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日軍營舍為國軍所接收,原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成為光復營區,直到1966年轉為成功大學所使用,成為"光復校區"。原本的第二聯隊本部改稱禮賢樓,現今為藝術研究所;原本的第七、八中隊營舍改稱大成館,現今為工業設計系館;原本的第五、六中隊營舍則為現今的歷史系館。而當年裕仁皇太子手植的榕樹,多年來早就開枝散葉,成為整座成大校園中最大的榕樹,多年前就已經是成功大學的地標之一。
原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的建築,是目前少數殘留在臺灣的日治時期軍事建築中,又留有迴廊、山牆與門廊等西方建築語彙的建築,外觀厚實雄偉,具有特殊的建築意涵。這本相簿中,除了有原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的照片外,還有榕園及與其相望的成功湖。這3棟建築、榕園與成功湖,構成一塊具有美麗且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園區,有機會來臺灣玩的朋友,除了逛中西區老街肆之外,別忘了來東區的成功大學校園中走走,絕對會發現寶藏的。
從勝利路側走進校園內,第一個見到的是歷史系館。
這是歷史系館的東側門。陽台、拱圈迴廊和紅磚牆是這棟建築的特色。

照片中是歷史系館北側,即原本的第七、八中隊營舍,最主要的入口採用古典羅馬式樣門廊的形式。

在北側主要入口的左右側各有一個次要入口,陽台上有五芒星裝飾,是日軍的代表之一。

北側由於是建築的主要立面,因此在主入口兩側的對稱拱圈迴廊,也是這棟建築的特色之一。

歷史系館北側最主要入口由門廊各由六根托次坎式立柱及三角形山牆所構成,也是這棟建築最主要特色。
- 右前視
 
- 前視
 
- 左前視
 
在北側主要入口的左右側各有一個次要入口,照片中是右側次要入口,陽台上同樣有五芒星裝飾。
- 前視
 
- 側視
 
歷史系館的西側入口,被榕樹遮蔽,難以拍到全貌。

與其相隔一條馬路的,是宛如雙胞胎的原第七、八中隊營舍,現今為工業設計系館的東側入口。

歷史系館的西側次要入口,和北側次要入口相較幾乎相同。

仔細看一看陽台女兒牆的裝飾,相當精緻。

歷史系館南側立面,同樣是連續拱圈迴廊。
- A
 
- B
 
南側次要入口之一。

在歷史系館南側前的裝置藝術。

南側主要入口,只有四根立柱,上方女兒牆部份加高形成山形壁的形式,整體來說比北側主要入口簡單許多。
- 前視
 
- 左前視
 
南側次要入口之二。

整棟建築的次要入口共有6處,可說是完全同樣的造型。

迴廊的內側。在南側的迴廊明顯的窄小,僅容一人通過,裝飾性質濃厚。

這張照片是從拱圈看遷移至此處的小西門。

北側的迴廊相對寬廣許多。

迴廊拱圈還設有拱心石。

北側次要入口之一。
- 前視
 
- 左前視
 
移動到成功湖畔。由於家住的離成大很近,所以這裡也是小時候玩耍的地方。

這裡有不少野生的小動物。
- 松鼠
 
- 野鴨
 
成功湖一隅,湖上的小橋很有歷史了。
這些照片算湖畔美景嗎?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成功湖地標。

湖畔的大草原,遠方就是裕仁皇太子手植的榕樹。

從不同的角度看大榕樹。
- A
 
- B
 
- C
 
- D
 
大榕樹的側枝。
- A
 
- B
 
- C
 
原來還有大榕樹養護計畫。

榕樹的故事說明牌。

原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的第二棟建築,就是原本的第七、八中隊營舍,現今的工業設計系館。

這棟建築和歷史系館相當相似,次要入口的造型和歷史系館的次要入口幾乎相同。
照片中是北側次要入口之一。

位在工業設計系館北側的中央主要入口,和歷史系館相當近似。
- 前視
 
- 左前視
 
同樣是托次坎式立柱。

北側立面的連續拱門迴廊。

工業設計系館北側的次要入口之二,也是同一個模子打造的。


工業設計系館的西側,以及次要入口。

西側次要入口及建築中央通廊。

工業設計系館的南側立面,和北側立面相同的連續拱門迴廊。

工業設計系館的南側主要入口,同樣有4根立柱,但上方少了山牆裝飾。

位在工業設計系館西側的藝術研究所,當年的第二聯隊本部。
相對而言,藝術研究所顯得誇張與華麗。

藝術研究所的側立面。由於當年為聯隊本部,因此建築裝飾較前2棟中隊舍建築來的華麗
- 左前
 
- 右前
 
第二聯隊本部的北面立面,整體上來說每個拱圈的裝飾都相當精緻,和前面兩棟建築的樸素感覺不太相同。

北面凸出平面的主入口門廊有兩處,此為其中之一,由一個比兩側拱圈較寬且高的拱圈所構成。此張照片中的東側門廊,拱心石處理成「渦卷形式」,與其上山牆的山尖連成一體。

北面凸出平面的主入口門廊有兩處,此為其中之二,為西側主入口。


迴廊內側也有相當的裝飾。

迴廊內側也有拱圈,以及牛腿裝飾。

藝術研究所的南側立面,由連續拱圈所構成。
- A
 
- B
 
- C
 
從這個角度可以同時見到藝術研究所與工業設計系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