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與一群朋友看了一部關於甜點店的電視劇之後,因為劇情中所介紹的各個法式甜點看起來實在是太誘人,所以也開始莫名想要吃吃看不同的法式甜點。不過,每次去喝下午茶或是甜點店的時候,看到櫥窗裡面各式各樣的甜點,總是希望可以每個都吃上一口來試試味道。但要是真的每個都點來吃,也只是胖死自己而已。而且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這類甜點的份量看起來雖然小巧,可是價格通常都不太便宜,所以要是點了一個太多,結果可能還沒胖死就先給窮死了。所以就想說乾脆揪個甜點團好了,因為每個人只要點個一兩道不同甜點,之後再分切一下,這樣不用花太多錢就可以讓每個人吃到更多不同的甜點,也不會一個人吃到撐得半死啦!於是跟幾位朋友約一約之後,在某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就來到了一家叫做法朋的法式烘焙甜點坊,準備來大吃一番囉!
這次來吃的甜點店是位於台北市仁愛路巷弄內,比較靠近延吉街的地方,其實地點並不顯眼,朋友能夠知道這家店也算是利害了,真的是巷子內(台語)的啊!這家店的招牌上寫著法文Le Ruban,查了一下好像是絲帶的意思,但跟中文名字「法朋」似乎很難連結在一塊。

這家店內的座位並沒有很多,在裡面大約只有一張6人桌跟兩張2人桌的座位,再加上店門外半露天的座位,算一算大約也只能夠容納15~18個人左右。而且因為這甜點店並沒有接受座位預約,所以要是有想要在店裡面享用甜點的話,也可能得早一點到店內排隊,先搶先贏,不然的話,也只能夠外帶囉!大概是上天的眷顧,這次來的時候,正好六人桌是空著,所以也算是很幸運地能夠在店裡面吃甜點囉!不過,店裡面是有1個半小時的用餐時間的限制,但要是後面沒有其它客人在排隊的話,服務人員也不會特別趕人。

一到店裡面之後,就又職業病發作,開始在店內到處拍拍。先看到的是一進去的右手邊則是放蛋糕的冰櫃跟結帳區。

在冰櫃裡面的各式各樣的甜點。外型看起來都還挺美,真的蠻想都點來試吃看看啊!

在左手邊的另外一個區域,則是一些像是蛋糕、派或是餅乾之類的點心。

而且在每個蛋糕或甜點的說明牌上,除了會標示名稱與價錢之外,也會標示一些該甜點使用的主要食材,算是還蠻仔細的說明。

另外,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廚房的區域是用一塊透明的大玻璃隔間,所以在外面就可以直接看到甜點師傅正在做蛋糕的情況,而且裡面的環境看起來還蠻明亮乾淨地。

看完店內環境之後,接下來就開始來大吃甜點啦!第一個看到的蛋糕算是店裡面的招牌,也是蠻多人推薦的「老奶奶檸檬蛋糕」。這款蛋糕的所使用的食材則有包含了黃綠檸檬、法國伊斯尼奶油、熊本珍珠低粉、有機雞蛋以及檸檬糖霜。吃的時候最好可以把海綿蛋糕跟外層的糖衣搭配著吃,口感與味道會比較好一點。實際吃起來微甜微酸,還算是蠻清爽的口感。

這個看起來很像千層派的蛋糕,店裡則給它一個叫做「22階」的名字,其成份主要是由手工的可麗餅皮加上馬滋卡朋起司奶餡一層層交疊而成。實際吃起來,奶餡的味道很香,而且有著很綿密的口感。

這外型頗為小巧的甜點,名字叫做「法式烤檸檬小塔」。其中的主要成份則是包含了法國伊斯尼奶油、有機雞蛋、黃檸檬以及法式塔皮。在這小塔的上層主要是奶油為主,而底下塔皮裡面則是有著濃濃黃檸檬醬。不過,實際吃起來,裡面的黃檸檬醬相當地酸,最好是搭著奶油塔皮一起吃會比較調和一點。

「可麗露」跟「瑪德蓮」也算是很經典的法式甜點,在許多甜點店都還蠻常見到。實際吃了一下之後,瑪德蓮的話,其實跟之前吃到的差不多,並沒有太多特別的感受。不過可麗露吃起來,外層比較脆一點,而且內層的部分也比軟Q一些,口感跟味道都比之前吃過的可麗露要好一點。

朋友拿的蛋糕捲雖然是標示焦糖核桃口味,不過因為裡面有加入一點義式濃縮咖啡,所以吃起來也有一些咖啡的香味。而這個蛋糕捲中也採用了伊斯尼奶油、熊本珍珠低粉以及有機雞蛋等食材。

這個小小的蛋糕名稱則是叫做「舒芙蕾起司」,跟一般的舒芙蕾甜點吃法似乎有些不太一樣,不用趁熱吃掉。在這個舒芙蕾起司內則有加入北海道起司乳酪、有機雞蛋、伊斯尼奶油以及蜂蜜,跟一般起司蛋糕比起來,就不會那麼甜膩,乳酪的味道也還蠻香醇地。

一堆舒芙蕾起司擺在一起實在是太誘人啦!不知道是想逼死誰啊!

擺在舒芙蕾起司旁邊的則是「法式蘋果塔」,是用新鮮的青蘋果、自製青蘋果醬、法式杏仁餡、法式千層派以及有機蛋糕製作而成。上面的青蘋果吃起來有一點點脆脆地,而且不會太酸,味道還不錯,要是熱熱吃應該會更好吃一點。

這看起來有點像巧克力波士頓派的蛋糕,其實名字叫做「法式傳統巧克力蛋糕」,主要食材成份包含了法國巧克力、熊本珍珠低粉、有機雞蛋以及可可粉。實際吃了一口之後,其實可以明顯感覺到蛋糕裡面加了蠻高比例的巧克力成份,所以味道也沒有像一般波士頓派那麼甜,算是比較苦甜一點。

這一看就知道是巧克力口味的甜點名稱叫做「優雅」,在甜點的最上面則是巧克力糖片,中間層則是採用70%的莊園巧克力慕斯,至於最底層的部分則是巧克力口味的塔皮,而且在塔皮裡面還裹入了焦糖夏威夷豆。吃起來的感覺就是一整個濃郁的巧克力味,要是喜歡吃巧克力的話,應該會蠻喜歡這道甜點的吧!

有著一朵白巧克力花裝飾的甜點名稱叫做「漫步」,因為還有掛著店長推薦小貼紙,所以自然也就點了一個來試看看。這道甜點裡面加入了百香果慕斯、巧克力蛋糕、焦糖慕斯以及檸檬達克瓦茲。因為裡面有著百香果跟檸檬,果香的味道相當明顯,而且也不會太甜膩,不過,味道稍微偏酸一點點,但還算是可以接受。

而這看起來綠綠的蛋糕名稱跟它的外型相當搭,叫做「綠園道」。其中主要食材則是包含了抹茶粉、70%莊園巧克力慕斯、伊斯尼奶油、杏仁粉以及無花果。而在蛋糕的最上層則是加了草莓、無花果、覆盆子以及抹茶餅來點綴。實際吃起來,還算是不錯吃,不過,因為抹茶的味道真的相當濃,有的人可能會不太喜歡。

再來看到的這個甜點名稱叫做「蘭姆天堂」,會取這個名稱應該也是因為裡面有加入了Myers萊姆酒慕斯在裡面吧!而除了萊姆酒之外,裡面的食材還有包含了70%的莊園巧克力慕斯、杏仁海綿蛋糕、新鮮香草莢和葡萄乾。蛋糕上還有特別加了白巧克力片和一些銀箔,看起來頗為華麗。實際吃起來不會有太明顯的酒味,只有一點淡淡的酒香,而且在甜點裡面的慕斯也是有著頗為綿密的口感。

在冰櫃裡面除了蛋糕類的甜點之外,也有放了一道「OMU生乳布丁」。這個布丁裡面則是加入了OMU生鮮奶油、伊斯尼奶油、牛奶、大溪地香草棒和有機雞蛋。吃起來真的挺濃郁的牛奶味,香草的味道也很自然不會太過,還蠻不錯吃的布丁。

壓軸的甜點則是秋季限定的「無花果塔」,從外型就可以看到上面加了相當多的新鮮的無花果,另外還有搭配熱帶水果奶餡、北海道起士海綿蛋糕以及法式千層塔皮。因為先前沒吃過新鮮的無花果,只有吃過無花果乾,所以對它的印象則是停留在酸酸甜甜的滋味,不過這個甜點上的無花果吃起來卻是比較清淡一點,但也許就是這樣的口感再搭配其中奶餡一起吃的話,卻是出乎意料的清爽。

個別拍完之後,最後當然不免俗地要來一下甜點大合照啦!看到這麼多甜點擺在一塊,總覺得隔壁桌的阿姨,一定覺得這桌的人是太餓還是太久沒吃到甜的東西啊!自己後來回家看照片還真是多到有點可怕,哈哈!

不過這次的甜點之旅不只有蛋糕而已,沒想到朋友還拿了伯爵紅茶和辣起司口味的餅乾跟夏威夷豆。不過餅乾的部分,好吃是好吃,但可能是甜點太搶戲,個人吃起來就沒有太驚艷的感覺。

另外,還有點了一些洋蔥口味的餅乾,味道還不錯,而且因為是鹹的餅乾,還可以中和一下太多甜點的甜味。只能說拿這個餅乾的朋友考慮也太周到了。

這裡點餐的方式則是可以選擇一個甜點再搭配一杯飲料來做套餐搭配,所以這次還是很沒梗,又是點了冰拿鐵來喝。不過,因為甜點的味道實在是太明顯,到最後咖啡的功能也只是用來止甜而已,對於味道已經有些模糊了。
食後心得
這次最大的感想,就是吃甜點還是人多的好,不然一般時候真的很難得可以一次吃到這麼多樣的甜點。至於甜點的口味,大部分都還蠻好吃的,而且感覺裡面用得食材也都蠻新鮮,也比較沒有那麼甜膩的感覺。不過,店裡的甜點種類真的是蠻多樣化的,雖然這次吃了那麼多種,還是有蠻多款沒有吃到。而且回過神來,其實這家店的甜點價格還真的不太便宜,像是冰櫃裡的甜點價位,單一個就大約在130~180之間,還好因為這次人夠多可以一起分擔,不然一個人來吃真的不便宜啊!最後底下再補上一些只拍沒吃的遺珠之憾給大家做個參考吧!下次要是有機會吃吃看不同款甜點的話,再來跟大家分享。

這個跟檸檬小塔有點像的甜點叫做「檸檬想想」,是用手工檸檬果醬、檸檬奶餡;綠檸檬義大利蛋白、杏仁塔皮、手指蛋糕以及馬鞭草糖水做成,感覺就很檸檬的一道甜點。

上面有片柳橙糖片做裝飾的甜點名稱叫做「公爵」,是用布朗尼蛋糕、伯爵巧克力慕斯、柳橙布丁製作而成。

這用新鮮草莓跟覆盆子點綴的甜點名稱叫做「檸檬開心果慕斯」,是用檸檬馬茲卡朋起司莫斯、白巧克力、開心果慕斯;酸櫻桃果醬以及杏仁覆盆子蛋糕所製成。

在檸檬開心果慕斯旁邊的甜點則是叫做「羅斯貝莉」,是用自製的覆盆子果醬;巧克力杏仁蛋糕以及黑醋栗巧克力餡製成。

這看起來跟蘋果塔蠻像的甜點叫做「法式杏桃塔」,所以食材的部分主要是加入了法國杏桃跟自製的杏桃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