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良田遍植綠肥,百花盛開,是田野當中五彩繽紛的饗宴。
而位在中臺灣的新社台地,每到深秋初冬的季節,
在群山環繞中的一大片屬於農委會種苗場的試驗農田上,五顏六色的百花綻放。
據說在2003年時,當時的農委會希望所屬試驗研究機關辦理「OPEN DAY」活動,
以拉近民眾與公務機關之間的距離,多與一般民眾交流。
因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繁殖改良場在 11 月份舉辦 2 日『戀戀香草鄉』推廣示範活動,展出 120 多種香藥草植物,獲得各界好評。
2004年11月,農委會種苗場與臺中縣新社鄉公所合作,推出『紫色浪漫之鄉』活動。
將新社地區休閒產業特色及農特產品介紹給大眾。
這場活動吸引了兩萬多人參加,可以說就是現今花毯節的前身。
2005年10月,種苗場利用農場田區,以田園花海為主軸,與中部休閒農業產業策略聯盟,
舉辦 2 日的「戀戀苗圃風光 - 種苗改良繁殖場開放日暨中部休閒產業行銷活動」。
在二苗圃 50 公頃的田區,也就是現今新社花海的活動場地,建置 32 公頃花海景觀,
於田區大面積撒播向日葵、油菜、波斯菊等綠肥花草,形成一大片「田園花海」,
山中台地有著五彩繽紛的花海,意外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新社賞花。
此即為新社花海活動的前身。
之後每年「新社花海」幾乎成為例行性活動,除了2021年因COVID-19疫情而停辦。
每年花海面積大致相同,不同的是主場地中的園藝造景。
今年的「2025臺中國際花毯節」以「飛天小女警」為主題,
設置「飛天小女警限定主題館」,打造18公尺高的大型主場及機械動態展演。
相鄰的場地還整合中台灣農業行銷展售會,方便喜歡逛街購物的遊客採買在地農產。
但是不喜歡人工造景的老狗,對於上面提到的這些展演、展售會沒多大興趣。
只對於一眼望去直達遠山,如同大地畫布的花海,感到十分的心曠神怡。
如果不服的話,來比較下面這兩張照片,那一張看了會覺得比較舒服?
- 花毯

- 主視覺

據說今年的花海面積達到12.5公頃,猶如大地畫布一般行走於其間,感到十分舒暢。
今年的「臺中國際花毯節」已經接近尾聲,到11月30日結束。
而老狗是在3天前的週一造訪的,趕在今天把分享文完稿。
希望喜歡在天寬地闊下賞花的朋友,能夠利用11月最後一個週末造訪。
以下就開始分享11月24日上午造訪時的所見所聞。
上午9點出頭,離開在臺中市區內的伊麗莎白酒店。
開了大約1小時的車,來到了今年臺中國際花毯節設置在二苗圃的臨時停車場。
一下車,四週怎麼都是綠色的?
仔細看看,這不都是玉米嗎? 花呢?

跟著人潮往主展區移動,來到了今年活動的主題館—飛天小女警區。
先看一看平面圖,再決定從何下「腳」。

這時一陣螺旋漿的聲音從天空傳來,頭頂上方有直昇機呀!

看完平面圖,打開隨身帶著的Insta360 X4來做個完整的紀錄吧!
為了不讓網友們花太多時間來看影片,老狗直接拍攝移動縮時影片。
可以用1分鐘的時間來快速看過今年的主展館。
來到飛天小女警這一區,才真正看到絡繹不絕的人潮。
平日開車來參觀的遊人只佔很小一部分,展區2個大停車場停不滿。
倒是遊覽車一車一車的進來,遊客8成以上都是長輩。
從照片中就可以見到這人潮,想拍一張沒有人的空景,幾乎不可能。

雖然遊人很多,還好空間很大,不會覺得擁擠。
這一區說穿了就是人工造景花圃,個人認為比較適合來拍打卡照的朋友。

順時針方向繞一圈,看到五顏六色的花朵被集中佈置在這一區裡。

搭配一些人物佈景立牌,用來拍打卡照正好。

就個人而言,「老狗是來看花毯、花海的,不是來看這些佈景。」
比較喜好的影像是像下面這張照片這樣,遠處有山,近處是一望無垠的花。

在這一區裡,看到這些充滿廉價感的佈景。
本來想要說些什麼,但是又怕牽扯到政治,想想還是算了…
老婆更是開始埋怨為什麼大老遠帶她來看這些東西?

老狗其實很無辜,2017年的花海節,看到的造景可不是這個樣子。
放一張2017年的舊照片來看看。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這些佈景有個好處,就是颱風吹不壞…

不然11月中那個「轟轟轟颱」從西部吹上來,早就一團混亂,連看都沒得看了。

而且再考量到來玩耍的長輩,如果腿力有限,那他們也只能在這一區走走看看。
畢竟這一區已經有許多品種的花卉。
如果真的往花毯那區走過去,不見得有力氣再走回來。

所以老狗就帶著X4,邊走邊拍照邊錄影,當作逛大街了!

雖然某些角度還是有一點點花海、花毯的味道…


這個角度就有點花海的感覺,不過一切只是假象。
眼前的花圃深度大約只有幾公尺而已。
後方的白色帳篷是中臺灣農業行銷展售會,老狗對買東西實在沒興趣,就沒走過去。
根據老婆去探了路之後回報,賣的東西就是中部各縣市的農特產品。
因為帳篷內有空調,接近中午氣溫高,所以遊客多到爆,根本沒辦法逛。

要說主辦單位不用心,擺了這些看起來很廉價的人工造景,好像太不厚道了。
畢竟人家用心在主題館內設計了好多處拍打卡照專用位置,像下面的照片就是其中一個。
對於一群年近古稀的遊客來說,能夠聚在一起拍拍打卡照,
然後丟到各自的line群組中,讓晚輩們知道自己又過了快樂的一天,也是好事一件呀!
再過個十幾二十年,老狗成為老3狗時,也許會做同樣的事…

終於來到主題館主視覺的正前方。
等了好久,拍了好多張才拍到一張很少有遊客入鐿的空景。

換老狗最近入手的新武器—vivo X300 Pro來試試,
效果不會輸給同樣是今年入手的OM System OM-5。
現在在買手機已經不是純粹買手機,而是買相機附帶通信與上網功能…


終於見到幾座以植物為主體的造景,搭配地面上的眾多花朵,頗具可看性。

另外還有幾個以植物為主體的人工造景。
這一類的造景在今年主題館內不多,而且人工化的味道相當明顯。

這種濃濃的人工化味道,就是令人不能苟同的地方。

這是另一處拍打卡照專用造景。
個人認為這類人工造景不是不能存在,而是可以用與花草樹木融合的方式來表現。
只要用心去設計,絕對會令遊客們眼睛一亮。

終於走到主題館的「正門」。
在2025年末還能見到像「這款」的人工造景,只能說主辦單位實在好棒棒。
如果拱門外牆,以及上方的飛天小女警圖騰都是以植物組成的,
那老狗就真的會說主辦單位「真的好棒棒」。

就在老狗與老婆快速走了主題館一圈後,來到了西側的草花撒播區。
從這裡開始是另一段紀錄影片。
為了節省網友們看影片的時間,以6倍速加上音樂的方式重新編製。
只要花個3分鐘就可以看完全區的花毯、花海。
這樣的景觀才稱的上真正的花毯呀!

道路的另一邊也是一樣,眼前滿滿的同色花草,遠方則是綿延不斷的淺山。
這個方向是往正南方,在冬季的中午左右正好逆光,有點可惜。

換個角度,不同區撒播不同品種植物的種子,長出不同顏色、形狀的花朵。

再換個位置,是亮橘色的花毯,由波斯菊所構成。

這大紅色的花叫作什麼名字,老狗沒有研究,好像是紅色百日草…


另一邊遍地是波斯菊。這樣子才稱的上真正的花毯。

在花海、花毯裡加上點綴性質的人工造景,讓花海多了一點點變化。

不同區的植物形成不同顏色帶狀分布,在遠觀的畫面中就如同漸層畫作一般美麗。

花毯區中也有少數的佈景,不過是點綴性質,不致喧賓奪主。

這些用花盆製作的道具,遠看還真的有模有樣。

以下這些都是小型造景,也是給遊人拍打卡照的地方。

竟然還有風車,心想葉片怎麼會不轉動呀?

沒有葉片的風車,是仿荷蘭的嗎?

還有以花盆等工具製作的玩偶與動物。

雖然有不少個小型造景,但帶來的風光還是遠不如「數大便是美」,
一望無垠的草原與花草比較吸引老狗的目光。


來到了大草原區,裡面有點綴性質的人工造景。

雖然拉近看就可以發現這些人工造景的線條粗獷,但和現場環境並不會不搭。

這是冰淇淋球嗎?

草叢中怎麼有動物躲在裡面呀?不仔細看還看不出來是小豬。

然後是阿拆嗎?

前面那位是SSS級的阿拆沒錯,只是在這裡不拆家,管羊比較重要。

除了羊,還有小鹿。

整片的草原,一眼望去一片翠綠,很舒服!

在接近二苗圃辦公室的這一帶也有人工造景。
可是不會像主題館,透露出那麼沉重的人工雕琢痕跡。

基本上,這裡就像座讓人感到放鬆的歐風花園。

難得一見的繡球花。
老狗第一次看到繡球花是在東引,很特別吧!

好大一顆呀!

這裡基本上就是歐風花園,有花毯做為背景。



遠望花毯和電桿…


來到了二苗圃辦公室。
老狗一直以為這棟建築物有文資身分,但事實上並沒有。
不過以個人的見解,從大門門柱到裡面的紅磚建築,應該都是日治時期的產物。
查了一下網路資料,果然在「國家文化記憶庫」中查到這棟建築為1919(大正8)年興建。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這個網頁:種苗改良繁殖場-第二苗圃辦公室

這種採用寄棟造屋頂型式的建築物,十之八九是日治時期興建。

來到二苗圃辦公室外,先來看看二苗圃的介紹。
原來這裡是培養甘蔗苗的地方。

再看看今年新社花海的全區地圖。
從停好車走到辦公室這裡,覺得全區最有看頭的還是在「草花撒種區」。。

在辦公室一帶的這一小區都是各地的農特產展售區。
照片中這棟頗像日治時期風格的建築內,也都是農特產品展售攤位。

這一間稱為「森Chill選物店」,介紹的是和森林相關的內容。

從裝飾就可以看出來。

內部舖滿了木屑,有著滿滿的森林氣味。

外面這一區是金門特展區,販售金門特產。

剛剛那一棟頗像日治時期風格的建築有個很有趣的名字,稱為「農村繽菓室」。

在辦公室這一帶逛了一圈後,慢慢往停車場方向走回去。
一路上利用vivo X300 Pro邊走邊拍攝一些花毯的影片。
歡迎自由觀賞。
- 新社花海 3
- 新社花海 4
- 新社花海 5
- 新社花海 6
- 新社花海 7
vivo X300 Pro有邊錄影邊拍照的功能,可以看一看在這種狀況下拍出的照片品質如何。
- 花海照1

- 花海照2

- 花海照3

- 花海照4

- 花海照5

- 花海照6

錄影當中拍攝的照片解析度會和影片相同,簡單來說就是取出影格做為照片。
照片要拍的漂亮,應該還是要回到拍照模式。
以下就請自行欣賞花毯(花海)照片,老狗一旁休息去…

- 花海7

- 花海8

- 花海9

- 花海10

- 花海11

- 花海12

- 花海13

- 花海14

- 花海15

- 花海16

- 花海17

- 花海18

只欣賞花海、花毯,好像太單調了,來看看遇不遇的上蜜蜂吧?
有請白色百日草登場。

那個蜜蜂呢?不就來了嗎? 讓OM-5+12-200mm鏡頭來拍個幾張特寫吧!
- 蜜蜂採蜜1 by OM-5+12-200mm

- 蜜蜂採蜜2 by OM-5+12-200mm

- 蜜蜂採蜜3 by OM-5+12-200mm

- 蜜蜂採蜜4 by OM-5+12-200mm

再來道具換一個,場景也換一位。
有請洋紅色百日草,換成vivo X300 Pro拍攝。

那個蜜蜂呢?換了一隻, 讓vivo X300 Pro來拍個幾張特寫吧!
用手機拍會飛來飛去的蜜蜂,比用相機的難度高多了。
還好X300 Pro的快門反應夠快,不然拍不到飛行方向不定的蜜蜂!
- 蜜蜂採蜜1 by vivo X300 Pro

- 蜜蜂採蜜2 by vivo X300 Pro

- 蜜蜂採蜜3 by vivo X300 Pro

- 蜜蜂採蜜4 by vivo X300 Pro

蜜蜂退場休息去(其實是老狗找蜜蜂找到眼睛痠了),繼續欣賞花毯吧!
- 花海19

- 花海20

- 花海21

這時老狗忽然發現vivo X300 Pro的錄影功能中有「超級防手震」這個選項。
打開來看看錄影效果如何? 防手震真的有修正到嗎?
應該有,看看下面這2段影片就知道了。
- 新社花海8
- 新社花海9
最後回到了停車場,結束一個上午的新社花海小旅行。
老狗造訪的當天雖然是星期一,但遊人不算少,大部分都是以長輩為主的旅遊團。
還好新社花海地方夠大,容納大量的遊客不成問題。
如果假日開車造訪的話,建議參考官網訊息,
將自用車停在周邊的停車場後搭接駁車進入花海,
以免為了找車位,或是塞在新社的鄉間小路上而一肚子氣。
接駁車的下車地點就在主場館與花海區的軸線端點,
下車步行到「飛天小女警」主場區或花毯的距離,可能比停車場還要短。
這次到臺中出遊,除了造訪新社花海之外,
還順道造訪在豐原的新近開放古蹟建築,
以及臺中市區內的草悟道一帶,體驗市區下雪的特殊感受。
有興趣的朋友,就請再等等老狗的旅遊分享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