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得忌利士洋行(Douglas Lapraik & Co.)位於淡水中正路上,可說是是1860年滬尾開埠後,洋人在北臺灣進行貿易活動的遺跡。當時,淡水老街末段洋行林立,「道格拉斯洋行」(Douglas Lapraik & Co.),按清末文獻檔案稱「得忌利士洋行」,為淡水前五大洋行之一。不同於其他洋行的是,得忌利士洋行除了有貿易的業務外,還有航運業務,因此備有廣大的碼頭區,也因此其地理位置就在淡水河邊。在這二棟建物的對面,現今的淡水分局、稅捐處及戶政事務所,原本即是洋行的事務所及稅關檢查場,但因政權轉迭,舊有主要建物早已折除,只留下這兩棟原為倉庫用途的建築物。 

照片中,前方建築為現存得忌利士洋行建物之一,依其原本用途被定名為第一檢查場,最特殊的是內部的西式木構架拱。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第一檢查場的側面是石砌山牆,外觀看起來很平凡的一座大型建築。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第一檢查場的背面,牆的高度很明顯比前方矮,這是因為第一檢查場蓋在山坡地上的緣故。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從這個角度看第一檢查場的背面,可以看到中正路對面的淡水分局。這一帶在淡水開埠後,出現了許多洋行,但時序進入日治時期後,因淡水港逐漸淤塞,日漸為基隆港所取代,洋行難以營運,漸漸退出淡水。原本洋行使用的空間被日本殖民政府轉變為政府機關用地,興建了郡役所、郵便所等公共建築。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第一檢查場的另一側,同樣是石砌山牆。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第一檢查場正立面,可以見到磚連拱結構。這棟建築的四面牆皆為承重牆,建築物內部沒有柱子。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正立面的磚連拱。第一檢查場內部常有藝文展覽。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由於這裡也屬於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所管理,因此出現這面大海報牆,說明淡水的33處古蹟及歷史建築所在地。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得忌利士洋行的介紹,當然也不能從缺。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對於得忌利士洋行老建築的整修過程說明。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得忌利士洋行建築模型。左邊是第一檢查場,右邊是輸入品倉庫。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第一檢查場在建築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屋頂的仿哥徳風味木架構拱,為目前全台僅見,更具特色。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呈現圓拱型的屋頂拱架,僅在此地可見到,可說絕無僅有。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位在第一檢查場後方的輸入品倉庫,面向第一檢查場的立面可說是建築正面,由九個磚拱牆組成。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九個磚拱牆呈現優美的弧度。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側邊山牆則為斗砌磚牆,磚砌的形式相當特殊,不是閩式建築或日式建築會使用的砌法。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目前輸入品倉庫不定期有展覽展出,造訪當時正巧沒遇上展覽,所以未能入內參觀,欣賞建築。

得忌利士洋行的整修與開放,是「淡水藝術大街」計畫的一部分。
從下方照片中這片銘牌即可得知。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如果有到淡水逛老街的朋友,別忘了花一點點時間,到得忌利士洋行的室內,看看全臺唯一的仿哥徳風味木架構拱,順道看看藝術展覽,也是挺不錯的!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5
地址: 淡水區中正路316號
營業時間: 9:30 ~ 17:00
文章分享
景點說明
  •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5
    地址: 淡水區中正路316號
    營業時間: 9:30 ~ 17:00
    電話: (02)2629-9522
    無線網路: 尚未提供
    網站: 立即前往
景點體驗評分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名稱: 新北市 淡水 得忌利士洋行 — 洋行在北臺灣活動殘蹟
地址: 淡水區中正路316號
體驗評分: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