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到剛剛車行過一個地方很特別,帶女王小繞一下,應該不會被發現。
就是這裡啦!好多人在這邊拍照。

有閃光= =+

------------------------------------資料來源:台中縣文化局---------------------------------------
林春娘生於清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十七曰,是臺中縣大安鄉中莊村林光輝的女兒,因家貧從小就給大甲鎮余家當童養媳,未婚夫余長榮,比林春娘大五歲,是余家的獨生子,與寡母相依為命,余長榮十七歲(公元一七八九年)往彰化縣鹿港鎮經商,(又說當雇工)有一天在海邊洗澡不幸被海浪捲走溺斃。此時春娘尚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夫婦並未正式成婚,見余家喪子斷嗣,只有一個孤苦伶仃年老多病的婆婆乏人照顧,春娘雖年幼而深明婦道,即抱定」烈女不配二夫」的志願,終生不嫁代夫行孝道,自此,婆媳相依為命。
春娘早起晚眠日夜紡織,一生辛勤節儉,家中漸有積蓄即立族子余致祥為嗣,娶媳巫氏(苗栗縣通宵鎮巫萬義之女,後以節孝旌表),某年大甲鼠疫猖獗,致祥不幸受染病死,春娘偕媳撫育幼孫,道光十三年仕紳劉獻廷等報請旌表,道光十六年獲准建坊入祠,因家貧延至道光二十八年(西元一八四八年)在各官紳協助下,始建貞孝坊於現址。
同治元年(西元一八六二年)台灣中部發生旱災,加之戴萬生起事,屢犯大甲,水道全被破壞,城內飲水斷絕,地方官吏祈雨不靈,後林春娘出而禱告,傳頓時甘霖沛降,民眾都認係春娘守節盡孝感動天地。春娘一生含辛茹苦,且一門雙節世代流芳,卒於同治三年享年八十六歲。
貞節媽之名是於林春娘死後,塑像供奉於今大甲鎮瀾宮正殿內,每遇天旱就把貞節媽神像請出外面焚香祈禱,果有靈驗:地方人士以春娘雖死而尚能賜福鄉里,即尊稱她為「貞節媽」。
---------------------------------------------資料結束----------------------------------------------

由背面看的樣子

這邊都是一些石碑


這是重修記事

後記:
1.回來查資料才知道
小時候被賣給別人, 未來的夫婿被浪捲走....好可憐啊! 夫家的人會不會覺得她是 不祥的人呢?
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寫照, 家貧只好賣女兒, 女性沒有社會地位.
2.節孝坊 也說明了, 堅持是一種美德.
同時發表於 我的 愛立刻
相關資訊
地址:台中縣大甲鎮庄美里順天路與光明路交叉口
,親戚回大甲都會特地過去買來解饞。如果伯伯還在的話,搞不好已經八十歲囉!!

大大 您真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