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10分鐘到公車站,才在「大臺南公車」APP上發現下班車要50分鐘後才會到。
別懷疑,就是50分鐘。
住雙北的朋友可能很難想像,等公車等50分鐘是怎麼一回事。
但在雙北以外的地方,公車班距超過1小時是稀鬆平常之事。
即然如此,一旁就是臺南公園,就好好利用這50分鐘,來個懷舊小旅行吧!
那麼,為什麼會為這篇分享文下「找尋兒時記趣」這個次標題呢?
由於臺南公園離老狗的臺南老家很近,所以這裡是老狗小時候常來玩的地方。
小學一年級時的郊遊,現在叫校外教學,也是來這裡;
也因為這個原因,這座公園也成了家中2個小朋友幼時讓阿公阿媽帶的那段日子常來玩耍的地方。
臺南公園可以說就是老狗的童年回憶,也是家中2個小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這座百餘歲的公園,在現代的眼光來看,只是座小型公園。
然而,它卻承載著許多臺南當地人與外地遊子的記憶。
就利用這次偶然的機會,好好的看看它的變化吧!
臺南公園面積約4萬餘坪(15甲),完工於1917年,位置在清領時期臺南府城北緣城牆附近。
因為身兼熱帶實驗林,所以裡面栽種了不少熱帶植物。
分享文的第一張照片,就放上府城史蹟「燕潭曉月」中的燕潭,這可以說是臺南公園最能吸引遊客的一景。

老狗是從公園的東北角,就是臺南二中外的公園北路、北門路口走進公園的。
這條通道,現在已經是翁翁鬱鬱,綠蔭蔽天。

路旁小丘上的大樹,好高好高。

往前走遇上一條人工造景小溪流。

園內的樹大部分都有相當的年紀。照片中的好像是金龜樹,有著很多很多的樹瘤。

走沒幾步路就到了兒童遊樂場,這裡就真的是兒時記憶了。
印象中,小時候在這個兒童遊樂場有大象溜滑梯、大地球和鞦韆,還有很多其他的玩具。現在幾乎把所有的玩具都更新了。

防空洞也是兒時回憶之一。
小時候這些防空洞都是孩童玩耍的空間。

除了防空洞,還有單槓。這些都是兒時回憶。

在防空洞和單槓前就是原臺南公園管理所。這棟建築與公園同時完工,造型特殊,有點像童話故事中的西洋式小房子,現在列名直轄市定古蹟。老狗印象中,它曾經做為派出所,在它的外面有鳥籠和猴園。
- 正前側

- 左側

- 右前側

在公園管理所前的文元溪,是公園內燕潭的下游。

這一帶的椰子樹在老狗小時候就存在了,如今已經高聳入天,但在從前似乎不曾見過它結過椰子。

往公園的西北角移動,這一大片樹林栽種整齊,也是從老狗小時候就在這裡了。

公園的西北角地勢稍高,有點像小山一樣。
爬上西北角就會見到這座存在少說40年的舞台,以及一大片草地。
但老狗小時候不曾見過在這裡有表演活動。

從西北角往南邊走,會見到這座涼亭,是公園中5座涼亭中的一座。
早年,這些涼亭都是老人會、早覺會等的活動地點。
老人們常會在這裡唱歌或是運動。
現在,老狗再過個十多年,也要變成老人了。
由狗進化為人,好像不錯~~~


舞台前的步道,旁邊的樹木和東北角那一帶的樹木品種大不相同。

走著走著,來到了公園西南角。
這裡是臺南公園的正式大門所在,有條筆直的椰林大道。
老狗小時候的臺南公園是有圍牆的,
而且印象中,圍牆還改建過一次,從磚牆改為鐵欄杆。
印象中應該是許添財市長任內把公園的圍牆與大門全部拆除,
變成現在完全對外開放,與市區融於一體的公園。
據說會拆掉圍牆,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治安因素。

公園大門現在僅存意象而已。只留下說明牌。
這裡的說明牌還有越南文和印尼文,最大原因就是臺南公園離火車站近,已經成了移工假日散心的地方。
老狗是在中午左右造訪的,公園裡八成以上是外藉移工。

公園導覽圖,應該請臺南市政府來更新吧!
已經被太陽曬的裂的不像話了!

由於大門的位置和老狗等車的公車站,正好是公園的兩個對角,於是老狗循原路走回公園內,順使記錄筆直的椰子樹。

這條小徑是沿著公園的南側向東前行。
照片中的大樓是公園國小教職員大樓,拆除日式宿舍蓋的大樓,賣斷給公園國小的教職員。

繼續往公園內走,可以看到外籍移工在公園內聚會、談天。

公園南側這一帶的林木又和其他角落不太相同。

繼續往前走,就見到了燕潭。
老狗上次在2015年4月來訪,當時南臺灣大旱,燕潭的水來自地下水,所以水位低到接近乾掉的地步。這回造訪終於見到它本來的樣子。但現在水情同樣緊張,會不會2個月後再來,又是像上回一樣,乾到幾乎完全沒有水的程度?

老狗個人覺得燕潭邊可說是城市中的一隅好風景,仔細看不會輸給國外的景點。

雖然潭中的念慈亭量體甚大,但池中有這麼一座建築物,為一片碧綠中增添一抺橙黃,也不錯啦!

和念慈亭相連的是念慈橋,有點像澄清湖中的九曲橋。

走了這一小段,發現真的有不少移工利用農曆年假期來這裡和同鄉聚一聚,因為幾乎都是三五成群群聚聊天、吃東西。

這裡好像有條小船在潭中?
不,它是個涼亭,從老狗有印象時它就存在了。
遠遠看像是條在潭上的小船。

位在東南隅的涼亭,是本地人聚集的地方。
至於涼亭內為什麼有那麼多機車?
這就是臺南人的壞習慣…Door to door transportation,幾乎完全不走路的。

因為必須回到公車站等車了,於是老狗打算走過燕潭,回到公園東北角去。
這座橋和涼亭都是臺南幫商人吳修齊先生,在1980年代捐贈的。

橋上看念慈亭。

橋上遇見自強號火車。再過幾年,應該就看不到火車了。

念慈亭。

從橋上看那座很像小船的涼亭,從這個角度看,像不像是湖中遊船?


這座橋應該是仿九曲橋建的,彎彎曲曲,給遊人從不同角度賞玩公園與燕潭美景。



走過燕潭,回到防空洞邊,看到公園內的另一座古蹟—重道崇文坊。

重道崇文坊建於1815(嘉慶23)年,當時清廷為旌表林朝英獨立捐貲萬金,修建縣學文廟而頒重道崇文匾額,賜六品光祿寺置正職銜,並准建坊。此坊原本位於現今南門路原臺南警察署前,因闢建南門路而由林朝英後人出資移置此處,整體而言相當完整。
坊前的小橋沒記錯的話,老狗小時候它就是這個樣,推測應與公園同壽。

重道崇文坊由青斗石、白石與花崗岩所造,為三間四柱二層的形式,夾杆石上飾有石獅。
- 前側

- 後側

前後側的坊聯不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仔細看看。
- 前右外

- 前右內

- 前左內

- 前左外

- 後左外

- 後左內

- 後右內

- 後右外

看完重道崇文坊,老狗要搭的公車也快來了,速速往公車站移動。
見到這座老狗小時候就存在的涼亭。
小時還曾經從旁邊的樓梯爬到涼亭頂看風景。

要離開公園前,回頭再看公園內的燕潭,才發現真的處處是美景。

打算來造訪臺南的朋友,有沒有想來逛逛這處已經104歲的老公園呢?
它離火車站非常近,下火車走路10分鐘內必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