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池上,肚皮再撐,也要吃上一個的就是池上飯包,這裡有好幾家池上飯包,一家是已經介紹過的全美行池上便當,這家是目前可以在池上車站月台上販賣的,另一家是已經開了全國連鎖店的悟饕池上飯包。

在花東線鐵道還是輕便軌的時代,從花蓮到台東的車程約需一整天,火車中途經過了池上,差不多剛好都是中午用餐時間,所以才有在月台上賣三角飯團。

說起池上飯包的創始老店,真的就是這家,在50多年前,當時還不叫飯包,是以三角飯團的型式在月台上販賣的,後來才漸漸的改進成為飯包,這中間的轉換過程,到企業化的經營及管理,都在這二樓的池上飯包博物館中可以看的到,不過博物館內禁止拍照,早知道就不帶大相機下來了 ...... 。

當然除了飯包外,這裡已經是一個全方位的休息站了,旁邊的販賣部,除了冷飲以外,最大的特色就是搜集了花東的好米,各式的好米在這都買的到。

連富里鄉農會的米在這也買的到。

因為是總店的關係,用餐的空間也特別大,看起來有像速食店。

現在台灣各地都買的到悟饕池上便當,基本的配菜都是相同的,但是一些蔬菜的部份則會依照不同地區而有些差異。

這是最傳統的飯包,沒有大雞腿或大排骨,在以前作便當時,盡量都不能有湯湯水水類的菜餚,以及太大塊又有骨頭的肉類,因為那會包不進飯包內,不過因應時代的變遷,池上飯包也有了一些轉變,但不管是怎樣的轉變,來到花東我還是會選擇最傳統的飯包,體驗一下當年在火車上吃飯包的那種感覺。
