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鎮外的東安橋,興建於1933年。當地原為木造橋,但每逢山洪爆發,木橋即遭沖毀,因而有倡議興建石橋之議。經當地政府、地方仕紳、三墩地區居民共同出資,聘請日本技師設計,採集紋理細緻的本地石塊,交由本地知名的石匠李鎮帶隊砌築,於1933年1月動工,同年11月竣工。
在石橋服役70年後的2003年,因應當地交通量的增加,原有石橋橋面狹窄,因此當地政府在一旁以類似造型興建新橋。而橋下的牛欄河親水公園在1999年即整治完成。從親水公園往上看,新舊兩座五孔圓孔橋並列,造型十分優美,成為當地的知名景點之一。而優美的石橋被片商看上,成了《我的少女時代》的拍攝場景之一。
這是從牛欄河旁的親水步道往東安橋古橋側看過去的景觀。在大樹當前景陪襯下,是幅挺美的風景。

沿著步道走遠一點,往東安橋方向看,美美的風景映入眼簾。

牛欄河親水公園的步道長度不短,只是七月天的上午8點多,太陽的強度就已經熱到令人只想躲在樹蔭下而已。

即然風景不錯,那就來玩玩相機內建的藝術模式。著名的無恥濾鏡。

懷舊濾鏡

繼續往下走了一小段,漸漸的無處可遮蔭,所以決定折返看新橋那一側的風光。

回程的路上又在不同角度拍了幾張照片,發現這座橋怎麼拍怎麼好看,大概是5個拱門的造型太吸引人。


走到橋下方拍了這張古今對照。照片右側是舊橋,左側是2003年新建的新橋。
二者的差別,大概就在於石頭的造型。
現代的建築因為有重型機器協助,所以像照片中的石材切割會較為整齊。近百年前沒有那麼好的石材處理機具,所以石材大小形狀都不一。

來新舊橋之間體驗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左為新橋,右為古橋。

從新橋這個方向看出去,遠處風景相當漂亮!

新橋的外型,約等同於舊橋的外型。都是石造,也都是五孔拱橋,造型同樣優美。


走到適當的位置,換不同的模式來拍拍看,會不會出現不同的氣氛?再用一次無恥濾鏡!

黑白高反差濾鏡

懷舊濾鏡


回到橋邊,延著樓梯向上爬,見到這個親水公園指標。要仔細看看古橋,必須由此進。

新橋上的橋墩名牌,可惜真正的古橋在另一側。

站在馬路邊來看,左側的是新橋,右側的是古橋。古橋已經興建86年,但還是能耐得住經年累月的車輛輾壓,可見當時橋體的設計及造橋的工藝是多麼的紮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