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7月4日對廠商宣布,將在2023年10月6日終止店家合約、停止消費者訂購服務,決定在2023年12月15日終止Yahoo奇摩超級商城,未來只專注於Yahoo奇摩購物中心與拍賣的營運發展,當營運不佳時這是大企業的做法,安東街的「虛擬城市電競館」,經營多年於6/22結束營業,一般的小業主生意不好就是結束營業。所有的經營都是一門學問,環境、各項成本及行銷策略的衝擊,促使經營者必須面對事實做出明確的決策,即使沒有獲利更多但也要將損失降至最小。
天祥三街有一間店面要頂讓,即使店家聲稱當初是幾百萬裝潢,一旦沒人要就是房東的了,等著承租給下一位租客使用或者拆除,今年三月中華路「依水漾」越式洗髮店,只經營二、三個月便要頂讓最後結束營業走人,本月原址正巧又開業一家屬性極為相似的「HO美」舒療美學中心,省去了裝潢費用或者也只多了一些租金,但這些都比付高額的頂讓金划算,創業是一件美事,能夠複製貼上同類型的行業,想必新業主已經做了審慎的市調與評估才去執行,只是令人好奇如此前仆後繼的開業速度,到底有多少人摩拳擦掌隨時等著當老闆?
VEGA0414 wrote:今天路過中正路和成功...(恕刪) 這裡有好幾間店面要出租,還好又有新的店要開張,希望能生意興隆長長久久,民生路原有一間「D&C寵物精品館」,這間店以前在復興路營業,2018年搬遷至民生路經營很多年了,現在已經換成「多肉貓舍」,時光流轉中新的、舊的店來來去去,不僅豐富了我們周遭的街景,同時也豐富了房東的荷包 !
最近餐飲業很紅的主角應該就是林口「我家牛排」,這種複合式的經營模式,或多或少衝擊到傳統牛排館,桃園觀光夜市的「大塊牛排」現在要頂讓,老闆說是告老還鄉,但嚴格來說路邊攤37000/月的房租壓力不小,加上夜市附近眾多美食,影響顧客單一消費的意願也是很大關鍵,不同於夜市的經營區位,中山東路有一間「大智鐵板牛排」,同樣以傳統牛排店的模式經營得有聲有色,我們都有相同的莊家,把籌碼押在對的地方決定了一場賭局的輸贏,所有創業的都是勇於接受挑戰人。
VEGA0414 wrote:大智牛排被左右夾擊,...(恕刪) 中山東路到大廟這段如有閒置的店面,漸漸地都改成餐飲業,尤其大廟後目前小吃店林立,中正路最近稍有變化的是新開業了一間「益隆通信」,還有經營多年「阿祥頂級手切滷肉飯」結束營業,這家店早在幾年前就曾經頂讓過,最後還是結束,另外附近的「後宮SPA會館」,去年8月31日開幕的布條依然懸掛著,現在已經要頂讓,而且頂讓金節節下降。現今大環境是如此,不乏開業數月就要頂讓或結束,經營事業所提供的服務不僅要滿足客戶需求,還需找到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異,在在說明創業的夢想跟現實是有差距的。
VEGA0414 wrote:位在五樓,看到招牌,...(恕刪) 「足之林」退租樓上之後,閒置的樓層才由「后宮SPA會館」承租,經營內容應該跟復興路的酒店差異不大,是內行人才會去的地方,有些典型的行業依舊有人堅持開業,畢竟當時接觸這一類的人目前還存在,在他們的年代這些行業都很賺錢,像春日路的檳榔攤從「金好呷檳榔」,不久又改為「甜心兒檳榔」的換湯不換藥,基於某些原因店名一直更改或者換手,營造全新風貌來吸引客源,只是這樣的經營方式能撐多久便不得而知。
三民路有一間24H營業的「清粥小菜」宵夜便當,因為在便當價格上些許落差,經營1年多當中Google的消費評價褒貶不一,不久前又換了招牌改為「天筑の家」深夜食堂,還是不好所以目前正要頂讓,這一區除了白天有學生、上班族之外,晚上人煙稀少,可以想見最後是收攤的結局。另外位於南華街的「OK便利超商」,也早已經取消了夜間服務,不再24H營業,在市中心這種現像是首例,整體來說除了中正路廟後的小吃店,及其他除了特定的行業之外,要24H經營其實都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