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老狗本身就是長住臺北的臺南人,過年返鄉看看是一定要的。
另方面由臺南再往南走,就是平常很難在一天內開車往返的地方。
再加上家中有長輩,須要比臺南更高的氣溫與更多的陽光。
所以今年也不例外。
我們一家子利用過年的這幾天來去,來去潘孟安縣長常說的「多一度」的地方走走去!
第一站就來到了大鵬灣,造訪才開放不久的海上教堂。
之後造訪可可的種植園區—可因山,
最後來到好多年前就已經知道要採買的萬丹紅豆餅。
反正過年嗎! 吃吃買買是一定要的...

▓ 海上教堂 in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
說起大鵬灣,住北部、中部的朋友會想到什麼?是賽車場、卡丁車場,還是水上機場?
其實大鵬灣是座面積很大的潟湖,大約有5平方公里左右。
因為水深不深,目前在2~6公尺之間,因此在清治時期即是養蚵的地方。
日治時期末期日本海軍航空隊在灣區建立水上機場及潛艇基地,
因此在沿湖岸一帶有不少當年水上機場的遺跡。
國府接收後設立空軍幼校,禁止養蚵。
幼校結束後,養蚵業又恢復,並且曾經興盛。
但目前已經因水質惡化及政府徵收做為國家風景區而消失。
之前在潟湖中還有座由廢蚵殼堆積而成的蚵殼島。
老狗的父母親在十多年前還曾經參加地方旅行團來玩耍過。
不過根據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官網所述,蚵殼島已經因風災受損。
但是去年卻出現了另一座在潟湖中的建築物而取代。
那就是這座全臺唯一的海上教堂。

我們一行人開著2部車來到大鵬灣,可以說完全不用擔心停車問題。
因為屏東的景點可說有一大共通特點,就是地方很大,大到一定會需要開車或騎車代步…

我們把車停在這架大飛機下。
這架飛機從前是觀景台,之前老狗來過大鵬灣,進到這架飛機下面的空間是要買門票的。
或許是因為整個園區內部實在大空虛,承包廠商經營不下去。
而後由風管處收回,現在才會改成不用門票。

這座飛機觀景臺還挺像真的飛機的,多年前剛啟用時應該也是知名景點。
不過人總是喜新厭舊,已經存在這裡好長一段時間就不再吸引人了。
要注入新的因素才能再度吸引遊客。

在大飛機的旁邊是「海之女神(你容我融)」大型裝置藝術品。
由蚵殼與鋼骨構成,是2019年臺灣燈會的主燈之一,現今可以說是另一個地標。

換個角度就可以看出來女神的裙子就是蚵殼,全是白的。


這天是大年初一,運氣不錯的老狗遇上了耶穌光。
即然如此,那就多拍幾張照片吧!

遠方的這座橋很有名氣呀! 它就是會開啟橋面的鵬灣大橋。

2017年過年時,我們家到過橋旁,拍過橋「斷掉」的樣子!
那時也發了篇分享文:
夕陽、瀉湖、開橋秀 -- 屏東東港 鵬灣跨海大橋
現在橋還會不會開,這老狗就不知道了…


目前大鵬灣開放遊客自由進出的空間就如照片中這張看板所示。
遊客中心那一區已經去過太多次了,因此這次就不再造訪。
只造訪去年(2022年)9月才開放的海上教堂和週邊空間。

轉過頭,把女神和飛機一同入鏡。
天空雲層很漂亮。

走著走著看到地面上的凸起,這應該是日軍或國軍興建的防空洞吧?

在岸邊有這樣一條像是水溝的建築。
老狗第一眼直覺覺得它是軍方的設施,可能是要停小艇用的吧?

旁邊有面解說牌,果然猜的沒錯。

走了一陣子,終於看到海上教堂的指標。
後方的一片白是人造花圃…


這裡有兩面解說牌,讓它一同入鏡吧!
老狗可以省的打字!

遠遠望過去,在湖中的那個方塊就是海中教堂了。
有耶穌光陪襯,氣氛有沒有不同?

至於這個烤肉店就是西塔台,昔日日軍以大鵬灣做為水上機場時所使用的塔臺之一。

要前往海上教堂要走過這條長長的堤岸。

回頭會見到這條大魚,就是2019年屏東燈會的主燈「巨鮪來富」。

另一個角度是靜水如鏡的廣大湖面,也難怪日軍把這裡當作水上機場。

轉個方向,海上教堂本尊和大橋同框。
從這裡可以看到教堂建築為鵝黃色,帶有西班牙風格的教堂外觀建築。
鵝黃色外觀在海中相當醒目。

走在長堤上,偶而會見到有高手在潟湖中玩風帆,也會見到有遊湖遊艇。
讓它們很巧的同框吧!

這遊艇怎麼搭,老狗沒有研究。
有興趣的朋友就自行谷歌吧!

長堤頗長,繼續向前走。
剛剛的照片全是望遠鏡頭的傑作。


回頭看看飛機觀景台。

還有這條大鮪魚…

聽說它又會發亮了,有機會黃昏時再訪。

走走走…終於近一點,耶穌光來加持!

整座教堂都是鵝黃色的,很像雕堡。
不過它不是真的教堂,只是建築物長的像而已。

無恥濾鏡又來攪局,變成了惡靈古堡…



在教堂旁離遠方的鵬灣大橋近一點,可以看的更清楚點。

長堤在教堂之後又延伸了一段,從這裡可以見到教堂的另一側。



也可以更近距離的遠眺鵬灣大橋。
特殊的斜張橋造型也是頗為吸睛。

回到教堂旁,近一點來看看它有什麼特別的。
基本上就是造型與顏色吧! 和藍天與海水頗為搭配。

現在要進教堂消費必須排隊,因為可容納人數很有限。
看一看還要等上一個多小時,家人當下決定放棄了!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變成練功拍照時間…
挑個幾張還能看的放上來分享!


還有遠方的大飛機,也是練功拍照的對象…



剛剛就有看到有人在划輕艇,只是一個不小心就不見了。
現在他們又划回來,怎麼可以不幫他們拍張照?

還有剛剛的風帆哥…
和遠方的神明合照吧!


回來的路上,在長堤上發現岸邊有這些大型藝術品,會不會是2019年燈會留下來的?

這個是不是也是2019燈會的主燈之一?

冬天氣溫降的快,該把長輩帶離海邊了。
在大鵬灣看了不少無敵海景!

走回飛機觀景台下方,準備往下一站移動…


大鵬灣海上教堂的位置,應該很容易找到才對。
▓ 枋寮 可茵山枋寮旗艦店 COCOSUN
離開大鵬灣前,老弟問老狗接下來要去那兒玩耍。老狗看了看地圖,隨口就說「去可茵山看可可吧!」
為什麼會想去這裡? 因為老狗沒見過可可呀!
於是,接下來陰錯陽差,我們倆兄弟分別去了可茵山的2家店。
不過這也好,2家店不同的內容都看到了…
只能說大致上就是可可,或說是巧克力賣場。

停車場入口旁的導覽地圖。
我們去的是枋寮旗艦店,位在戰備道旁。
從地圖上可以發現場地其實不小。
只是我們忙著找人,所以只去了餐廳,買了咖啡和巧克力。

這就是餐廳主建築,門口正前方有可可果的大模型。

餐廳前還有不少人工造景,適合帶小朋友來玩耍。

餐廳內頗為漂亮,很適合拍照。
不過我們因為各去了不同的農場,所以也就不打算用餐了…


這就是可可果實,還是第一次見到…

感覺長的有點像木瓜…


在連絡時,老弟把照片傳給老狗,才發現我們各去了不同的地方。
老弟去的是可茵山在萬巒的農場。

拿著這張照片去問餐廳櫃檯工作人員,才知道原來在萬巒還有另一座可茵山…


那邊的展示內容似乎比較豐富,還有介紹巧克力是怎麼做出來的。

然後還有實際植株可以了解。
原來可可果實是長的樹幹上,不像其他植物,果實是長在枝端。
可以說是另類木瓜嗎?

最後放一張可茵山枋寮店的餐廳全景照。
想造訪的朋友不要像我們弄錯了…


可茵山枋寮旗艦店的位置:
(其實,萬巒店也是旗艦店…
)▓ 萬丹 (黃)萬丹紅豆餅
即然和老弟已經分道揚鑣,那接下來的採買行程就我們自己來了!過年期間要買個吃的,真的難上加難,特別是去名店…

在萬丹的這家紅豆餅,從老狗在2005年玩微笑臺灣活動時就已經知道他們了。
沒想到十多年下來,每次造訪都發現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排隊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2007年底,2008年初首次造訪,店面還是小小一個。

2015年農曆年前造訪,店面就已經比現在稍小一點了。

那時就已經是大量生產,請了好多員工,而且還有員工制服…


現在,只能說客人多到爆炸…
前面的小姐應該排了很久才買到吧!

現在買紅豆餅要先排隊結帳,順便抽號碼牌,再等候現做的紅豆餅出現…

有注意到價格嗎? 1個12元,住北部、中部的朋友很難想像吧!
萬丹是全臺灣最大的紅豆產地,或許因為是這樣才有價格上的優勢!

現在有這幾種口味。
老狗只吃到奶油和紅豆,雙拼、芝蔴花生和芋頭沒吃到…


店面內有好多爐子同時在製做紅豆餅。

現場等候的人相當多,而我們到場時已經是尾聲。
因為據說有些口味已經賣完,明天請早!

老狗來偷偷拍幾張紅豆餅的製作過程,看了會不會流口水呀?
皮薄又軟,內料爆餡是它最大的特色。
每颗12元能有這種品質,全臺各地大概很難有第二家。
也就是這樣的品質,生意才會蒸蒸日上。




這不是紅豆餅,或許是客人吧…


大年初一竟然忘了把兔子叫出來,出來透透氣吧!

老狗請老婆和女兒去排隊,自己到萬丹街上去晃一晃,找找其他吃的!
走個幾步路到鄰近的萬惠宮門口看看…
等等…這裡有顆未爆彈,有看到嗎?


廟門口外的素食炸物剩一些,老狗跟老闆娘說全包了!

這一大堆豆包、炸芫荽、芋頭只要100元,拿回去和兩個小子分享!
屏東的物價真的是令人非常喜愛呀!

路口巧遇屏東特有人行紅綠燈。
上次見到它是在屏東市區。
- 紅燈(1)

- 紅燈2

- 綠燈

辛苦的排了快1個小時,終於買到紅豆餅了。
帶回家和家人一同享用吧!

萬丹紅豆餅的位置在這裡。
萬丹還有其他家賣紅豆餅的,品質怎麼樣老狗不了解,但這家絕對不會令人失望!
不過…討厭吃甜食的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