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份怎麼變得那麼不和善了~

前幾年去九份,就有遇到態度很差的店家了
有個小弟弟和家人在逛飾品店,木頭雕刻那類的
店家就很大聲的對著小弟弟說"沒有要買就不要一直摸!!"
小弟弟家人就很生氣跟家店說"生意不是這樣做的.........."
不過店家就是不差你一個客人的嘴臉
態度就是很差!!!
九份?
我早就不去了.........
其實不只是九份
台灣各地許多鄉土聖地
都因為商家的複製性太強了
每個地方一經炒紅之後
都變成差不多了
缺乏它的特殊性了
試想:
內灣、北埔、南庄不都一樣,吃吃吃,賣的東西同款同款。
還有
各地的漁人碼頭,觀光漁港也是,吃吃吃,賣的東西同款同款。
總之,
我們的複製性太強了
生意人的招式也都沒啥變化

前些日子,侯孝賢不是說過嗎?
侯孝賢:「我後悔拍了九份,原因就是你會慢慢自覺到,一個地方政府如果沒有這種自覺,你就會讓那個地方,最後就壞掉、爛掉。」

描述 40年代,台灣光復初期人民的生活,那座漂亮的山間小城,卻因為電影一夕爆紅,如今為大家搶景觀蓋高樓,整個九份的樣貌全變了調。「悲情城市」現在只變成商家攬客的招牌工具,電影究竟是城市行銷推手?還是城市文化殺手?侯導雙手一攤,他認為文化保存政府責無旁貸,若都要導演負責,那恐怕就是電影不能承受之重了。
accord3369 wrote:
九份?我早就不去了....(恕刪)


同意+1

除了地點不同外

內部還真大同小異

沒有自已的特色
民國84年大一時曾跟著學長騎單車上去過,那時還覺得蠻有感覺的。
四年前再去,已經完全商業化,那種感覺早就都沒有了....
我想,這輩子,除非不得已,不然再也不會去了吧....
九份變得商業化已經有超過10年了.沒辦法誰叫台灣可以去的風景區不多.侯導演也說過他不知道是幫了九份還是害了九份...
以前唸書時,常常自己搭了沒冷氣的火車轉客運上去,背著畫板找景寫生

有時候下著小雨,那是九份最美的時候

整個山城安安靜靜,只有偶爾的鳥叫

一個人亂亂走,經過這家的前院,又越過那家的屋頂

都沒人,只有偶爾飄來的山嵐,還有遠方閃閃的海面金光......


以上是17年前的景象了,還好一一留在我的油畫裡



現在....

誰敢去呢?

我真的很能體會侯導的話

再度繁華的山城,竟是這麼令人想要流淚......
砂路 wrote:
以前唸書時,常常自己...(恕刪)

我能體會您的感覺

現在的九份

光塞車就上不去了

更不要講進去老街擠了....
yihan690630 wrote:
不知道有幾年沒去九份...(恕刪)


我當下是真的很想拍下店面的照片,但是我很怕"人肉搜索"這檔事發生在我身上,我還要養家活口咧!
只是,真的不會再去了。想到10年前還特地住在階梯上的民宿,那股寂靜清幽與人情味,已不復見了,可惜~~
近十年沒去過九份了, 未來十年也不會去
讓給陸客跟愛湊熱鬧的觀光客去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