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賓館,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官邸。
現在時由中華民國外交部管理使用,常用於接待外賓、舉辦國宴,是少數能還有政治功能的古蹟。
它位於凱達格蘭大道上,門牌就是凱達格蘭大道一號。


台北賓館建於1899年,由日本建築師福田東吾、野村一郎設計;1911年再由森山松之助改建,也就是我們今日所見的樣貌。
2002曾封館進行台灣光復之後的最大規模整修,在2006年五月竣工。
曾接待過日本皇太子、柯林頓、達賴喇嘛等名人。

第一代的總督官邸。(圖片轉自維基,此圖片版權已開放公眾使用)

改建後(圖片轉自維基,此圖片版權已開放公眾使用)


今日的台北賓館


台北賓館為了保護古蹟,參觀時間及人數是有限制的,基本上是每三個月的第一個星期日開放;
開放細節與規定如下: (或參考官方網站http://tgh.mofa.gov.tw)

臺北賓館97年開放參觀活動,配合總統府假日開放參觀日期(2月3日、5月
4日、8月3日、11月2日)舉行,開放時間自上午8時至下午4時(下午3時
30分為最後進場時間),參觀民眾不需預約登記,直接憑身分證明文件,
完成安全檢查後即可進入,歡迎民眾踴躍參觀。

參觀須知:

參觀者應確實遵守下列規定,違反者本部或賓館現場工作人員得予以糾正、制止,情節嚴重者,不得繼續後續之參觀行程,本部並得於二年內不再受理該團體或人員之參觀申請:

1.依序排隊並接受安全檢查。
2.不得擅自跨越非開放區域、藉故滯留或有其他影響他人參觀之行為。
3.大型包裹或物品請托寄於指定地點,不得攜帶入館。
4.禁止攜帶違禁品或其他危險物品。
5.禁止吸菸、飲食、嚼食檳榔、口香糖及攜帶寵物進入。
6.禁止踐踏草皮或攀折、破壞、毀損賓館內之花草樹木及其他公物。
7.禁止於賓館建築物內使用行動電話。
8.禁止攜帶標語、旗幟進入。
9.參觀民眾服裝應整齊清潔,不得穿著汗衫、拖鞋等不雅服裝進入。
10.不得擅自於禁止拍照之地點拍照或攝影。

如同上面的規定,要去參觀請記得要帶證件,違禁品也不要攜帶進去。負責檢查的警員們是很認真的在查看的,
所有包包都要打開來看,像我掛在鑰匙圈上的小摺疊瑞士刀也被要求不得攜入,只好先暫時放在檢查站,
參觀時間截止前再回到檢查站拿。


通過檢查站之後,就順著路一直走,雖然台北賓館的前院相當寬敞,讓人感到相當悠閒自在。
但分布在各個入口的警察稍添了一點森嚴的氣氛。


順著前亭的車道,可以通往主建築的大門,此時可以看到外觀相當的華麗。



走進主建築雄偉的門廳後,就可看到金碧輝煌的內裝,處處可見鑲金貼金的裝飾;
地上則是由有精緻圖案的磁磚拼成,但由於台北賓館內部是禁止拍攝的,如果各位想知道內部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話,還是得親自來一趟。
我覺得親自來一趟是絕對值得的。

主建築內部僅開放一樓西邊的宴會廳和東邊的會客室等少數部分參觀。
但是由雕工精美的木頭壁飾、華麗的水晶燈、壁爐、華美的擺設可以體會出整個台北賓館雍容華貴的氣質。


結束了室內短暫的瀏覽之後,出來就是台北賓館的北面,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羅馬柱和巴洛克風格的雕飾。

可以看到二樓的陽台。


陽台通往庭園的樓梯頂端有對石獅,是移自台北天后宮。


到了庭園之後,可以看到左邊西式的主建築,後方隱身於樹叢之中的和房,及右方的八角亭。



北面一景。


主建築體的東北角有個圓形的臺座。


由圓形臺座回望。


此臺座正對著日式的庭園,景觀相當好。


台北賓館的庭園是台灣最早同時也是最大的日式池泉迴遊式庭園


八角亭。


主建築的東面。


其實花不到一小時就可以看完整個台北賓館,甚至更快。台北賓館內的環境相當好,有美麗的庭園和建築,台北市的喧囂吵鬧都被隔於台北賓館高高的圍牆之外,
,牆內就是一片悠然自在的氣氛,彷彿整個生活的步調都放慢了許多,簡直就是台北市中心的世外桃源。

台北賓館與世隔絕如此之久終於又再開放,讓我們這些平凡的百姓能夠一窺它的百年風采,也能一探我們國家宴請國外貴賓的場所,呼吸並且感染那種「國家元首級」的氣氛。

======
更多旅遊景點文章請見我的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wilhelm
======
台北賓館 (前日本總督官邸) 4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一號
營業時間:
文章分享
景點說明
  • 台北賓館 (前日本總督官邸) 4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一號
    營業時間:
    電話: 02-23482670
    無線網路: 尚未提供
    網站: 立即前往
景點體驗評分
台北賓館 (前日本總督官邸)
名稱: 台北賓館 (前日本總督官邸)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一號
體驗評分: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