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發乾記茶莊」算是西螺老街裡,老建築群裡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茶莊建立於1932年,雙拼式建築,是當地建築特有的特色,也是少數幾間可以參觀的老屋,其他老屋都還有人住,一般人也不會隨便讓別人參觀自己家~~XD

茶莊目前是由地方政府利用,所以會不定期的舉辦展覽、活動。

樓外這花朵長鍊狀的水鐘,是用來導引屋延水流用的喔!

有點斑駁的銅招牌,寫著「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

裡面保留原有茶莊的樣貌,同時也提供許多在地旅遊導覽資訊給遊客。

早期的茶葉就是用不鏽鋼罐,這樣裝著賣,自己很小很小的時候,好像有點印象。

茶行內還展示許多古物,電器產品不發達的時代,秤子就是這樣用砝碼調整比種,來得知茶葉重量的。

比較大件的物品,就用秤桿來秤,秤桿的一端放秤砣,另一端掛要秤的物品,根據秤桿上的刻度,就可以得知物品有多重囉!

栩栩如生的戲偶,精緻的作工看來,年代真的很久遠了~

想更詳細瞭解西螺老街的歷史,可向志工借語導覽系統。

老屋很長,可以分為好幾個階段。

這邊是中庭,有很大片的天井,將光線引進深屋裡。

天井除了採光外,也會引進雨水,所以在中庭這邊種盆栽是很棒的選擇。

這是屋子裡最後一間,可以看到門口,看得出老屋真的很長,從大門口就能看到屋底,這樣的格局在風水學來說,是所謂的穿堂煞,是很不好的格局,所以現代建築就比較少見這樣的格局。

幻想出有兩個老人坐著老竹椅上,悠閒的在中庭曬太陽,喝下午茶。

另一端是老沙發,中西文化形成強烈對比~

早期自來水不方便的年代,大戶人家都習慣在自家打井,方便取水。

這應該是當年茶莊還在經營時,留下來的老招牌。

參觀老屋很有意思,可以從歷史的痕跡,看出前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智慧,在電器化發展尚未成熟的時代,沒有網路,沒有電視,人們一樣過得很充實,很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