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結論
極不推薦(地雷)
昨天晚上, 按圖索驥去吃了三井,
因為採全預約制, 預約電話足足打了十分鐘都還在電話中, 感覺很鳥
(這世界上有種電話叫做代表號, 也有一種方便的功能叫做遇忙轉接,
我是PM17:15左右開始打電話的, 當時人就在三井門口, 最後放棄打電話,
直接走到店門口預約, 本館訂桌都滿了, 所以直接帶到隔壁的上乘三井訂位)
上星期跟內人去吃了磯勢, 這星期則去吃了上乘三井, 並不是突然中了樂透,
實在是今年因為同事出差關係, 公司來不及辦尾牙, 只好開工上班日改辦春酒.
老闆下令要吃高級日本料理, 而且是要真正的日本料理, 最好是像日本美食節目那樣的餐廳.
因為時間緊迫, 公司交際費的銀彈也有限, 所以一開始就鎖定安全牌: 磯勢, 果然物有所值(個人觀感, 僅供參考)
接著則是為了比較五六千的價位跟三四千的價位到底有何分別,以及磯勢只有兩間小包廂, 怕預定不到,
總之為了第二備案, 於是就有了昨天晚上的上乘三井之行.
上乘三井據稱是可以拍照, 為此, 小弟還特地帶了Nikon D90, 可惜全程完全沒有拍的心情.
首先, 因為我們是一家老小六大三小, 原本預約了三張兒童椅, 五點半預約, 一個小時之後入桌,
發現大兒子不喜歡店家準備的兒童椅, 所以請服務員換掉一張兒童椅, 改成正常的椅子.
服務生A(年紀比較大)眉頭一皺: 換掉?!
我心裡OS: 啊不然咧?!
口頭上則是保持愉悅的微笑: 是的, 麻煩你~
當時坐下來就覺得店家服務人員的教育訓練似乎有點欠缺, 對著客人皺眉頭反問是什麼意思?
接下來當然是點菜, 點的是套餐, 一個人2,800的套餐.
負責點菜的服務人員, 介紹得蠻仔細的, 也特地詢問有什麼不吃的食物, 這點是有加分,
可是急著收走酒水單, 就讓我有點小不滿.
因為小朋友們也還沒有單點, 況且我們都還沒點飲料.
但是, 雷在後面...
點菜的時候, 服務人員特地問有什麼食材不吃的嗎?
我們特地請店家六份套餐裡面, 兩份不要生蠔.
結果上生魚片的時候, 六份都有生蠔.
(那一開始點菜的時候說不要生蠔是說心酸的嗎?)
這時候我只無奈笑笑地對內人說: 實在應該先來三井, 再去磯勢的, 落差實在太大~~
話說完, 夾起我自己盤中的白身生魚片時(我不知道是什麼魚), 雷出現了!!!
買生魚片送飯粒!!!買生魚片送飯粒!!!買生魚片送飯粒!!!
有沒有這麼優惠啊?!
我先是搖頭苦笑(至此仍未變身成奧客模式), 招手請服務生A過來, 指著生魚片上的飯粒說: 小姐, 你們的生魚片上有飯粒?!
(當時的心態並不是想請店家換掉, 而只是希望店家下次改進)
服務生A說: 喔, 大慨是師傅做壽司不小心沾上的, 我會請師傅注意.
(她說得那麼理所當然, 我的奧客模式自然也就不好意思出現)
直至飯局結束, 店家完全沒有致上歉意之類的, 感覺外場服務人員的素質實在是有欠缺~
感想:
單就料理本身來說, 一客2,800是說得過去的(服務費10%), 生魚片很大盤, 會吃到膩的那種大盤, 主餐羊排比牛肉驚艷, 烤蟹腳頗香甜.
是吃得下去的食物(食えるもんだ。)
但是, 就僅此而已~
看得出來, 應該是客流量多, 所以許多料理都是一套一套準備好的.
系統化的經營本來就無可厚非, (麥當勞肯德基摩斯強也只是強在他們的系統)
但是餐飲服務業最根本的應該還是在人的身上.
在這點上, 我在昨天晚上的上乘三井日本料理, 看不到高級日本料理餐廳該有的素養
(果然日本料理就應該要坐吧台)
日本把專業的人叫做達人或是職人,
用中文來講, 可能可以用一個中國字代表: 匠, 師匠的匠.
在磯勢, 我吃到的是匠心獨運
然而, 在三井, 也許是外場服務人員的關係, 我只吃到匠氣.
所以, 春酒的餐廳當然就沒啥好選的了~~
以上
2/1 本多
直接講結論:
磯勢勝, 但是本多的話, 單點應該物有所值. 比較適合家中成員一同前往小酌, 比較不適合商務應酬.
年前試吃了磯勢, 果然決定春酒辦在磯勢, 於是 1/31晚上18:00 一行前往磯勢用餐, 依舊點的是主廚推薦套餐(5,000起跳, 所以點了5,000的套餐)
店內依舊客人很少, 除了我們公司一行人以外, 只有另外兩組客人
這次比較驚艷的是: 蟹黃酒
~~~完~~~
啊?! 這樣就沒了?! 其實吃很飽, 但是一群人一起去, 忙著聊天喝酒, 所以也就沒啥特別印象,只記得六點入座, 買單的時候大約是八點半(因為續攤的KTV訂位是9點, 還有一點印象)
於是, 第二天晚上, 帶著內人以及兩個小孩, 去了傳聞原本也在磯勢工作過的本多日本料理
因為小朋友的關係, 八點才入座, 原本就很掙扎該不該點套餐(因為會吃很久)
最後看了單點的價位, 決定還是點套餐(3,000一位)
小朋友則是點了炸蝦, 玉子燒, 比目魚細麵.
因為菜色剛巧有幾種跟磯勢重覆, 所以正好趁著味覺還有記憶的時候做一下小比較
重覆菜色:
烤魚: のどくろ喉黑(其實台灣叫做紅喉, 磯勢因為食材從日本進, 所以叫喉黑, 本多就直接講成紅喉)
雖然網路上有食記吹捧本多是烤魚至尊, 但是小弟覺得, 實在差異不大, 尤其兩邊都出同樣的魚,
磯勢餐具跟擺盤還高雅一丁點~
醬烤干貝: 磯勢是主廚招待(不記入用餐費, 但是即使如此, 干貝實在是靠北邊走的北海道那麼大---北海道產), 本多則是大小約只有磯勢的2/3.
理論上, 應該越小味道越濃才是, 實際上, 磯勢的鮮甜許多, 本多的則是很柴~
螃蟹: 這其實沒啥可比的, 因為種類不一樣, 本多的是毛蟹, 磯勢的則是個頭好大一個---不知道是啥蟹.
但是磯勢是料理長跟一位女服務生幫忙把蟹肉全部清出來, 上菜的時候, 是一人一個小碗的分量.
本多則是分解整隻毛蟹送上來給客人自己吃, 但是毛蟹的腳有許多刺, 一不小心會刺痛自己.
(小弟是屬於超討厭吃得很狼狽的那種人, 幸好本多是跟自己老婆去, 如果跟外人去的話,
應該動都不會去動這道菜) 純以味道來說, 都很鮮甜. 但是磯勢把蟹黃弄成蟹黃酒, 略勝一籌
鮟鱇魚肝(豆腐): 磯勢的不知道有沒有豆腐, 但是本多的就絕對是魚肝豆腐, 本多很不優, 誠意不高,
魚肝只有薄薄一層, 底下是豆腐, 薄的程度大約只有1/5左右吧?! 沒啥鮮味可言
磯勢則是整塊顏色相同, 所以我也搞不清楚是魚肝還是魚肝豆腐,
很鮮, 鮮到還想把這個東西塗到生魚片上一起吃(誤)
小插曲: 八點到本多用餐, 原本連我們共有三組客人, 其中一組客人走了之後, 進來了一位醉漢(穿著紅色十元拖鞋<<---但是極新)
九點多的時候, 該名客人開始發酒瘋, 大聲喧嘩, 隔壁桌的一男一女馬上買單走人, 只剩下我們一家四口跟那位喝醉的客人.
極度沒品, 借酒裝瘋罵一串髒話之外, 直接開口嗆料理長: 你們日本人, 吃台灣人的米, 住台灣人的地方, BALABALABALA%$@#$^$%^
當然, 借酒裝瘋的必備戲碼: 打破玻璃正巧發生在我帶兒子去廁所之後.(這個部分已經讓我感到怒了, 因為他坐吧台的位置剛好就在廁所的出口, 閃都沒得閃, 我怒的原因是, 幸好是我帶兒子去廁所之後, 萬一砸到我兒子, 我應該會...........略............被抓去關吧?!罪名重傷害?!)
可想而知, 我們當然是想趕快吃一吃趕快走人, 可惜用完餐都已經十點了.
正當我抱著女兒去結帳的時候, 醉醺醺的醉漢客人也要走出門外, 看到我抱著女兒, 竟然伸手過來就要摸我女兒的臉, 想也不想就很不小心不加思索不好意思地用手肘拐了他的肘關節一下, 醉漢客人叫了一聲拉長音: 喔~~~~~~~~(其實應該只是會很麻而已)
接著醉漢就說: 我不是~~壞~~人~~~ 不用~~怕~~我啦~~~(台語)
我聽著有趣就用普通的音量回了一句: 千萬不要, 我很怕的!!!(也是台語)
然後我就冷冷地盯著對方, 很遺憾地, 啥事也沒發生, 醉漢依舊東倒西歪走出去, 沒讓我見識到傳說中的醉拳, 我期待店家的特別折扣也就不好意思現身了.
料理長有趁著我去開車的時候抱著他女兒來賠不是, 說真的, 也不關店方的事.
這種在別的地方喝到快掛才又進來日本料理店的客人應該也真的是少之又少. 特別是還穿著紅色十元極新拖鞋.
但是往往從這種小細節上, 就可以看得出來店家的態度. 我是不知道一般店家遇到這種事情通常是怎麼處理的, 但是這種造成其他客人用餐情緒不佳的客人, 店家實在應該要有出面處理的擔當以及覺悟(比方報警, 或是請對方家人來帶回去...etc.)
結論: 本多應該還會再去. 磯勢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