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翻車事件不談,內獅車站是南迴線鐵路上,宮庭式建築的代表車站。

在民國70年代末期,南迴線鐵道的工程也進入尾聲,那個年代,台灣的公共建築興起了一鎮宮庭式建築風,差不多同時期的公共建築,很多都是採宮庭式建築,鐵路車站也不例外,我所知道的有阿里山車站 (毀於 921地震),以及被鐵道迷戲稱為中華料理屋的羅東車站。

南迴線鐵道上,就在那個年代興建的,自然有不少車站採用宮庭式建築風格,其中以內獅車站最具代表性。

從月台往回看內獅車站。

在月台上,很醒目的候車用遮雨棚,這大慨是南回線鐵道上最具特色的月台了。

原本內獅車站的佔地很大,不過因為營運狀況不如預期,所以整個站場的軌道只剩下主線,其他所有的側線都拆除了,除了柴快車外,對號車已經不停靠了,希望這個車站別像多良車站一樣,繼續有列車停靠,即使只是柴快車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