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去過小烏來~這步道還蠻有吸引力的~ 安全性上不知如何 ~有機會來去走走~akifally wrote:我有看懂啦~只是.....(恕刪) 羊毛出在羊身上~提高價格再賣給以一些有的沒的~大陸客也不是都阿呆啦~我覺得是常見宣傳的手法而已..提高價格再打個折~讓你以為賺到了~
希望大家討論景點不要偏了主軸啊!!上次去小烏來玩是大學時代,距離現在已經快20年了,相對於其他熱門觀光地區,小烏來算是有點沒落....現在有人把老景點規劃新玩法,注入觀光新生命,如果不是過度破壞生態景觀,個人覺得是件好事!!
t-car wrote:同為建築人,看3d圖及現場施工就像做一半吊橋一樣,沒有任何結構概念設計,也沒融入基地環境設計,真可惜浪費一個好可發展設計案 應該說如果是吊橋結構的話~結構設計上反而好處理,但是做成橫跨的吊橋反而更會破壞景觀不是嗎?若說沒有結構美學~這是可以被檢討的,但若說沒有結構概念,這問題就嚴重了,沒絕對安全我們也不敢這樣設計,再來說:本工區預算僅幾百萬,在有限的經費控制下,能夠發揮的真的有限。如何在最小量體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對大的懸出距離,這是我們設計初時最大的課題。你是建築人,應該也懂結構,單懸臂長度16M在末端可以產生多少變位(位移),你應該會算吧,設計規範理也有限制值,但是如何控制變位才是最令人頭痛的,若用過大的梁深會破壞景觀,所以我們能想的到的就是用桁架(TRUSS),若用BOX或用SHELL或許好看,但體積是個大問題,很難做到你所說的融入基地環境設計。真要融入的話用木構TRUSS或許可以,但日後續維護跟使用壽命是個大問題。要做到自然還境與人工構物完美平衡得設計不是不可能,這也是每個設計人的中心思想,但是可行與否還是決定在於有多少經費。你的批評也只能說謝謝指教了,如果大大有其他好的實體建議,希望不要藏私小弟願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