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統治階層,則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往在此設立管理機構,原因就是進可攻、退可守。
因此,日治時期新化的行政級別為"郡",而郡役所、郡守官邸、郡役所職員宿舍及武德殿等公務機關即群聚在一起。
臺南市政府約莫在2年多前成立了所謂"大目降文化園區",
把2014年已修復的武德殿,2016年年初修復完成的三棟日治時期郡役所員工宿舍全部納入。
其中一棟日式宿舍則作為以繪本的導讀為主的大目降故事館;
另外兩棟連棟宿舍則以BOT型式,委託給台南當地名店,做為文創商品、文創食品的販賣店。
在園區中漫步而行,有種來到日本的錯覺。
只要沒有過多的觀光客,有空時來這裡走走,是件很令人放鬆的事。
"大目降文化園區"的牌子,放在武德殿的外面。
整個文化園區, 包括了武德殿, 你給三棟的日式宿舍,還有一座防空洞。

由於車子停在日式建築的附近, 所以我們從最尾端的日式建築旁走進園區裡。
日式宿舍的外牆,是所謂的雨淋板。
尾端略為上翹的造型,相當特殊。

現在這些日式舊建築,都轉換成為當地的甜點賣店,這家"起初酪印"是其中之一。

這家店裡最甜的,應該是賣甜品的妹妹吧......


從原來的大門看過去,一幅充滿寧靜的日式風景。

日式建築的另外一戶--真心食府, 賣的是據說相當知名的乳液。
不過這個乳液不是用來擦的,而是用來喝的。
喝的人不會覺得很奇怪嗎?


廢物回收做成的造景,帶有特別的美感。

只有風鈴,那風呢?被相機趕走了!

大目降故事館,原本是一棟雙拼的日式建築,現在做為繪本故事屋。
清明節的前一天,很可惜沒有開張營業,不然就可以看看建築內部結構了。

路旁的另一戶日式建築, 雖然也在園區裡, 不過它是私人住宅。

雖然是私人住宅,可是也整修的相當有日式風。從側面看起來,就像新房子一樣。

一旁的紅磚牆上,鑲了一些新化郡各學校舊時的活動照片。
包括大目降公學校、新化尋常小學、新化農業補習學校與新化初中。


另一棟四連棟的日式宿舍,現在分成2家賣店。
畫面正前方是在臺南街頭很常見的飲料販賣機。

這四連棟宿舍的右邊二戶似乎還在內部佈置中,左邊二戶門口倒是有不少人。

走近一看,原來又是另一家名店--找春食堂,賣的火紅的招牌商品竟然是潄口水。
原來,臺南的潄口水是可以喝的,身為臺南人的我竟然過了四十多年才知道.......


隔著一條馬路的對面,是座日治時期留下來的防空洞,原本是要拆除的,經過當地人的巧思,變成了蟋蟀的家。

防空洞被拆一半時,因當地民眾的請求而被保留,因此就成了現在半露天的樣子。

走進防空洞的內部,可以見到堅實的厚牆。
在日治時期軍國主義的統治下,臺灣是日本南進的基地,隨時要準備和他國打仗。
位在地方政治中樞旁,當然要有備戰用建築。

再往前走過停車場,也就是原郡守官邸的位置後,就會看到新化武德殿。
武德殿是日治時期大日本武德會為推廣武道而興建的武館。

目前在台灣還有十多棟武德殿留存,新化武德殿是其中之一,2年多前剛整修完成,開放時曾來參觀過。
這天由於是國定假日,內部未開放參觀,不然就會見到架有彈簧的木地板。


武德殿的側面,和另一些日式建築一樣,都有雨淋板的設置。

武德殿的側面有一株盛開的南洋櫻,和日式建築搭配,真的很漂亮。

盛開中的南洋櫻與武德殿屋瓦。

盛開中的南洋櫻與武德殿屋瓦,就當作在日本賞櫻吧,只是天氣好熱~~~

在武德殿一旁有棟好大的大樹,想必有相當的樹齡。
從樹的所在位置推斷,或許是當年郡守官邸內的樹木。

樹根與老牆就這樣融為一體。

前面是找春食堂的四連棟日式宿舍後方,有點像日式枯山水的造景。

前面是真心食府的四連棟日式宿舍後方。雖然都是四連棟建築,但建築樣式不相同。

走回停車處附近。就用真心食府和店門圍牆上的小花作結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