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高二層,略低於來青閣,位在三落大厝旁,可能是園林中較早期建築。
建築本體位於榕蔭大池旁,又可做為大池主景建物與背景,使人不能一眼望穿水池與假山群。
榕蔭大池,為園林中最大,唯二有建築、有水潭的庭園之一,池中有小島,島上有方亭,以拱形石橋與岸邊相連。
而岸邊則分置有釣臺、方亭、疊形亭與敬字亭,以及層巒相疊之假山。
收山水於方寸之間,足見庭園主人及設計師之用心與玩味。
從進入園邸到走完園林中各個景點,不知不覺過了2個小時,是到了該離開的時候。
也因此,需要導覽員帶領方可參觀的三落大厝便成了遺珠之憾,僅拍攝少許外觀照片作為紀錄。或許日後有機會再專程造訪!
觀稼樓正面照,正前方有成蔭大樹及書卷雲牆,因此光線反差甚大,相當不利於拍照。

前方是定靜堂的側門。走出定靜堂,沿此一迴廊可達觀稼樓。

林本源園邸中,不僅主建築華麗,附屬的迴廊建築造型也不馬虎,光是迴廊就有好幾種不同造型。

迴廊側邊還有涼亭一座。整個園林中,到底有幾座涼亭,早就算不清楚了。

觀稼樓正面,樓前的空間並不大,但仍可清楚看見此樓的精美裝飾。
不論是一樓的門窗,或是二樓的欄杆,都是精巧之作。在拍攝位置的後方有書卷雲牆一面,上有四種水果造型的鏤空窗設計。

書卷雲牆上的水果形漏窗,取用石榴、南瓜、仙桃、柿子為圖案,取福、祿、壽、喜之意。
照片中為石榴。

書卷雲牆上的水果形漏窗,照片中為南瓜。

書卷雲牆上的水果形漏窗,照片中為仙桃。

書卷雲牆上的水果形漏窗,照片中為杮子。

書卷雲牆上另有八角門一對,此為其中之一。

位於樓前的書卷雲牆內側的裝飾。

走入觀稼樓內,只見天花板上四隻蝙蝠,意指福自四方而來。

觀稼樓目前是文創商店,裡面放置整座園邸的模型。如果沒力氣走遍全園,看看模型也不錯。

走出觀稼樓,轉往樓後方去。這門也挺有造型。

觀稼樓後方有軒亭一座。

從另一側看觀稼樓後方與軒亭,可以發現不論是軒亭或觀稼樓後側,建築上的細節都不馬虎。
至於此亭的功能,在官網與參觀資料上並未有說明。

在觀稼樓後方有一石洞,與橫虹臥月相連。從前這裡關有猴子,意指「封侯」。

另外還有座飼養孔雀的鳥籠,造型也相當華麗。

沿著樓旁走回樓前,必經此瓶狀門,意指平安。

樓前尚有海堂池,池雖窄小,但以充滿曲線的石欄及拱橋來裝飾。

海堂池上的拱橋,設計原意應是意欲集小橋流水於方寸之間,提供遊人賓客想像空間。

海堂池內的日光倒影,雖是小池,但別有意味。

從海堂池旁看觀稼樓,猶如林中賞樓。在此處轉頭即見榕蔭大池。


榕蔭大池一景,有山有水有樹,在小小空間充滿精緻之美。

榕蔭大池旁的假山。在池畔有許多不同的裝飾物,假山是其中之一。

換個角度看榕蔭大池,波光粼粼,如同畫作般的美景。

位於池畔的疊字亭,從這個角度看是方形的,但換個角度就會發現其實是菱形,為適應池畔空間而作出的特殊造型。

池中有小島一座,通往小島有座小小拱橋。

疊字亭內的座椅,遊人走累了可以坐下歇腳。

從疊字亭可見池內小島上的方亭。

再換個角度看榕蔭大池,一樣是美景。

走到拱橋上看小島上的方亭。

在拱橋上看疊字亭,就可以完全明白它的造型了。原來,這只是一座大型裝飾品,裡面大概最多只能坐2個人。

池內小島上的方亭,題額曰「雲錦涼」。涼亭四柱皆有對聯。

再換個角度看榕蔭大池,怎麼看都是美景,但因晨昏日照,風情各有不同。

從小島上的方亭看拱橋。

位在池畔的假山。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可以說假的非常可愛。

在池畔的一側有假山數座,這是其中一部分。

從假山上看疊字亭。

只能讚嘆古人設計的巧思,這幾座假山是可以爬的,而且峰峰相連,山與山之間有步道相連。

在榕蔭大池畔的敬字亭。不知這是裝飾品,或是真的把寫過的字紙拿到這裡火化?

敬字亭旁有山洞,還有登山步道,真是有趣。

假山下方還有山洞,應該是小朋友玩捉迷藏時的最愛。

假山上還有座涼亭,爬山爬累了,可以到涼亭裡休息。。。


從榕蔭大池畔敬字亭位置,看池中小島與方亭。

大池另一側也有一座造型奇特的疊字亭。

從疊字亭裡看榕蔭大池,湖光山色,美景天成。

雖然只是一座簡單的疊字亭,但結構也不馬虎,完全按大木結構建造。樑、柱、托木,一應俱全。



在榕蔭大池的角落還有一座三角亭。


回到通往出入口的主要通道,看看無緣的三落大厝。

只能遠遠看看屋頂富麗堂皇的裝飾,有機會還要再來造訪。




這是林本源園邸的舊出口,位在月波水榭的位置,就用這張舊出口的照片來做個結束吧!!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