在隔壁桌上菜時就能聞到了!

虎皮會,先將嫩豆腐炸至出現"虎皮斑紋"後~再與辣椒燴炒而成,這道對我來說是有後勁的那種辣;因為豆腐超嫩. 口味又很下飯,差點要點碗白飯來搭配!

炙子骨排 ,這道也是個人大推必點美食~!!!據說是宋徽宗生日御宴的第四盞菜餚,得經過繁複的準備工夫才有這道美食!先將精選肋排經過泡.滷.蒸.炸.烤至少十小時以上,添加數十種辛香料進行調味,再將肋排熱油炸到外酥內脆~一上桌外觀看起來賣相雖然不太好,但由刀叉一切開!!!

外皮超酥脆. 肉質超軟嫩. 連骨頭都炸到可以輕易切斷~嚐起來一點都不油膩,鮮嫩的肉質揉合十種調味料,美味到我自己都要融化了!

蒙古炸奶豆腐 ,打電話訂位時~店家會先詢問你要不要預訂這款特別的陝西甜點 20元/個,推薦大家也一定要嚐嚐這道。

薄薄的餅皮炸成酥酥脆脆誘人的金黃色,三角形的外型中間鼓鼓的, 非常可愛~裡頭包裹著熱騰騰會"牽絲"的起司,上頭灑滿厚厚一層糖粉,可以同時嚐到甜的鹹的口味!不過~品嚐的時候記得要...屏住呼吸!!!因為稍稍一吐氣,糖粉就會灑滿桌面......))請大家不要跟我們四個做相同的蠢事~

飯後水果,這是店家免費招待的水果~黃澄澄的日本橘子非常甘甜!
超滿足的一餐,不僅用餐環境超有大漠邊塞風味,各項餐點的料理方式.完全不重複的口味都大大滿足了有點挑食又愛探索新鮮事的我們~喝著店家提供免費的溫熱麥茶,亂七八糟又聊了許久~一整個很老人式的懶散與悠閒,價位上也算公道;四個人總共吃了1276大洋...$320/人 (應該有另加10%),有機會到台北啖美食的大家,一定要來""勺勺客""好好體驗~!!!
原始網頁請參考 tartekikila=[料理] 台北。勺勺客陝西菜館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