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說與老婆大人在本是吃吃東西喝個咖啡再回家。
老婆大人上網查資料,說永康街有家人氣拉麵店-樂麵屋,
所以就前去試試。
果然人氣十足,
即使天氣很熱,
且已經1點左右,
人潮還是不斷湧現前來訂位,並在外耐心等候。

等候約30分鐘,
終於輪到我們進店。
店員們元氣的招呼聲、清楚的服務說明--不錯。

環境整體算清爽。


桌面陳設/飲料在座位前自取的方式,
與日本拉麵店相似度挺高的。
不過麥茶味道過淡....


接著就是點餐囉!
這裡的點餐是朝向「客製化」的方式,

讓你在「湯頭種類、味道輕重、麵條粗細、麵條硬度」的四個變相中自由組合。
老婆大人點的是:6號叉燒焦蔥豚骨拉麵+中等口味+細麵+中等軟硬度。(230大洋)
我點的則是:5號焦蔥豚骨拉麵+濃厚口味+粗麵+中等軟硬度。(190大洋)
再加點:一口煎餃一份6顆。(60大洋)
等待期間可以看看樂麵屋的揭示板、答客問內容,
了解一下他們的經營理念。

等待期間看看店員,
發現他們是4男4女的年輕團隊,
女生負責外場接待、男生負責烹煮。
店員們認真工作的樣子~


湯頭好像有透過測試器來監管,
相信品質穩定性應該不錯。


首先上的是老婆大人的6號麵。
湯頭味道醇厚中帶有甘甜味,
焦蔥帶來的味道相當清楚,
細麵吸允湯汁的特性不錯,
叉燒吸了湯頭的味道後,顯得特色不足,
且過軟、太薄、所以一夾就散了,

糖心蛋軟嫩且帶有甜味。

接著上來的是我的5號麵。
湯頭味道更醇香且帶有油的滑潤與厚度,但是甘甜度較弱,
焦蔥帶來的味道也一樣相當清楚,
粗麵的Q度不錯,且維持有麵條自身的香氣(我跟老婆大人一致推薦粗麵)。

接著就是一口煎餃囉!
是值得推薦的單品。

建議這個煎餃不要沾醬最能顯現他的原始滋味,
味道的基調是清爽的薑香與薑辣感,混著餃皮的焦香、肉汁的香甜,
另外還有一些不熟悉的清香味,是非熟悉味道,但令人喜愛,
會讓人會議口接著一口。

餃皮相當薄,
肉餡有點咬勁與適當的顆粒感,增加了咀嚼的趣味性,

6顆一下子就嗑光了。

整體評價:
1.店員招呼熱情、服務速度與態度不錯,尚符合該店價位。
2.因為可能集中在焦蔥系列,發現湯頭過於凸顯,結果麵條、配料、叉燒肉等材料的特性皆被掩蓋。
3.一口煎餃有特色會讓人有記憶,值得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