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不知道有沒有和老狗一樣,出生在臺南的朋友,把原臺南合同廳舍建築外觀烙印在心中,成為消防隊的永遠印象?
小時候,老爸帶著老狗到「石像」遊玩,告訴老狗:「這消防隊啦!」
於是,黃昏時漫天飛舞的燕子,伴隨著牠們築巢的中央塔樓凸出部,成了腦海中消防隊的深刻印象。
所以,在老狗的印象中,消防車的「家」一定會有一座高塔,然後消防車就停在那高塔的下面。
事實上,這棟老狗印象中的消防隊,並不只有消防隊進駐於其中,它其實是興建於1938年的合同廳舍。
顧名思義,這棟建築的興建,在日治時期是為了滿足多個機構「合起來一同辦公」的目的。
而且,它並不是一次就興建完成的。
1930年先完成中央高塔,後來作為消防瞭望臺使用。
1937年再於兩側興建三層樓高的辦公室,在隔年完工,作為為警察會館與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
國府接收後,這棟建築仍然保留消防隊的功能,但空軍利用原警察會館空間作為空軍新生社使用。原本的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則轉變為民生路派出所。
四十多年過去,這棟建築的右翼曾因民生路拓寬而部分拆除並重作立面,但大部分的建築依舊屹立在原地,並於2015年開始整修。
2019年4月,整修完成後的合同廳舍依然具有消防隊的功能,原本進駐在建築中的派出所和保五總隊早已裁撤,原空間變身為「消防史料館」,於今年4月15日正式開放參觀。「消防史料館」內分7個展示區,包括「台南消防先驅:住吉秀松」住吉家族及組織介紹、「消防歷史長河」消防發展史演變、「台南消防記憶牆」展示消防重大事件、「消防英雄」消防救護裝備體驗、「救援SOS」防災知識小學堂及「天搖地動」VR地震搜救任務體驗。
老狗這次在端午節回到臺南,得以進到這棟小時印象中的「消防隊」內部參觀,從裡面展示的舊照片,也想起許多曾在臺南發生過的火災與地震。
合同廳舍是整修好了,但燕子呢? 景物依舊在,人事卻全非!



原臺南合同廳舍 建築物外觀



原臺南合同廳舍,就位在臺南市區內的日治時期大正公園之旁。這棟建築物的興建,可以說是日治時期都市計畫中的一部分。
老狗拍照的位置是在合同廳舍的右翼末端,這個部分在整修完成後,仍由消防局使用。
至於日治時期為何在此地建高塔?
因為這裡鄰近臺南市區最高點-鷲嶺的位置,在這裡興建高達6層樓的瞭望塔,在當時,市區內無高樓的情況下,塔頂就會是市區內的最高點。若臺南市區內發生火災,派駐於塔頂的人員可以立即發現,通知負責人員出發滅火。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合同廳舍的建築外牆,在各樓層間均有裝飾突緣橫帶。
照片中是靠近日治時期大正公園,亦即現今湯德章紀念公園的部分,稱為端部。照片中可見建築物的外形修成圓弧,而且在各樓層都開了圓窗。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修成圓弧的端部,下方設有一個出入口,為消防隊所專用。
基本上,合同廳舍的右翼,含中央高塔目前都還保留消防功能。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目前派駐於此地的是臺南市消防局第七大隊中正分隊。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端部的立面,除了各樓層之間以突緣橫帶裝飾之外,於端部出入口的二、三樓之間又加上了一對壁柱,並且在頂端加上了平山牆。端部的出入口在過去是民生路派出所,還可以在一樓的出口入雨遮上方看到6個原本鑲字位置的方框。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左翼部分臨民生路一段。因在1970年代民生路拓寬而削去立面,現在的立面是大略按原樣重修的結果。印象中,這部分如果沒有因道路拓寬而被拆除,應該也會和右翼與端部一樣削成圓弧狀。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消防史料館



昔日派出所的入口,如今變身為「消防史料館」。 
雖然只是派出所的入口,但在日治時期,仍然要加上一對立柱,來強化其權威性。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入口內的木門仍然維持原來派出所時期的原樣。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展示「消防史料館」前世今生的海報。
從這張海報可以得知民生路旁的左翼立面,在還沒整修前被因道路拓寛而修改的如何醜陋。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進入「消防史料館」內部先見到的接待櫃台,不知是不是日治時期的派出所,就已經是這個造型?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櫃台上的的展示品與DM。那幾個消防娃娃很可愛。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OHTA古董消防車,存在於1950年代,原為民間紡織廠廠內的消防車,報廢後捐贈予消防局,經專家3年時間整修成現況。早年消防隊也是配備此型的消防車。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展區:「合同廳舍前世今生」與「台南消防先驅:住吉秀松」


從這裡開始看,可以了解臺南市的消防工作從何時開始,以及是如何開始的。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合同廳舍前世今生的說明海報。
重點在於中央高塔,即「望火樓」於1930年的啟用,把火災救援帶入新紀元。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早年消防隊使用的消防鐘。此鐘放置在望火樓頂,只要人員發現失火,敲響此鐘,通知消防人員準備出動。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望火樓與合同廳舍的建築特色。
早年在高塔頂部的出簷和托架上方總有滿滿的燕窩。
黃昏時,附近的湯德章紀念公園上方燕子滿天,蔚為奇觀。
這裡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半身塑像,就是有消防之父之稱的住吉秀松。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這裡展示合同廳舍的整修過程。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有關住吉秀松的故事海報。
住吉秀松是位日本營造商人,臺南消防組在1919年成立時,住吉秀松擔任「頭取」,可說是消防工作的起始者。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日治時期的消防員防火衣,以及人工汲水消防車。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回到現代,臺南市消防局直到1998年才成立,之前消防工作屬於警察工作中的一部分,直到1995年「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公布,警消才正式分立,各地方政府隨後成立消防局。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消防單位的logo,中間這隻鳥不是鴿子,而是鳳凰,是一種不死之鳥,能浴火重生,象徵消防人員拯民於水火之中的救災救難精神。 (摘自桃園市消防局網頁說明。)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合同廳舍的中央是個六邊型的中庭,面積不大。
在日治時期許多公共建築常會有這種設計,應該是通風與採光考量。
畢竟那個年代,冷氣機已經出現,但可是高貴的設備。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展區:「消防歷史長河」消防發展史演變


另一個空間是有關消防歷史的展示,從清領時期的發展談到現代。
清領時期,基本上沒有防火及消防觀念,只能求神拜佛。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到日治時期,西方思想引入後,才有真正的消防組織成立,法律上也開始有對應規定。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在日治時期,消防工作原本皆由日本人擔任,但在二戰後期,因日人大多應召入伍,開始有臺籍消防人員加入消防署,擔任消防工作。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二戰之後時期,消防工作配屬警務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消防隊編制在警察局之下,成為一般習稱的「消防隊」,直到1995年警消才分立。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二戰之後時期,消防隊所使用的消防工具。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合同廳舍的一樓盥洗空間,通道的盡頭通往右翼的消防隊。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通往二樓的樓梯,保留過去的外觀。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在一樓與二樓的樓梯間,展出一些過去的消防設備與器具。
像這輛消防車模型。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消防英雄卡。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消防安全倡導拼圖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過去的老照片。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然後還展示到現在消防員還可能使用的「循管下樓」技術。
這是日治時期所發展出來的,讓消防人員節省時間,趕快上火場救援的方法之一。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樓梯間的兩側相片都是由舊照片放大而來的海報。
讓我們知道過往的消防人員是如何盡責的處理他們的工作。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另外,還有一些陳年老照片,都是日治時間或國府領台後,有關消防活動的老照片。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這張海報很有意思,是前任省轄臺南市長張燦鍙幫忙進行消防宣導的照片。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展區:「臺南消防記憶牆」展示消防重大事件


發生在臺南縣市的重大消防事故,幾乎隔個幾年就有一回。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中華日報是臺南在地報紙,這裡提到過到好幾起的火災,腦海中都還有點印象。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過去救災的照片。很多事件藏在腦海裡,看到這些老照片,就已經一一想起了。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這裡另外展出消防人員的制服。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對側牆上則是消防工作的另一股強大力量-義消的組織變化。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他們雖然是義消,但對救災的貢獻同樣很大。甚至還有好幾位因救災而失去生命。
這裡展出的是義消英雄們的群像與事跡。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看到這邊,氣氛開始沈重起來。轉個角度,來看看合同廳舍建築物內部的樣子。
照片中是合同廳舍二樓樓梯間的平拱窗。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從窗內往外看,會見到窗外的藍天,以及新近整修完成的湯德章紀念公園。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展區:「消防英雄」消防救護裝備體驗


在三樓的這一區域,展示的是消防英雄們的裝備。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消防員的個人裝備實在很多,特別是要進入火場時,每個人要背負40多公斤的裝備,因此體能一定要夠好。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而現代消防員的工作,因時代變遷而不像從前那麼單純,只有救火而已。
現代的消防員的三大工作,包括預防火災、搶救災害和緊急救護,幾乎與民眾安全有關的工作皆屬於他們的工作範圍內。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而使用的工具,特別是消防車,也隨著時代的演進,從半人工操作到現在採用的自動化消防車。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另外,執行救護工作時所需的設備與裝備,則展示在這裡。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由於消防員必須負荷裝備重量,因此這裡也開放參觀者,特別是小朋友,試著體驗消防員的裝著。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另外,除了展示消防員身上的穿著外,還示消防車上的配備。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部分配備展示於此。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現代消防隊在救火或救災時會使用的器材,可真是五花八門。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另一邊是傳統的救火工具,例如日治時期的消防車等。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這是日治時期的消防車特寫,當時可能是用獸力拉動。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照片下方的器材稱為集水加壓器,可收集鄰近的消防栓出水,變成一股更大的水柱力量。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在牆上的是滅火彈,和現在在大樓內常見的到的消防水帶箱。
而在地面上的則是傳統消防栓,以及現代的隱藏式救火栓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滅火彈特寫。
當發現起火時可將其朝火源丟擲,產生滅火的效果,現在大多為滅火器所取代。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室內展覽看到這裡,來瞧瞧窗外的景觀。
打開窗戶,見到的是臺南市中心的圓環-湯德章紀念公園。
這座圓環落成於1911年,在日治時期稱為「大正公園」,是當時臺南市都市計畫的中心點,當時所有的重要官署皆坐落於附近。
園環當中有一座石像,為紀念臺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而立的「兒玉壽像」,因此老一輩臺南人常稱此圓環為「石像」,老狗小時就常聽父執輩對此地如此稱呼。
國府接收後,將此圓環易名為「民生綠園」。
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這座圓環因位於市中心,因此成了槍決被逮捕人士的地點,當時的律師湯德章就在此地被槍決。
1997年張燦鍙市長上任後,翌年2月27日宣布將此地更名為湯德章紀念公園。
最近一年,市府展開圓環環境整理,拆除四週的鐵欄杆,今年變身為照片中這樣的開放式圓環。
這座圓環是老狗小時玩耍的地點之一,那時在圓環正中央就已經有 國父孫文的銅像,所以應該在1970年之前, 國父銅像就存在於該處。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這是窗戶下方對湯德章紀念公園的解說,以及和合同廳舍之望火樓之間的關係。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展區:「救援SOS」防災知識小學堂


這個區域展示的是消防人員的救災行動。在1999年的921地震之前,國內並無特搜隊的建置,當時的消防人員常是穿著照片中的橘色制服救災。921地震之後,各地政府紛紛成立特搜隊,來執行較困難的救災行動。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在這裡有一些救災常識的說明。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防災小學堂,讓參觀者了解相關知識。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救災場景展示。照片中的是常用到的器材。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這兩處場景是模擬1964年白河大地震與2016年美濃地震,維冠大樓倒塌的場景。
以及說明當時的蒐救人員如何在斷垣殘壁中救災。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展區:「天搖地動」VR地震搜救任務體驗


這個區域則是以VR讓參觀者體驗搜救任務的困難性。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兒子也去湊一腳,玩了一次。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從兒子的反應來看,在斷垣殘壁中蒐救,真的非常困難。
在一片漆黑,什麼都看不到的狀況下要找到人,非常不容易。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從三樓的展場,可以看到天井內側的合同廳舍建築外觀,其實和外牆是相同的建築語彙,都是由突緣橫帶來分隔樓與樓之間。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消防史料館」的內部展示,到這裡差不多都看完了。回到樓梯間往樓下移動,又見到這位停留在滑管上的消防員model,心中對這群救難英雄的尊敬油然而生。
有他們的努力,讓我們的社會每次遇上災難時,總是能夠堅強的挺過去。
謝謝這群勇敢的救難英雄!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註:本文參考資料 
臺南市政府消防局官網: http://119.tainan.gov.tw/page.asp?nsub=B30000
臺南旅遊網: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759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E%9F%E8%87%BA%E5%8D%97%E5%90%88%E5%90%8C%E5%BB%B3%E8%88%8D
聯合報:
https://udn.com/news/story/7325/3757222
國家文化資產網: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980626000002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5
地址: 700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2-1號
營業時間: 9:00 ~ 18:00
文章分享
景點說明
  •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5
    地址: 700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2-1號
    營業時間: 9:00 ~ 18:00
    電話: 06-2975119#2202
    無線網路: 尚未提供
    網站: 立即前往
景點體驗評分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名稱: 臺南市 中西區 原臺南合同廳舍 -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消防隊
地址: 700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2-1號
體驗評分: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