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好吃的大滷麵那裡有?




老廣東不錯,蠻好吃的!

我外婆煮的打魯麵都會用滷肉的湯汁下去煮,我在外面還沒看過有這種煮法,他是天津人,可惜他不在了,不然超好吃的,我學起來開一家就不怕失業了。
我推薦青海路上靠近河南路的豪記麵館他的大滷麵真的是不錯吃啊~
個人意見~
話說,叫得出店名的...應多不是道地外省人的大滷麵!
只有在老眷村附近,那種暗暗的小麵店,才會有好吃的大滷麵...
可惜,老眷村也差不多拆光了!
不能只嘴砲~
小弟在水湳長大,大德國中舊門的巷子出來,過中清路對面的巷子,進去一點點的左手邊,還有一間又小又老的麵店,還真沒看板...
好像是正興巷吧!
從國中時吃到大,駝背老伯伯近期已不見人...不敢多想!
現是由其兒子跟外籍媳婦尚在經營.
小小一間,只約五桌,用餐時間極易客滿,所以很多主顧都是包回家吃~
後期去吃,已少看見一些老主顧伯伯...,可能...回...老家了...
小弟多是去吃乾麵+魯味或蛋炒飯,未吃大滷麵!
若有人去吃,覺得口味不佳,請見諒...
但看它桌點大滷麵時,料超多,麵超大碗的.
趕快來分享一下...
滷味超便宜的,每次點完餐時,都會點一大盤滷味~
因上麵時間有點慢...,有時滷味啃完了,麵仍還沒來~
兩個夫妻而已,要煮麵,要炒飯,要切滷味...別強求了!
ㄚ閒,就是如此悠閒
10幾年前在湖口四營區下基地待了好幾個月,每次收假前都會去對面的家鄉味吃大滷麵再回營收假

那味道真是令人難忘,10幾年後去拜訪客戶 還特地繞回原地去找 可是卻找不到了 有人可以告知搬到那去了嗎?

audioart wrote:
10幾年前在湖口四營...(恕刪)

想當年下基地時.晚上上澡堂洗澡時.都先叫上一碗
洗完後再享受.退伍後有帶太太去吃一次.前兩年再去已找不到了
他的大滷麵在我心中絕對是No-1.時至今日無法忘懷.無可比擬
還有他的小菜是點完後會下鍋炒的加上辣椒.讚!
希望還有機會品嚐
1548梯
好久沒有看到正確的用法了,是的,應該叫打滷麵,有分清滷混滷,我們現在比較常吃到的勾芡滷就是混滷.

其實說拿沒加醋和胡椒粉的酸辣湯底代替的作法,如果撇開味道好不好的問題,形式上我倒覺得還不算壞了規矩,唐魯孫講當初他和唱老生的言菊朋吃飯,言喜歡叫個燴三鮮當混滷下麵吃,可見此物並無定格,主要還是好不好吃的問題.

我小時候比較多道地的外省麵館,不管是麵還是水餃都十分有風味,現在就不太容易找到那種味道了,偶而去花東玩倒還可以找到熟悉的口味~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henry116 wrote:
個人意見~話說,叫得...(恕刪)

這間應該叫南北小吃
我記得他的兒子好像叫王一十
相當有趣的名字
這間的大魯麵我吃過
他確實是現炒現做的
我印象中口味是滿清淡的
我是不知道所謂的正宗的口味是不是就這樣
但是真得不是很合我的口味
不過這間的魯味是便宜又好吃

其實我也吃過滿多大魯麵的
本來想說參與討論
但是看到樓主的正宗兩字我想想還是算了
因為我年紀還輕真得不知道什麼是正宗
而且正宗的口味真得有辦法符合臺灣大部份人的口味嗎?
我相信店家如果要生存下去應該多少都有調整過味道了
不然就是都賣眷村的客人
這樣的事情不只是小吃
連那些連鎖速食店也是如此
每個國家的產品跟口味都有一些的差異
因此對我而言大魯麵這個東西正宗跟好吃我是有一些疑惑的
口味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在口味上沒有所謂的正宗不正宗的問題,
鹹點、淡點、酸點、辣點都無所謂,打滷麵跟炒飯、炒餅一樣,
專程準備材料也可以做,用剩菜也可以做。

重點在於作法,是否按照老一輩所傳的做法去做,
而不是偷吃步、偷工減料的呼弄消費者。

如果每一家味道都一樣就沒有特色可言,久則食之無趣....


Derek Cao wrote:
口味每個人都不一樣,...(恕刪)

所以應該是正宗的做法

Derek Cao wrote:
口味每個人都不一樣,...(恕刪)


所謂正宗並不是口味的問題,每個人的鹹與淡,口味的重與輕,確實是因人而異。但是作法上,如果不是按照傳統的方法來煮,只是礙於工法和工時的方便行事,那麼煮出來的菜,吃起來就不會那麼的道地。

看了樓上的板大發言,似乎以前在營區附近,才有合口味的大滷麵吃。真懷念當時當兵的日子,現在回到岡山,路不認得幾條,當年的麵攤不曉得安在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