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新村最初是規劃為省政府教育廳、衛生處、印刷廠員工的眷屬宿舍。興建資金為美援經費,當時採用最新的「花園城市」設計概念,將工作、居住區合一,設計低人口密度、高比率綠地的生活空間。在這種設計概念下產生了寬敞的街廓、完美的公共設施,並且每棟建築皆有大庭園的規劃成果,這也成為光復新村的特色。
在精省之後,光復新村內的原有住戶分屬中央各部主管,計有財政部、衛生署、教育部,使得管理與再利用均不易推動。2005年光復新村收到政府通知限期搬遷。在住戶陸續遷出之後,原居民及霧峰當地文史工作者,希望透過「文化資產保存法」向地方政府爭取光復新村原地保留。2012年1月,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指定為「文化景觀」登錄,是臺中第一處文化景觀。而後,隨著舊建築再活化的規劃方向,臺中市政府在2014年開始執行「摘星創業基地」計畫,逐步修繕房舍,陸續引入複合式主題文化創意產業,輔導青年進駐創業。現今已成為數十家店家的小聚落青年夢想地,變身為文創藝術眷村,販售各式文創商品。而在街廓轉角則常不經意遇上裝置藝術。假日時,在這裡逛逛特色小店,不會有人擠人的壓迫感,又不時會發現驚喜。累了就找家特色小店品嘗店家創意。如此的生活,可以說是都市日常間的喘息吧!!
。
在光復新村裡,找好車位,停好車,看到的就是這幅時光停滯的景象。生活的壓力彷彿都消失了。

屋頂上的貓,自由自在的悠遊者。

1960年代型式的街道路牌,讓時光停滯在50年前。

這算是裝置藝術吧!

在光復新村內看到的第二個路牌,要不是牆上的海報太有現代感,真的會令人感到時光倒退50年。

在這幾年文創產業的發展下,光復新村宛如成為中部文創產業核心,轉型成熱門文創市集。

樹上的吊牌,也可以說是裝置藝術。

老婆的背後就是一家文創商店,至於賣什麼?就留給大家去逛逛了!


在光復新村,查水錶是很方便的一件事,因為各戶水錶集中在門外。
所以住這兒,不用擔心查水錶這件事.....


在房子二樓探出頭的貓,像極了老狗家從前養的咪咪。

這棟是光復新站,相當於光復新村內的旅服中心。咪咪就是在這裡的二樓發現的。

另一家文創商店。至於賣的是什麼?簡單來說是創意,經過創意加值的產品才能賣個好價錢。

光復新竹的平面圖,這裡已經開了好多文創店家。

這家賣什麼的,忘了~~


園區內的狗,睡到天昏地老,叫都叫不醒。

五顏六色的紅藜,很是漂亮。

這又是另一家文創商店,賣的是飲料。

走累了,坐下喝杯咖啡先,但老狗點了一盤挫冰,因為天氣很熱~~


飲料店內的裝潢,兼賣一些奇特的東西…


木造左右推拉窗,現在也不容易看到了~~


飲料店的櫃台。即然賣冰,就來碗挫冰吧~

老狗點的冰上桌了,花生粉鹹果仁黑糖挫冰。
老實說,從未吃過這種配料,鹹果仁和黑糖挫冰串出一種莫名的美味。

走到另一戶商店,自稱凸相機,可以說是底片機達人,因為有太多種機型在這裡了。

這是用相機配件做出來的手工藝品,例如像底片空殼做成的鎖匙圈。
老狗高中時參加攝影社,也做過同樣的物品,在校內園遊會騙同學的$。

還有像這台轉蛋機。

然後,這裡有數量驚人的各種廠牌型號底片機,喜歡玩底片機的可以來逛逛。

右邊的富士隨手拍相機,以及拍立得相機,應該是五六年級生的回憶。


單眼底片機大軍,許多機身含鏡頭的賣像都還不錯,只是這年頭,大部分人都用手機拍照,使用相機的人少之又少。這張照片是老狗拿Olympus相機拍Olympus底片機,後代拍前代,相隔數十年。

這些是早期的單眼反射式相機,部分機種機頂還沒有熱靴的配置。

相片中央的Canon AV-1是老狗家中保有的單反相機之一,在1970左右,由老狗的父親從日本帶回臺灣。

現在已經很難見到的底片。

另家文創商店,專門提供打磨服務,例如珠寶訂製等。

在這裡,出現了真狗假狗大亂猜~~~


在樹上,很像信箱,又像人造鳥窩的箱子~


這算是裝置藝術吧~~

某店家的招牌。

利用裝置藝術,玩玩淺景深。

光復新村內的主要街道,街廓寬廣,兩旁現在都是店家。

另一家店,是賣活字嗎?…


廢棄的鐵窗也可以拿來特寫。

在光復新村,因為這些特色文創商店的創意,讓這裡成了處處皆美景、處處皆好拍的文創聚落。
這也成為光復新村能持續吸引人潮的原因。

另一棟2層樓的老屋,變成了好幾間商店。

二樓左右側各一家文創商店,賣的東西都不同。

其中一邊的商店內佈景。

從二樓旳陽台往下看,會見到對面的大樹與商店。

對面的商店—概念生活,賣的是飲品和農產品。

二層樓老屋的另一側,變成小農的農產品賣店。

光復新村內的另一條主要街道—信義路,街廓同樣寬廣,兩旁現在僅餘少數未開門做生意。

在另一條街道上的裝置意象,代表他們是做皮件設計、製造的。

民權路舊式路牌。

其實,如果沒事的話,在光復新村內的大樹底下散步,也挺舒服的!



在路旁的看板—光復新村大事紀。

像光復新村這樣的舊建物,舊社區,能在經過有心的改造後,在現代流行的浪潮中再度充滿活力,是很令人慶幸的一件事。希望進駐在這裡的店家們,能夠繼續保持這份求新求變的活力,繼續吸引遊人,讓文創市集能繼續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