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農村永續旅遊新風貌 香山濕地藝術季以「竹潮」為題

【記者許家源/新竹報導】

新竹市年度藝術盛典「香山濕地藝術季」將於11月25日起至12月3日登場,活動起跑前,市長高虹安昨(20)日偕同產發處長許智堡來到香山濕地生態館外戶外教室,親身體驗編織沙球,和藝術家楊宜芳、林俊作以及現場參與志工和民眾共同創作《海塑「大」自然:塑藝之蟹》藝術品,高市長接著到賞蟹步道,將編織好的沙球作品綁到藝術品上,並邀請民眾25日起一起到香山走一趟,感受海天一線的美景與永續生態的社區藝術作品。

竹市農村永續旅遊新風貌 香山濕地藝術季以「竹潮」為題
香山濕地藝術季開幕在即,市長高虹安親自體驗編織沙球,邀請民眾一起感受海天一線的美景與永續生態的社區藝術作品 圖/新竹市政府產業發展處

高市長表示,「香山濕地藝術季」今年以「竹潮」為題,呼應濕地潮水更迭的氛圍,邀請民眾來到美麗農村,市府並規劃3處農村再生社區與藝術家共創為土地而生的戶外地景藝術作品,更推出3大主題、9場次的農村永續遊程,以「玩在地、走在地、吃在地」的理念,結合竹市豐富生態、特色產業及農村好物。歡迎全台國人前來體驗竹市農村的美好,共創造農村永續旅遊風貌。

產發處指出,三件藝術作品邀請到不同社區藝術家來創作,也歡迎志工與現場民眾參與創作,《海塑「大」自然:塑藝之蟹》坐落於香山賞蟹步道上,用回收塑料布料、鋁線,打造出色彩獨特的「弧邊招潮蟹」,此創作將幼蟹及成蟹放大50倍,從步道探出頭來,讓觀者從大自然中,看見生物特有的面貌,與山海間生生不息的共生日常。

產發處進一步指出,藝術品《飛翔》則坐落於港南社區,藝術家透過馬賽克磚拼貼,擷取海邊常見鳥類的線條、顏色等元素設計作品,凝結住鳥類優美的姿態與神情,帶領觀者觀察金城湖的豐富生態,感受鳥類飛翔的自由快樂;《初生》坐落於港北社區,藝術家從過去漁村歷史為出發點,提取剛破卵而生的小魚作為意象,使用在地取材的漂流木,創造出圓滾滾的卵膜,與為了破卵奮力向前游的尾巴。初生的小魚是長得最快,變化也最大的時期,讓觀者感受到新生的希望。

產發處表示,今年「香山濕地藝術季-農村永續旅遊」共規劃「香山山海」、「紓壓里山」、「歸真好食」三大遊程,邀請民眾體驗農村生活及濕地生態,其中,「香山山海」遊程已於日前開跑,體驗永續農法、永續餐食以及濕地與人的關係,獲得熱烈迴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