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路133號有間明永曆23年創建的台灣首府城隍廟,對面就是城隍街,直通至府前、開山路口,為當時的交通要道,城隍街上還有間清道光22年創建的銀同祖廟,不過此廟命運多舛,原先在東安坊溝仔底,二戰時遭到炸毀,民國四十六年於原址重建,民國88年時因拓寬道路拆除原建物,後來再以鋼筋水泥重建成現貌,銀同祖廟周遭有不少老房子,不久後又會有間老屋新造的作品。

廟旁有間南洋美食,店面不大,樓上是出租套房,裡面一邊是廚房,一邊是靠牆座位,沒有冷氣,一走進去裡面就是咖哩香,很獨特的咖哩香。

點完菜後,老闆與老闆娘開始現做雞米花,裹了粉然後下鍋炸,慢慢的傳出了油香味。店內的價位算十分便宜,所以有不少是南女學生下課後過來吃飯。

晚餐點了個鮮味蝦意麵、椰漿咖哩飯及一份雞米花,意麵裝在小鍋子裡,乍看之下很像台灣的鍋燒意麵,它的湯頭,不同於台式鍋燒古早味湯頭帶有的溫潤甜味,這一碗喝起來多了九層塔的南洋辛香味,餐點有附冰飲料一杯。

咖哩飯則是盛裝在紙器裡,再放在竹編籃上,咖哩則另外盛裝,特別的是飯上面有炸過的扁魚,老闆娘是台灣人,老闆則是南洋華僑,台南的沙茶爐,高湯的甜度及香味就是扁魚去煉出來的,而這也是從潮汕一帶傳出,到了南洋一帶,結合了咖哩有了不同風味,如今繞了一圈,兩者在台南結合了,感覺很像將沙茶火鍋的高湯拿來拌飯,再加上椰漿咖哩,味道熟悉中卻有新意。

其實它的咖哩飯已經有了一些雞米花,所以單獨來吃的就不用再點了。

價目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