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毛蟹 wrote:
我發現很多人評論吃,...(恕刪)
若您想表達的是您個人『偏好』的蚵仔的尺寸,小弟洗耳恭聽。
若您講的是如何『養生』,健康飲食我也願聞其詳。
只是用『偏好』、『養生』的觀念來論『小吃』,您不覺得怪怪的嗎?
連最基本的米食,先民們也知道『粒粒皆辛苦』。
小弟覺得不妥的只是那些自許為『美食家』的人,將上面店家講的『一文不值』,有失厚道!
『成功』兩字用『寫』的很容易,用『做』的可就不簡單。
每人『口味』本來就不同
您覺得蚵仔要拇指大蚵囊甘甜肥美,只裹一層薄的粉才好吃
您喜歡清湯掛麵,不喜歡麵線糊的感覺。
但您的『口味』我不一定『偏好』
或許有人就喜歡『金門蚵』的口感,您的拇指大,小姐們吃了會怕!
或者有人就口感就愛南部麵線糊的感覺,誰說只能清湯掛麵的呢?
還有到底是誰說用味素就是黑心的呢?那為什麼政府還許可它的存在呢?
我只聽過『骨頭湯』越濃『重金屬』含量越多的說法。
有些東西還是考証一下再說,別人云亦云,似是而非!
最後還是回到原點
『小吃』吃的不就是『新鮮』(食材)、『實在』(不偷料)、『合味』(台語)。
您想還要什麼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