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大圖全文版 請看 http://djphoto.pixnet.net/blog/post/95024942
土溝農村美術館
農 村 一 直 都 很 美 !
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
台南市後壁區土溝里
FB:http://www.facebook.com/pages/土溝農村美術館/383210468356916
展出資訊
村之屋當代藝術展
展期:2012/12/16 ~ 2013/03/15
室內展:六日或國定假日開放10:00~16:00
戶外展:平日假日都有開放
團體導覽 預約電話06.6874505 (平日只接受學校團體預約參訪)
以下是土溝農村美術館在FB上的 自我簡介
鄉情是美麗又哀愁的
美麗太浪漫隨時被幻滅
哀愁太現實卻不願清醒
鄉愁是遺傳基因無可拋棄!
⋯⋯
微風吹來夕陽西下綠色稻浪;高速鐵路對號車廂的廣告,離故鄉又遠又近,成熟作物的金黃隨風搖曳,老農面容的黝黑凝結在記憶中,是故鄉的顏色,像彩色又似黑白。
無關生產經濟;
老農說;不知地球在糧荒,不知台灣糧食自給率?
專家也算不出來。一台斤稻米換八元,一年兩期是老農民確切知道的數據,用汗水來換。
被輕視的農田還可以耕種什麼?
被蔑視的農民還可以生產什麼?
被忽視的農村還需要付出什麼?
除了鄉愁,農田農民農村還能創造出什麼被利用價值?
如果~樂天知命,畏天敬神,是無米樂的人生觀而被周休二日歌頌讚揚!
那生命哲學價不如休耕補助四千五百元了!
<<土溝農村美術館>>
我們要成立一間美術館!
用一個農村來成立美術館!
這個村就是美術館!
美術館就在這個村的四季與農人的生活裡!
藝術在汗水滴下時發芽!
藝術在泥土底滋長漫延!
藝術在黃昏小徑裡漫步!
農民生活美學就是一種藝術~
農田生產果實應該是藝術品!
農村生態情境就該是美術館!
土溝農村美術館
因此孕育而生
身為農家子弟 自小到大 都在鄉下地方長大
對農村自然有一份 很濃的情感
所以標題DJ說 農村一直都很美!
不管在台灣的任何一個農村
對DJ來說也都是美術館! 也都很美!
至於什麼是美?
這是自由心証的問題 只能問自己!
而土溝 起了開端 創了館
站出來 說出農民的心聲
能被聽見 是好事
DJ只希望大家 不是只來拍拍這裡的 社區營造 創作藝術
不是只為潮!
來參觀 來拜訪 能帶更多回去
開始關懷自己生活週遭的農民 農村
土溝農村美術館 的自我介紹
說的! 不也是如此嗎?
土溝
最常見到 朱槿 的身影
在社區 的很多角落
土溝客廳
這裡有 腳踏車可供出租
這裡面 有些東西可以看 有興趣的 可以進去走走~
每個展點
都會有個小門牌號碼
侯老師的家
當天可惜 他們剛好要到後院工作
所以沒能進去參觀
DJ還蠻喜歡這座 小生態池
在後方
還有一座藝術工寮
有很多元素 在這建築裡的一間工作室
室內展館的部份 DJ拍的很少
主要還是要看
展館的標示
如果有禁止攝影的部份
就請尊重 創作者!
就用 一張 當代表吧!
這座紅磚橋下的
大水溝
也跟土溝這地名 有著深厚的關係
紅磚建構成的橋樑 也不多見
瞧 這大客廳 不就有很多 朱槿
以上 是比較屬於藝術裝置 創作 社區營造方面的 土溝村
以下的照片 相信你用心觀察
也可以在你住家附近農村 找到類似的
而這部份 DJ自己覺得 更是農村美術館的概念所在
農村之美 美在它蘊含了 最簡單 最純樸 最無拘無束 最與世無爭的那一面
這是展館之一
但吸引DJ目光的
卻是這些大浴巾
涼風吹拂 飄逸的律動
農村 就該是悠哉的活~
如果只看上半部
不就是一般的三合院平房式建築 中間的部份
但它卻是樓房
中西合併 複合式概念 早在農村!
門美
掉漆美
鐵扣環美
小鐵門雕花美
退色的門神 掉了兩邊的春聯 也美
在鄉下
我喜歡 走到巷子內
看看其他的美
老厝
歲月痕跡的美
那兩根煙囪下
是灶腳所在
是小時候 常被使喚去 大灶起火弄得灰頭土臉 有點小討厭的地方
也是過年過節 炊粿 綁肉粽 愛去湊熱鬧的地方
陰影處 即是乘涼處
一定會有小板凳 或躺椅
老人家 坐著發呆 打瞌睡 過著放空的一下午
穿堂處 更是小時候 追趕跑跳碰 來來去去 好幾回的地方
掛在牆上的衣架 更是老媽打偶的武器之一
這當然不是DJ的老家
但 看的這畫面 那種油然而生的熟悉感 各種畫面
是打從心裡浮現的
人去
屋空
孤獨感
這種寂寞荒涼
也在農村裡蔓延
最後這一堵牆
簡單的閩南式紅磚房
鳥踏 整齊畫一的突出在牆面上
小時候看不覺得美
現在看 卻好美
難道 這就是鄉愁?
也許 是對美感的改變吧?
更有可能 我討厭複雜吧?
很棒的一個農村 很棒的一個美術館
有空 回家看看吧!
DJ可是常回老家的 ^^"
每個人偏好不同 價值觀不同
我喜歡的 您不一定會喜歡
我的感受 也不會等於您的感受
這只是DJ的經驗分享
您也會有屬於您的 ^^ 感謝點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