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內灣老街需再往尖石鄉內前進,約莫10分鐘內的車程的右手邊即可看到這間紅磚的建築。這棟紅磚建築是老闆"紀伯‧達路"自己建造的,只因為紅磚是擁有情感的建築特色;老闆年輕時就夢想可以為自己蓋一棟紅磚屋,如今果真夢想成真。憑藉著一身的好廚藝便成立了這間『紅磚屋美食坊』,也吸引了不少老饕們成為固定的座上賓。

紅磚屋外屋簷下有著原住民意象的木刻裝飾;據說這也是出自老闆之手,老闆除了有一身好廚藝,平時也會畫畫、做手工藝等。

店內佈置很樸實,不同於在市區餐廳那樣金碧輝煌,但卻多了更多濃濃的人氣味與親切感~

另一間小包廂式的用餐區,牆壁面上懸掛著許多弓箭、十字弓等打獵的工具,當然這充滿原住民元素的壁面,也是出自老闆的繪畫天份...只能說...老闆真是太厲害了!

【山玉芙蓉】所謂的"山玉芙蓉"就是平常大家所吃到的"涼拌山豬皮",這道菜名取得真是非常有意境呢~山豬皮本身富含膠質(女生最愛啊),簡簡單單一些步驟,即可成為桌上的開胃佳餚!

店家另一拿手菜─【碳燒羊肉爐】

湯頭是老闆自己精心熬煮的獨家秘方,湯清但卻又濃郁夠味,一整鍋放著滿滿的香菜、蔥段等青菜,還有豆腐等火鍋食材一併上桌!

最讓范小貓感興趣的就是這羊大骨,大骨連肉一起放入火鍋內熬煮,更可增加湯頭的美味;在上桌之前,店家就已經貼心的先將大骨給煮熟了,因此不用沸騰多久馬上就可以品嚐!

【涮羊肉】光吃羊肉爐怎麼夠,一家大小正嗷嗷待哺,得來上一盤羊肉才能糊口阿~

搭配店家的醬汁一起品嚐更是把資為提升到另一境界!


店家的羊肉爐滋味果真非常不一樣,這樣的食材還是第一次見到(好多的蔥、蒜和香氣唷),讓人印象深刻的"玉山芙蓉(涼拌山豬皮)",非常有嚼勁卻又爽脆的口感引人懷念~這天范小貓一行人點的是小份的羊肉爐,其實裡頭的食材並沒有很多,所以需額外加點才夠吃;湯頭滋味非常好,清爽但卻又濃郁的複雜口感,小貓喝了好幾碗,且不夠可以請店家續加~

【蔥花蛋】范小貓還在用心的捕捉羊肉爐的美食照的當下,同行的其他人早已經按奈不住飢腸轆轆,在轉眼的瞬間就已經看到蔥花蛋剩下不到1/3的份量,可見得大家肚子都餓昏頭了!

【炒飯】由於同行之中還有兩個外甥,擔心其他羊肉製品對於小朋友來說怕消化不良也吃不飽,因此多點了炒飯來解決一下小朋友的胃口,也順便讓大家墊一下肚子!

【烤山豬肉】這道碳烤山豬肉皮韌且Q,肉質扎實,搭配黑胡椒粒牽引出的香氣真是美味~不過要是可以再搭配個蒜頭醋sauce那就更完美了!
在用餐之餘,老闆"紀伯‧達路"在閒暇之餘也出來和我們話家常,那有著藝術家氣息的粗曠外表,實在很難聯想會有這麼一手好廚藝,真是異想不到。老闆說它是第12代的頭目,不知道是真或是假!!有機會來到內灣遊玩的旅客們,若是您已經吃慣客家料理,想要換換美食的口味~不妨再往內走進尖石鄉,有著這麼一間紅磚外觀的原住民餐館,品嚐"紀伯‧達路"的羊肉爐!
完整食記請見:內灣尖石的羊肉爐滋味‧紅磚美食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