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說起位在臺南的麻豆,不知道網友們對這個地名有什麼印象?
第一個聯想到的想必是「文旦」吧?
麻豆文旦全臺灣出名,正麻豆老欉的文旦柚是真的好吃。
但是除了文旦、柚子之外,麻豆還有什麼好吃好玩的呢?
如果週休假日要去走走,有沒有什麼值得造訪的地方呢?
這就讓老狗來告訴您!

麻豆是老狗老婆的娘家,
最近這幾個月,老狗因為家中的事務而頻繁的回臺南老家。
當然也一起和老婆順道回娘家去看看長輩,
也順便利用一點空檔到市區週邊值得造訪的地方走走。
走了幾趟後,收集了下面分享的這幾個地點。
網友們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去看一看。
  • 總爺藝文中心:前身是成立於1911(明治44)年的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總爺工場」與「本社」。糖廠部分於1993年正式關閉,1998年開始拆除工廠建築,但辦公室及宿舍區在文史工作者爭取下保留下來,1999年被指定為縣定古蹟。自2001年11月起,經整修後的糖廠辦公區以「南瀛總爺藝文中心」正式掛牌營運。場域內有不小的老建築室內空間,以及廣濶的大草坪。大型室內空間做為藝文展出的展場使用,較小型室內空間則外包為餐廳等商業用途,而戶外空間在假日則有文創市集。經過二十多年,這裡已經成為一處當地民眾的休閒與藝文場所。下面這件展品,應該是最近最能引發共鳴的作品吧!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二層樓高的木造糖廠招待所,可說是藝文中心內吸引遊人的建築地標之一。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 麻豆護濟宮:是麻豆的公廟,創建於1781(乾隆46)年,主祀湄洲媽祖,配祀註生娘娘與福德正神。最近一次重建為1955年,即為現今所見的護濟宮規模。雖然重建的時期已經是二戰之後,但廟宇建築仍保留清末傳統閩南式廟宇建築風格,整體格局形制完備,空間格局方正,由三川殿、過水廊與正殿組成二進一落的合院,且廟內保有具文化藝術之藝品。若有到訪麻豆,不妨順路一訪。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 電姬戲院:這棟當地人稱「電姬館」的戲院建築落成於1938(昭和13)年,由日治時期麻豆望族陳臣所興建。除了上映過默片與黑白電影外,也曾上演過布袋戲與歌仔戲。後期曾做為歌舞團、牛肉場的表演場所,直到1987年歇業。建築物的最大特色,就是具有藝術裝飾(ART DECO)風格的外立面。中央高凸山牆中的三個圖圈,以及左右兩側各有七個的石獅浮雕,就是欣賞這棟建築物的參觀重點。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 麻豆耶穌君王天主堂:位在麻豆市街中的主要路口轉角,外型很有特色的一棟建築物。這棟建築落成於1962年,為天主堂的鐘樓,樓高共計四層。當年的天主教方濟會教士,為求順利開展傳教工作,因而將中國文化融入天主信仰中,藉以拉近與民眾之間的距離。鐘樓外觀採中國宮殿式,覆以琉璃瓦,但外牆上卻有著大型十字架。六十多年過去,這棟鐘樓建築成為極為特殊的地標。旁邊的二層樓建築則是1950年代盛行的日治末期現代主義樣式街屋,興建於1958年,與鐘樓一同保留至今,成為麻豆人印象中的一部分。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 大台南公車故事館:位在麻豆轉運站的二樓,內部展出昔日臺南縣市與公車有關的歷史故事與文物。包括有舊時的公車售票亭、舊式公車駕駛座與座椅實體,地面還有1980年代初期的臺南縣市公車路線大地圖,以及許多公車舊站牌。如果是利用大眾運具來到麻豆的朋友,不妨利用候車時間,上二樓看看這處記錄了許多臺南公車歷史的空間。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 麻豆區文化館:地方小型文化展館,位於麻豆區圖書館一樓,與衛生所、麻豆分局等機構在同一位置,是2000年左右行政院文建會推行一鄉一文化館時成立的地方藝文活動展出場所。在衛生所前面就有You-Bike的站點,來借還車時可以順便進去看一看。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到訪一個地方,除了玩樂之外,吃吃喝喝更是不可免!
下面就來分享幾家老狗認為好吃,十分值得造訪的地方小吃。
  • 麻豆土魠魚焿:麻豆小吃中受到許多在地人支持的美食。一份土魠魚焿內有四塊炸土魠魚,再加上油麵或米粉,對於食量較小的人也足以吃飽。以目前的物價來看,價格真的不高,再加上口味挺好,難怪每次回到麻豆就看到長長的人龍。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老狗曾經造訪土魠魚焿兩次,每次都遇上「人龍+歐都邁龍」,就可以看出來是多麼的受到在地人支持。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 阿助碗粿:正宗麻豆在地人會推薦的碗粿,位在傳統市場內。生意很好,供應本地人叫外賣,而且又是每日限量,所以老狗第一次造訪就撲了個空,第二次一大早去才有機會吃吃看。阿助碗粿基本上就是臺南傳統風味,除了米粿外,內有瘦肉片與鴨蛋塊,醬料口味偏甜。如果不喜歡這種口味的朋友,還是把碗粿留給臺南人吧!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阿助碗粿似乎接了許多本地的大批量外送單,攤位旁有好幾位工作人員這樣一個一個的,把碗粿裝進餐盒裡,然後裝到外送用的大提袋中,可見有多麼受到在地人的支持。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 龍泉冰店:因偶像劇《想見你》而出名的傳統冰店。夏天賣的冰品是傳統好味,冬天賣的甜湯則是其他地方難得吃到的,加了麵茶的傳統甜湯。非常傳統的味道,值得一試。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至於店面外觀,還是維持連續劇拍攝時的樣子。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老狗把上面提到的這些景點與攤商安排成下面的這樣一條路線。
因為麻豆市街停車不便,所以利用位在外圍的麻豆轉運站為起迄點規劃,
全程以You-Bike為交通工具。
這樣的規劃除了方便搭大眾運具的朋友,麻豆小鎮也比較適合騎腳踏車探訪。
至於停車問題,一是停在轉運站附近,二是停至總爺藝文中心。
然後把路線依自身需求做個小小變化。


對了,最近正好是柚子開花的季節,麻豆市街外圍有著許多柚子園。
如果晚上在麻豆郊區活動的話,一定會聞到陣陣的清香。
很特別的是白天不太能聞到這種令人感到清爽的香味,似乎只有夜間限定!
以下按照造訪的時間先後來分享各個地點!


🍜 麻豆土魠魚焿

老狗某天在滑FB上的Reels,正好看到一段介紹麻豆小吃美食的短片,
正巧那時再過幾天要回臺南,打算順道回麻豆娘家,於是趕緊分享給家人。
老婆小孩們看完後,立馬決定一定要去至少找到名列第一的土魠魚焿。
於是回麻豆第一件事,就是先去吃碗土魠魚焿再說。
所以,老狗家的阿塔就在這裡了,因為土魠魚焿就在菜市場旁。
而市場旁停車當然是超級困難,不過麻豆市場的地下室是座挺大的停車場,
以北部人的眼光來看,停車非常方便,一併順便分享給網友。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一走到平面一樓,看到馬路邊排著長長的人龍,心想這些人在排什麼?
這店家沒有招牌呀?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走到另一邊一看,不止人龍,還有「歐都邁」龍。
麻豆是個人口只有4萬多的小鎮,沒有什麼觀光客,更沒有機車出租。
這些機車都是當地人的。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走進店裡一看,果然就是土魠魚焿。
光是看到這堆成小山的土魠魚塊,就知道生意有多好!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要吃碗土魠魚焿得先排上一段時間,先拿號碼,然後再去排隊。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原來店招牌在另外一邊。
話說回來,「土魠魚焿」和「土魠魚羮」有什麼不同?
網友們如果知道的話,來說明一下吧!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排隊的時間閒著也是閒著,拿出號碼牌來合照留個紀念。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人龍怎麼好像沒什麼在推進? 要等到什麼時候呀?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到店裡看一看菜單,麵焿和米粉焿都是$70。
老狗老家附近那家幾年前造成特斯拉當機的「開元紅燒𩵚魠魚羹」已經從$90起跳。
雖然Google評價不低,但個人認為份量小又不怎麼對味…
所以老狗吃過,但從來不會想要分享…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土魠魚焿上桌,左邊那一碗是土魠魚焿米粉,右邊那一碗是土魠魚焿麵。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老狗從小就比較喜歡米粉,所以當然選這個。
內有4大塊土魠魚,口味偏甘甜,又有不算少量的米粉。
除了吃巧之外,食量小的朋友應該也有飽足感,難怪得到在地人的喜愛!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 龍泉冰店

吃完了土魠魚焿,肚子還有點空間,再去找個別的銅板美食享用吧!
原本打算找另一家知名的小吃—阿助碗粿的,無奈已經售罄。
於是轉個彎來到市場另一邊的龍泉冰店,
十二月天,天氣冷冷的,來吃個熱的甜湯好了!
冰店到了冬天,大概都改賣熱甜湯。
老狗只看過潮州的燒冷冰和車城的綠豆蒜,在冬天繼續賣冰的而已…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上次來這裡已經接近3年前,那時兒子正準備大學面試而來到這裡。
轉眼間2年半過去,兒子大學都念了一半了。
那次來真的是吃冰,想知道他們家的冰是個什麼樣子的話,可以看一看這篇…


走進店裡,裝潢竟然一模一樣。還好闆娘穿的衣服不同,不然還真以為時光凍結。
旁邊那一包一包的,就是店裡的特色產品—麵茶粉。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麵茶粉號稱純手工製,不知道怎麼做的?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牆上的劇照當然都沒變,不過價格變了,每項都加了10元。
新台幣貶值呀! 低銷從40元變成50元,上漲25%…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上次來時還在COVID-19疫情中,國旅因國門關閉而相當熱門。
這次來,果然只有少少1, 2桌客人。
除了國人大多出國去旅遊玩耍外,冬天不會想上冰店吃冰是另一個原因。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時就快過農曆年了,吃冰實在太冷,還是來個熱湯圓好了。
他們家的熱湯圓一律加麵茶粉,這可是種特色。
雖然老狗不怎麼愛吃麵茶,不過還是試試,畢竟沒試過呀!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加了麵茶的熱湯圓來了,有沒有覺得很新奇呀?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老狗這碗還加了粉粿和地瓜,可以說稀奇古怪的全到了!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老狗對甜食沒什麼興趣,但卻對甜湯沒有抗拒力,一下就吃完了…
看看這店門口,造型一樣三年不變,只有招牌更褪色而已…
或許10後再來還是這個樣子吧? 味道不要變比較重要。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 總爺藝文中心

今年的農曆年年初二,回娘家吃完飯後,老婆向她的妹妹們提議到總爺藝文中心走走。
畢竟家中眾妹妹們大部分遠嫁他鄉,難得有機會回來。
不如就利用這個機會,到已經轉變成藝文中心二十年左右的總爺糖廠去欣賞藝文活動。
看看和以往印象中的糖廠辦公室有什麼不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總爺藝文中心的前身,
是成立於1911(明治44)年的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總爺工場」與「本社」,
在1912年開始營運,到1990年停閉,1993年正式關閉。
1998年開始拆除工廠建築,但辦公室及宿舍區在文史工作者爭取下保留,
於1999年指定為縣定古蹟。
2001年11月起,經整修後的糖廠辦公區以「南瀛總爺藝文中心」正式掛牌營運。
老狗上次到訪是2021年10月時,曾經寫了這篇詳細的分享文,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去看一看。


這次造訪,因為隨身帶著AcePro,所以可以邊逛邊錄縮時紀錄。
如果想看看最近的總爺藝文中心變成什麼樣子,可以直接點選影片來觀看。
不過因為是隨身錄影,未經後製剪輯,如果覺得拍的挺粗糙,就請多加見諒。


以前遊客少的時候來總爺藝文中心,都是直接把車開進裡面的停車場。
近幾年來訪發現遊客變多了,只能把車停到對面的原製糖工廠倉庫外,
再走過馬路從大門進園區。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進大門後會見到2棟大型建築物,左手邊的是二層樓高的木造招待所。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右手邊則是「本社事務所」,因為外牆以紅磚疊砌而成,別名「紅樓」。
分為西側二層樓與東側一層樓建築,屋身以紅磚疊砌,屋頂採用黑瓦木構造。
因為內部空間較大,成為總爺藝文中心最主要的室內藝文展場。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每次來這裡欣賞藝文展出都會有不同的收獲,這次是很特別的意象書法展。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原本的辦公室空間經過重修後,做為展出空間。
可以看到牆面上有多個長型開窗,都是日治時期盛行的重錘窗。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地面上的高架地板開了一個視窗,讓人可以了解下方的原始地板樣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藝術家及展出作品的簡介。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往內走的大海報,是這檔展覽的創作理念說明。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後方的空間是另一個大辦公室,裡面就是這次展出的作品。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大辦公室這部分只有一層樓,抬頭可以看到屋架的構造。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至於作品就是老狗隨手拍的。
書法能夠寫到這樣的行雲流水、豪氣干雲,相當不簡單。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件作品應該是全場最能讓觀眾產生共鳴的吧!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其他的作品。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參觀完畢,準備走上二樓的展區。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連接一、二樓的樓梯,是老狗個人認為整棟建築物中最值得一看的部分。
木造的樓梯質雅溫潤,不是現代樓房的水泥階梯所能比擬的。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二樓一樣有大型立窗,都是上下對開的重錘窗。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二樓的空間面積不大,但是採光非常良好,抬頭一樣可以看到屋架。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個空間適合展出像這樣的立體作品。
從窗外灑落的陽光是作品最自然的聚光燈。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在一、二樓的樓梯,最有可看性的當屬扶手的轉彎柱,柱頭總會有像這樣的古典造型。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走出紅樓,旁邊就是現在的總爺小舖與觀景台。
總爺小舖在糖廠時期是福利社,成立藝文中心後成為最早的販賣部。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裡還有一件大型的藝術創作,稍後再來仔細看一看。
因為室內展館開放時間到下午5點,所以要好好運用,不然就只能看看外觀了。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來到位在中央樟樹林蔭大道另一側的招待所外。
招待所結構主體部份屬於日式木構造系統,
附屬的衛浴空間除了建築物西側北邊的二層樓增建浴廁是屬於RC框架磚牆構造外,
其餘增建部份皆屬於磚構造。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中央樟樹林蔭大道的另一側還有這棟一層樓紅磚造建築,是昔日的餐廳。
正門具有仿巴洛克風格門飾,並配備白色門飾。現今做為紅磚工藝館。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時間有限,先到招待所參觀。
因為要脫鞋入內,所以遊客人排隊脫鞋當中。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現在內部的展出依然是以糖業發展歷程為主。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不過展出內容好像和上次到訪時見到的有點差異。
這次的展出主題鎖定在臺南的糖業。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櫥窗內的展品已經換過,還出現了甘蔗的標本。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以下的內容是老狗隨手在展場內拍的照片,主要都是在說明臺南地區糖業發展的故事。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內容遠溯到明鄭時期。
臺南人的食物中不乏「糖」的味道,可能就是因為有大量產糖的歷史淵源。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一樓的另一側是大面積的緣側,昔日是休息觀景的好地方。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個空間展出的是和糖業有關的器物。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一片漆黑?原來是天花板的構造物。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裡有圖解說明是如何使用現代科技,讓這棟百餘年歷史的木造建築可以延續它的生命。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房間的中央則有昔日人工製糖時使用的器具展出。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牆上是以卡通畫輔佐說明器具如製作及使用的海報。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另外還有如何以人工方式將紅糖精製成白糖的步驟說明。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還有清治時期的製糖工廠—「糖廍」說明。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房間中央展出的是「糖廍」的模型。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另一個空間展出日治時期的糖業發展。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總爺糖廠最早的主人介紹。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裡是糖業發展的舊影片播放間,空間佈置成昔日上流人士用糖的主要場所—茶室。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最後就是臺灣文學,當然也和糖有關了。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另一個房間,內有海報描繪昔日種植甘蔗、製糖的情景。
保留較大的休息空間,讓遊客可以在這裡稍事休息。
如果是夏天到訪的話,可以來這裡躲一躲太陽。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裡還有一面大海報牆是說明臺灣糖業的重要里程碑。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外側是緣側,一樣是欣賞窗外風光的好地方。
不過下午時間正好西曬,可能熱了點。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因為時間已近黃昏,陽光已弱,拉開窗簾來看看外面的景觀。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拍拍照片效果還不錯。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離開接待所後,往紅磚餐廳移動。
紅磚餐廳為西式古典風格建築,為是昔日供員工用餐之設施使用。
主體結構以紅磚為主要材料,一層樓高,屋頂結構則採用木構造。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因為建築物的用途是做為餐廳,兼做為聚會使用,
所以側面有多個大型開窗,外部還有雨遮,兼具遮雨及遮陽使用。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目前內部同樣做為展場使用。這是參觀當日的展覽名稱與創作藝術家。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內部的展品綜合了多媒體與實體,可以說是很有意思的創作。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餐廳的另一側有增建的痕跡,或許昔日在門外有雨遮或通廊。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老狗走出餐廳後,因為要趕在開放時間結束前到訪其他的室內展館,
所以先越過中央樟樹林蔭大道,往右側的展館移動。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正巧遇上表演活動,待會兒室內部分參觀完畢後,如果還有機會,再來看看街頭藝人表演。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往這棟紅磚小屋移動。據說它是糖廠原本的保健室。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棟建築物有一半做為顏水龍紀念館,另一半同樣做為特展展區。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次的展出主題。因為內部不能拍照,所以只有這張照片。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參觀完繞到另外一邊,就是顏水龍紀念館這一側。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時間已經晚於下午5時,顏水龍紀念館休息了!
老狗猜測這裡的內部和數年前到訪時相同,因為紀念館的展出不容易有所變化。
所以可以參考老狗三年多以前發的舊文。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顏水龍紀念館前面是水池。
每次老狗看到它,總覺得就是小橋流水…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水池附近還有防空洞。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然後又回到這座大型裝置藝術作品旁。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靠近中央樟樹林蔭大道這一帶,在假日形成市集。
賣的物品以手創為主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跨過中央樟樹林蔭大道,來到對面的廠長宿舍外。
這裡有個屋架模型。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廠長宿舍也是全區裡面的重要建築。
先前已經外包做為餐飲場所,但這次看起來是關閉未開放。
所以想了解內部配置的朋友,可以翻一翻老狗上次發的舊文。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對面也有外觀像是昔日日式宿舍的建築,目前圍起來整修當中。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另一棟看起像宿舍的建築,好像外包成餐廳。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走到這裡,應該是農曆年期間特別辦的活動。
除了有市集外,還介紹一點點的糖業歷史。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中間的這片草板是非常棒的蹓小孩、毛孩空間。
記得先前來這裡看過有人與狗在玩飛盤…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旁邊的大型裝置藝術作品,或許純粹是意象展出。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因為這位來自澳門的魔術師正巧要做最後一場表演,
而大部分室內展館都關門了,於是決定坐下來欣賞魔術表演。
同時打開AcePro,錄了四段影片,一起分享在這裡。

魔術表演(一)
魔術表演(二)
魔術表演(三)
魔術表演(四)


這位魔術師來自澳門,年紀相當輕,即將在農曆年後參加世界魔術大賽。
來到總爺藝文中心表演的目的是為了籌措參加比賽的旅費。
這天的這場表演是他在這裡的最後一場。
老狗發現這位魔術師的技巧相當好,幾乎看不出破綻。
台風相當穩,還會找現場觀眾同樂。
希望他去參賽能有好的成績。
下面是一些魔術表演中側拍的照片。
魔術表演(1)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魔術表演(2)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魔術表演(3)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魔術表演(4)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魔術表演(5)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魔術表演(6)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魔術表演(7)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魔術表演(8)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魔術表演(9)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天快黑了,大型裝置藝術品旁的裝飾物也亮起。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最後看看大門口旁的糖機蒸氣車頭,出生於1948年。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來到這裡天色已晚,農曆年期間來總爺藝文中心的參觀,在此告一段落。


🚏 大台南公車故事館

春節假期回臺北前,因為老婆想多留幾天在麻豆娘家。
於是老狗在收假的前一天又來到麻豆,把老婆和兒子放在麻豆轉運站等家人。
自己順便到麻豆轉運站二樓的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逛逛。

大台南公車故事館,對老狗而言可說是個很神奇的存在。
會知道這個地方,源自於紀念章章友的印章分享。
因為老狗就算搭公車回老婆家,並不需要搭到麻豆街上,
所以可以說完全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個轉運站,
當然更不可能知道多出了這麼一個紀錄大臺南地區客運歷史的地方。
查了一下網路資料,原來麻豆轉運站在2015年9月就設置了。
從臺南到麻豆多了搭乘國道客運的選項,
還可以從這裡轉搭眾多橘線地區巴士到附近地區。
而轉運站二樓的空間則在2018年被改造成「大台南公車故事館」,
在2018年11月26日開幕,內部展出昔日臺南縣市與公車有關的歷史故事與文物。
包括有舊時的公車售票亭、舊式公車駕駛座與座椅實體,
地面還有1980年代初期的臺南縣市公車路線大地圖,以及許多公車舊站牌。
如果是搭乘國道客運來麻豆玩耍的朋友,因為站外就有YouBike站點,
不妨把這裡當作第一站或最後一站,騎著YouBike到麻豆市街裡吃小吃,
還可以騎到總爺藝文中心參觀,
或是暫時封閉整修的蔴荳古港文化園區看看昔日蔴豆港的碼頭遺蹟,
順便參拜或參觀麻豆五府千歲代天府的天堂和地獄。

麻豆轉運站的外觀。據說這棟建築物的前身是麻豆果菜市場辦公室。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裡面可以看到經過這裡的各線公車路線圖。
看似路線很多,實則各路線的班次相當有限。
除了2條幹線是按時間間距出車外,其他線的公車都是按班表出車。
「看車班」幾乎是搭過公車的臺南人成長中的記憶。
沒辦法,人口稠密度不如雙北,車次很難有機會達到3, 5分鐘就一班車的程度。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公車故事館在轉運站二樓,老狗猜測知道的人應該不多。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在樓梯的轉角就已經可以看到可愛的候車亭與公車紙模型。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公車故事館的大門,門上有開館時間,想去參觀的朋友可以記一下。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目前的臺南公車採用幹線系統設計路線,
在全臺南各重要交通節點設置轉運站串接各條班次較密的幹線,以及班次較少的支線。
這張照片中是由原臺南縣轄區中各個主要車站整修而來的轉運站。
分屬興南客運與新營客運所有。
大致上也是各條幹線公車的轉乘接駁點。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張照片中的4座轉運站則是由縣市合併後的臺南市政府設置。
除了具有轉乘至支線公車的功能外,還有轉乘至臺鐵及國道客運的功能。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館內空間則是有好多支從臺南各地蒐集的舊式站牌,
地面是大臺南地區1980年代初期的公車路線大地圖。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旁邊有這座完整的新營客運售票亭。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票亭的說明。票亭與代售處是在沒有電子票證的年代時必備的設施。
在幾十年前,要搭公車必須先到車站、票亭或代售處「打票」。
後來演化為上車時由司機手動打票,乘客當場付現。
在電子票證(一卡通)出現後,以上這一些購票方式幾乎淪落到走進歷史的命運。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裡提到前臺南縣、市多家公車業者的故事。
其中有些已經走入歷史,有些是這幾年才成立的新業者,有些則是歷久彌新。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興南與新營是大臺南地區兩家最老牌的公車業者。
興南客運主力在曾文溪以南,新營客運則在曾文溪以北。
老狗小時候陪老媽回楠西娘家,都是搭興南客運。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2家客運公司都算是新公司。
府城客運是高雄客運的子公司,主要承接臺南客運結束後的市區公車路線。
四方巴士則是只有幾條臺南市區路線而已。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2家客運公司則是早已消失。
臺南客運在2003年歇業,所有路線停駛。
當時讓臺南市成為全臺灣唯一一座沒有公車行駛的省轄市。
協成客運則是在1999年就停業,路線由興南客運繼續行駛。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高雄客運是2003年臺南客運歇業時的救火隊,承接大部分的省轄臺南市公車路線。
10年後將路線轉予子公司府城客運繼續營運。
漢程客運則是新加入臺南地區的客運公司,
行駛的路線連接高鐵嘉義站與麻豆站,還有小港機場到臺南。
這2條路線長期以來無客運行駛。
從高鐵嘉義站到麻豆只能搭計程車,跳表大約$1,100左右,或請家人來回接送。
從舊臺南市區要到小港機場出國,也一樣只能搭小黃,跳表大約$1,500上下。
個人認為這2條路線相當有潛力。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仔細看看地面的大臺南地區1980年代初期公車路線圖,這可是老狗年輕時的回憶呀!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不算太密的路線圖,就是那個私人運具不發達的年代,居民賴以出門的交通方式。
1980年代,老狗念高中時,班上大約有1/3到1/2的同學要靠著這些公車上下課。
還有不少同學來自一班公車到不了的地方,只能在學校附近租屋而居。
老狗是幸運的少數,騎腳踏車10分鐘到學校…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裡收集的這些站牌,不但令人懷念,又令人覺得有趣。
例如下面這個站牌。應該怎麼想都想不通有公車可以直達玉山吧?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事實上當然不會有公車直達玉山。
這支名為玉山的站牌,位置在下面這張地圖中,現今的南化區玉山里。


另外還有像這面寫了2層號碼及路線的站牌。
紅字在上層,已經看不清楚。
黑字那些車站,老狗相當熟悉,因為老狗就住在最左邊的兒童樂園和富台新村一帶…
沒搞錯的話,這是從前行經臺南市北區開元路-北門路-大同路-飛機場的路線站牌。
號碼忘了,可能就是5號。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2面應該是臺南客運的站牌,「大林」站就是現在大同路二段的「大林新城」站。
大林是那裡的舊地名。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支站牌應該在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外,學校舊名是「嘉南藥專」。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後面這幾面站牌則是原臺南縣轄區內的,老狗對它們就不熟了。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也是臺南客運的站牌。
早年臺南客運有少數行駛至高雄縣的路線,這些站牌應該屬於其中幾條路線。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另一邊牆面上是麻豆轉運站的介紹,但是前面這些公車座椅比較有記憶點。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還有這些不同顏色的座椅。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還有公車的駕駛座,被原封不動移置此地。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公車故事館內的紀念章,圖案是公車行先牌,每個月會換一組新的。
臺南公車路線那麼多,不知何時才全部輪的完?
老狗有章友每個月都會來收集。至於老狗,就算了,遇見什麼蓋什麼…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 阿助麻豆碗粿

農曆年後一個月左右,老狗回臺南掃墓,順便和老婆來到麻豆,看看娘家長輩。
所以又有時間到麻豆市街吃銅板小吃了!

麻豆街上有2家相當有名氣的碗粿,
一般觀光客大概都會造訪阿蘭碗粿,不過正宗麻豆人都會說這家是給觀光客吃的。
所以老狗來到麻豆那麼多次,阿蘭碗粿吃過的次數倒是屈指可數。
正宗麻豆在地人大多會推薦在市場內的阿助碗粿,
但他們的生意似乎很好,而且又是每日限量,
所以上次農曆年前來到麻豆,只吃到排隊排很長的土魠魚焿。
阿助碗粿因為已經賣完而成為遺珠之憾。
這次利用回臺南掃墓的機會再次來到麻豆,
特地早點起床到麻豆市街,希望這天就不要再向隅了。
只能說還好早點來,不然以阿助碗粿生意這麼好的程度,應該不用中午就又賣完了。

上次來到市場附近,花了不少時間找阿助碗粿的位置。
這次把位置記好,就在市場側邊通道裡,走進去就看到了。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從通道走進來,見到店面所在,工作人員頗多。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店裡的樣子,很顯然沒辦法在這裡享用,因為桌面都拿來放外送的碗粿。
然後,他們只賣兩樣小吃,就是碗粿和肉羮。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找好位置坐下來,點了碗粿及肉羮各一份,看到旁邊這一座小山。
聽到工作人員說要外送100個,這實在太神奇了吧!
看包裝,外送100個碗粿是當地人訂的,他們家碗粿顯然頗受在地人的支持。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臺南碗粿好吃的秘訣之一在於這些醬料,來看看它們是什麼吧!
至於旁邊那瓶辣椒醬,老狗沒什麼興趣,自動忽略。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是最主要的醬油膏。臺南的醬油膏味甘甜不死鹹,要加多一些到碗粿上才好吃!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如果像老狗一樣喜歡多一點味覺刺激的話,加多一點新鮮蒜泥是一定要的。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碗粿和肉羮一起上桌。碗粿原樣像這樣,飄著豬油香。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反正就是醬油膏和蒜泥加好加滿就對了。
外地人看到加了滿滿的醬油膏,心想大概鹹到不能入口了。
其實這才是美味的關鍵。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再接下來是用叉子把碗粿和碗分離,大卸八塊,一塊一塊叉起來吃。
過程當中會發現碗粿裡有瘦肉若干片。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還會有鹹蛋黃,可惜照片拍不出來。
如果是正宗臺南碗粿,還會有火燒蝦,不過現在比較難了,因為物以稀為貴。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至於肉羮,一樣是臺南偏甜的風味,
成塊的裹粉肉羮和筍絲、木耳一同熬煮在羮湯中,
淋上一點黑醋,加上一點芫荽,更好入口。
外地人應該很難適應這種偏甜的口感吧!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老狗在享用碗粿的同時,旁邊三輪車旁工作人員的手不曾停過,忙著打包碗粿進便當盒呀!
原來阿助碗粿受到在地人這麼熱烈的支持。
一定是公司團體大規模訂外送,才會有這麼大的訂購量。
難怪上次接近中午時來到這裡就撲了個空。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吃完碗粿和肉羮,往麻豆市街中的「麻豆媽」方向移動吧!


🛕 麻豆護濟宮


護濟宮是麻豆的公廟,創建於1781(乾隆46)年,主祀湄洲媽祖,配祀註生娘娘與福德正神。
1786(乾隆51)年時爆發林爽文事件,護濟宮被毀,直到亂事平定後於1793(乾隆58)年重修。
由於當時已經是地方公廟,因此地方廟會活動由護濟宮的媽祖主理其事,
日治時期的庄役場、信用組合亦曾設在護濟宮內,而建築物本身當然經過多次重修。
最近一次重建為1955年,為現今所見的護濟宮規模。
廟宇建築保留清末傳統廟宇風格,整體格局形制完備。
且廟內保有具文化藝術之藝品,如陳溪邦的木雕、石連池及陳專友師兄弟合作施作的剪黏及交趾陶、陳玉峰及陳壽彝父子聯手的油漆彩繪。
2018年完成修復工程均循保存原樣之原則進行,幾年前來訪時就看過剛修復時嶄新的樣子。
事隔數年,整座廟宇外觀還是維持的很不錯。
如果有機會到麻豆走走,不妨順道參觀或參拜。
這裡先放一小段老狗這次參拜、參觀的縮時短片,
想快速觀看實景的朋友可以打開影片來看一看。


護濟宮的建築於1955年重修,空間格局方正,外觀屬閩南式廟宇建築。
由三川殿、過水廊與正殿組成二進一落的合院,前有寬廣的廟埕。
右側於1913(大正2)年設金蓮寺,將原本奉祀於廟中的地藏王菩薩移祀於此。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廟埕左側的民居側牆繪上多幅有關傳統忠孝節義、傳統文化的大型壁畫。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三川殿屋頂形式為硬山,屋脊式樣為燕尾大脊。
屋脊以泥塑剪黏裝飾,剪黏鑲嵌材包括陶片及玻璃片。
中脊上為雙龍護三仙,下有西施脊,以八仙裝飾,另有四條規帶,末端皆有戲齣。
雖然三川殿面積不大,但屋頂因為有這麼多裝飾物而顯的相當熱鬧。
下方有一對龍柱,不同於大部分廟宇之龍柱採石雕,
這對龍柱為灰泥塗布於木柱上,再加以形塑。
位於三川殿之龍柱為泥塑名師石連池所做。
兩側對看堵之前步口頂堵以交趾陶裝飾。
兩側身堵亦為交趾陶裝飾,虎側前步口為人物手持「戟」、「磬」,取與「吉慶」諧音。
其他壁堵則以石雕為主,而檐牆上半部則是鏤空木雕。
虎側主題為三顧茅廬,左扇主題為渭水聘賢。
虎側對看堵及龍柱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虎側屋頂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中央屋頂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中港檐牆及龍柱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龍側屋頂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龍側對看堵及龍柱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位於正中央明間的廟匾,以及後方的疊斗,下方的門印,都有木雕裝飾。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在對看堵兩側墀頭有「憨番扛廟角」的泥塑,人偶濃眉大眼。
虎側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龍側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進入三川殿內,可以見到二通二瓜的大木架。立柱上有2對楹聯。
另外還有好幾面匾額,其中一面是「至哉坤元」,為1793(清乾隆58)年貢生黃大英所獻。
三川殿龍側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龍側屋架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中門匾額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中港屋架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虎側屋架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三川殿虎側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廟門上的門神為常見的秦叔寶與尉遲恭。
兩側側門則為宦官與宮女,龍側宦官手持冠與鹿,意謂加官晉祿。
虎側宮女手持牡丹花與爵,意謂富貴晉爵。
龍側側門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中門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虎側側門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正殿為硬山起翹燕尾脊屋頂,上有雙龍裝飾。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正殿內亦有一對龍柱,與三川殿同為泥塑木柱,為陳專友作品。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兩側過水廊下的壁堵亦有交跤陶燒作為裝飾。
龍側牆堵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虎側牆堵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正殿面深為十一步架,棟架為三通五瓜,由三側承重牆與檐柱、點金柱等為主要承重構造。
可以見到如「雀替」、「通橢」、「獅座」等構件上的精緻木雕。
後方神龕的橫向柱間牌樓面看架由門楣上方以雕花坐斗與連續彎栱疊組而成。
正殿虎側視角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虎側屋架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正殿中央視角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龍側屋架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正殿龍側視角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正殿兩側牆面上則是精彩的壁畫。
其中龍側的壁畫,為陳玉峰、陳壽彝父子所做的濕壁畫,主題為南極仙翁。
虎側主題則是麻姑獻壽。
而牆面下半部則是較後期流行的馬賽克磁磚拼貼,推測應該是1970年代整修時加貼。
保留了整修時流行的磁磚花色及構圖。
虎側牆面彩繪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虎側馬賽克拼貼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龍側馬賽克拼貼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龍側牆面彩繪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正殿祀奉神明當然就是天后媽祖。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站在中埕中可以見到虎側過水廊下有一八卦門洞,有馬賽克拼花貼面。
此門洞為1987年,通往虎側祀奉地藏王菩薩的金蓮寺。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於1913(大正2)年新建金蓮寺,造型較護濟宮本體簡略許多。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以護濟宮正殿虎側邊牆作為承重牆,祀奉地藏王菩薩。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金蓮寺中最有趣的也是地面上的馬賽克磁磚,應該是後期整修時再貼上的。
磁磚的花色在1970年代的民宅中也看的到。
虎側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中央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龍側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在金蓮寺前側牆面上的麻豆護濟宮沿革。
內容大致與老狗在前面所述的相同,但歷史介紹的更為詳盡。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參拜完畢,來個大好天氣,到廟埕前方拍一張全景照作為最後的紀錄。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然後,接著往電姬戲院方向步行而去。

🎦 電姬戲院

電姬戲院位於麻豆市區的主幹道中山路上,當地人稱「電姬館」。
戲院建築落成於1938(昭和13)年,由日治時期麻豆望族陳臣所興建。
開幕後,陳臣便聘請專業經理管理,放映黑白默劇片,但因票價偏高,觀眾多為日本人。
二次大戰後,由陳臣三子陳福德接手經營,1949年更名「電姬戲院」。
除了上映過默片與黑白電影外,也曾上演過布袋戲與歌仔戲。
在1950~60年,民間娛樂選擇少的年代,擔負民眾閒暇休閒的重要角色。
日後隨著電視、錄影帶的日漸普及,電影業漸不景氣,
戲院曾做為歌舞團、牛肉場的表演場所,1987年歇業,之後閒置至今。
2018年登錄為歷史建築之後,在2019年曾發生戲院內座位及舞台被拆除事件。
目前整棟建築物內部封閉,只能從外觀欣賞具有藝術裝飾(ART DECO)風格的外部立面。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中間的山牆高凸,內有三個圓框,分別框著「電」、「姬」、「戲院」四字。
老狗個人猜測「戲院」二字原本應該是「館」字,
後來配合更名變成「戲院」二個較小的字。
左右兩側各有七個石獅浮雕,據說象徵著每週七天都在營業。
整棟建築立面裝飾中,最有趣的就是這一部分。
很可惜的是石獅浮雕有好幾個已經脫落。
右側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中央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左側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右側立面的上緣也有日本福神和花草飾,不過已經風化到相當程度,圖案看不太清楚了。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左側與右側相同,上緣也有日本福神和花草飾,但風化的更嚴重。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電姬戲院屬私人資產,在2018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後迄今並未整修。
建築物本體已經無法使用,因此未開放參觀,
只能欣賞外部,懷想當日新片上映的榮景,


⛪ 麻豆耶穌君王天主堂

從電姬戲院往前走,兩側留有許多日治時期的街屋建築,
外觀上帶有市區改正時興建的現代主義式樣,或是折衷主義式樣的街屋建築。
走個200公尺左右,會見到中山路旁有一棟兩層樓,類似日治後期外觀的建築。
再轉個彎就會見到有著中國宮殿屋頂的建築,而這2棟建築物竟然是天主堂的一部分。
接著看到街角的看板,再加上事後查詢的網路資料,
才知道這棟4層樓中式屋頂建築是天主教方濟會聖堂的鐘樓,
二層樓街屋到現在仍是聖堂附設幼兒園。
這棟鐘樓建築落成於1962年,當年為求融入中國文化,外觀採中國宮殿式,覆以琉璃瓦。
在臺灣,天主教在傳教時為求融入臺灣風俗民情以利於傳教,
常會興建有中式建築外觀的聖堂建築,這在臺南市區就有好幾例。
像是延平郡王祠斜對面,開山路上的中華聖母主教座堂,
友愛街上孔廟後方的聖包爾發天主堂。
麻豆耶穌君王天主堂的中式外觀在麻豆街上屹立六十餘年,
已經成為當地人記憶的一部分。


這面在中山路旁的大型看板說明了天主堂與幼兒園的歷史。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旁邊另一面看板則是說明麻豆市街一帶,各個人文景點的相關位置。
裡面的臺灣首府大學已經結束營運,自動忽略這座學校吧!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走到路口的對側,可以清楚的見到1995年重建的聖堂,
還有前面有著中式外觀的四層樓鐘樓,
以及做為幼兒園的二層樓建築。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來到中山路對側,可以把鐘樓與幼兒園建築看的更清楚。
鐘樓有著中式建築外觀,但外牆上卻有個大型十字架,東西並存的外觀令人印象深刻。
幼兒園建築則有著現代主義初期建築的外觀,按官網所述應是興建於1958年。
在1950年代的臺灣建築,沿襲日治末期的建築風格,
很常見到二層樓斜坡頂的建築設計,正立面則由開窗構成的水平或垂直線條做為裝飾。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來到幼兒園下方,這種1950年代建築的造型就可以看的很清楚。
除了有水平或垂直線條外,還會有洗石子的外牆。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幼兒園側面山牆上有大型泥塑人像。
這泥塑人像是那位,老狗就不清楚了。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天主堂所在的中山路是麻豆市區中的老街之一。
可以在一些地方看到日治時期日治改正時新建的建築物立面。
像照片中位在轉角的建築物,前面的泥塑就很有古典風格。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距離幾步路之遙的大樹藥局也是同時期老建築,有著精緻裝飾的山牆立面。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簡單看過市街上的建築後,老狗往衛生所移動,因為想要去租借YouBike。
不過經過了好久不曾造訪的麻豆文化館,於是順便進去繞一繞。


🏢 麻豆區文化館


這裡是一座小型的地區文化展館,與麻豆區圖書館、衛生所等機構在同一位置
是2000年左右行政院文建會推行一鄉一文化館時成立,做為地方藝文活動展出場所。
老狗在過去這二十年間來過這裡好幾次,每次都是來參觀小型展覽。
這次會到這裡的並不是為了要看展,而是為了借用YouBike,
因為站點就在隔壁的衛生所門口旁。
不過即然都到這裡了,就花個10分鐘時間,參觀一下地方藝術作品展出也不錯。
有興趣的朋友就跟著老狗的腳步,走進文化館看一看吧!


文化館的大門,看起來有點歷史味道了!
事實上是和圖書館共同使用這個出入口。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大門的左右兩側各有一組剪黏,左側的體型頗大。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走進大門見到這個看板,推測是在地藝術家的作品展出。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所謂的A, B館就是進大門後的左、右兩側展間,A館在左邊。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這個檔期的展出作品以水墨為主。
A1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A2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B館是A館對面的展間,外部的玻璃窗中也有展品,以工筆畫為主。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裡面一樣是水墨畫的展出。
B1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B2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B3
麻豆土魠魚焿、阿助碗粿、龍泉冰店、總爺藝文中心、麻豆護濟宮、電姬戲院、麻豆天主堂、大台南公車故事館、麻豆區文化館 — 麻豆小鎮文化資產與美食之一日小旅行


老狗個人認為如果有要來館外借用YouBike的話,順便走進文化館來看一看也不錯。
有些時候會遇上自己想看的展出。
這些在麻豆市區附近的景點,分享到這裡告一段落。

現在是柚花盛開的季節,如果有機會造訪麻豆,在郊區晚上會聞到陣陣的香氣。
臺南市政府為了吸引更多人來麻豆走走,推出了「柚愛了-2025麻豆柚花季」活動,
有興趣的話可以點一下上面的連結,
雖然大部分活動都在3月舉行,但4月在總爺藝文中還有「器載柚香-柚花陶藝特展」,
不妨安排個時間到麻豆走走吧!

土魠魚羹不像龍泉冰店、阿蘭碗粿那樣一堆外地遊客,卻是我最推的麻豆小吃美食!只是常常看到一堆人排隊心都涼了….

阿助碗粿號稱是在地人吃的,阿蘭是外地遊客吃的,但配上肉羹湯我兩家都愛!

順便請問老狗大大,麻豆市場那個地下停車場,假日早上也好停車不會客滿嗎?會收費嗎?
Josephpyj wrote:
麻豆市場那個地下停車場,假日早上也好停車不會客滿嗎?會收費嗎?

那個停車場在市五市場的底下,收費每小時20元。基本上,因為要收費,所以停不滿。但是因為進出動線必須經過市場旁的街道,所以頗為考驗技術。
Josephpyj
嗯,早上那條巷子都是人在走,開進去要很大勇氣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