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iocarpus wrote:
我是在楠梓出生、長大的老楠仔坑人…
感謝在此土生土長的A大來留言,告訴我們好多楠仔坑的故事。
老狗雖然是在臺南長大,但在這次出差之前,從來未曾認真的造訪過楠仔坑。
「楠梓」就是高速公路旁的一塊路牌而已。
而市區呢?或許曾經路過,但是一點印象都沒有留下來。
去年5月的出差,因緣際會的控到硬碟中的照片,發了這篇文章。
然後,還能找到好幾位土生土長的在地朋友,告訴我們好多故事,真令人興奮!
ariocarpus wrote:
因為我沒上小學前是不會 ( 或者只會一點點 ) 聽或講國語 ( 因為家人只會講台語或者很差的台灣國語 )。
1970年代以前,很多南部的小朋友都是這樣,在還沒上學前根本不會講華語。
那個年代的長輩們可能還受過幾年的日本教育,完全沒受過正規的華語教育,怎可能期待他們會講華語?
再加上電視不普遍,每天發送的時間短,也不可能被電視「潛移默化」,所以不會講華語很正常。
至於老狗呢? 很小的時候就會聽會講怪腔怪調的國語,因為老家的對面就是眷村呀~~~

ariocarpus wrote:
印象中派出所的牆壁還有不少射孔、正對面的公車站牌旁還有一個水泥碉堡呢
老狗臺南老家附近的派出所,差不多也是這個樣子。
有沒有彈孔沒印象,但是門外有個半地下的防空洞,也可以說是碉堡,倒是沒錯!
後來派出所拆除重建,但碉堡留到現在,因為派出所路沖,要靠碉堡擋煞氣…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