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頭糖廠位於嘉義縣六腳鄉,現在是蒜頭蔗埕文化園區 ,已經不以糖廠命名,想必這中間一定有別於一般的糖廠。
雖然這座糖廠離台南很近,不過胖還沒有機會來到這裡,這次趁的來到嘉義縣市搜集景點,就把這裡一起規劃進來,好好的來看這座文化園區。
以前台糖的鐵路,在公路交通尚不發達的年代,是地方主要交通工具,當然在蒜頭這也有跟烏樹林糖廠一樣,擁有一座木造車站,這幾座被保留下來的台糖木造車站,都保留的相當完整,一屋一瓦都留有當年的味道。

從上圖的車站旁邊,及靠進月台那一側,都可以看到雨簷,讓等車的乘客可以在這躲雨。

車站辦公室內一樣可以看的出這個車站的歷史,不論是在牆上的黑板,以及所使用的桌椅,若不是看到外面的車輛,這畫面大慨與 20-30年前拍無太大差異。

車輛要出發時所敲的鐘,這個也算是一個信號確認,當軌道轉徹器等等都切換好之後,車站就發一個信號給司機,告訴司機可以發車了。

現在的蒜頭糖廠,有遊園的五分車在跑,這五分車倒是有別於其他糖廠的遊園五分車,至於是怎麼個特別法,等等來看行進間的照片就知道了。

把小火車與車站拍在一起,那一天的天氣真的是太好了,好到快中暑。

從月台的另一端來看,疑~ 怎麼又一台火車頭,原來蒜頭糖廠的五分車路線,在盡頭處沒有辦法掉換車頭,所以當五分車開到盡頭之時,就要靠著另一端的車頭再拉回來。

小火車出發囉,出了園區,經過第一個平交道,不過在廠區外好像也只會經過這一個平交道。

跟道路平行的五分車,從這邊看,兩邊都有車頭,好像縮小版的推拉式自強號,前後各一個火車頭。

在沿路沒有小花可以當前景,就用芒草來當一下前景吧。

在糖廠鐵路的進出大門這裡,也就是主要園區的邊界,設有一座碉堡,在以前糖廠是台灣重要的經濟來源,因此也受到軍方的保護。

進入糖廠的鐵路,一進來就分成好多條,分別到不同的地方去。

糖廠內,有一台靜態保存著的蒸汽火車 368號,跟 370號的命運大不同, 370號已經復活行駛,這台 368復駛的機會微乎其微啊。

跟糖鐵脫不了關係的糖廠內,都會有這樣的鐵道文物館,裡面收藏著糖鐵的相關設備,從大型到小型的都有。

但是這裡的鐵道文物館怪怪的,一邊是文物,旁邊就販賣著名產,其實台糖的房舍倉庫那麼多,應該要分開才是。

就在逛完鐵道文物館,聽到熟悉的平交道聲音,原來蒜頭糖廠又發了一班遊園五分車,經過廠區內的無柵欄鐵路平交道,旁煙有個媽媽帶小孩來看火車,看能不能把上一代對糖鐵的回憶,傳給下一代。

最後這幾台是糖鐵用的巡道車,共有好幾種式樣,蒜頭糖場算是種類最多的一個糖廠了。



當夕陽西下,也差不多是告別糖廠的時候了,逛完整個糖廠,這裡真的非常大,許多設施也保留的很完整,但唯一不夠完整的大慨就是糖鐵了,在廠區以外的糖鐵,大多被荒草所淹沒,要再次的通車恐怕不容易,五分車搭乘一趟要 100元,是否真的有回憶到以往的糖鐵,或許有吧,但對胖來說,小時候沒有搭過糖鐵,但也沒見過這種遊園車,印象中的五分車都是載甘蔗的,現在台灣還在載甘蔗的五分車已經不多了,改天在製糖期,要到虎尾那邊去看看,去找尋以往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